现金流为王:从北京二手房与红利资产说起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35喜欢:26

(相信这篇文章能让你对投资有不一样的感知)

大家好,我是(●—●)。

一项投资需要多久能回本,看哪个指标?

市盈率。相信所有人都会这么说,

但我持保留意见。

——题记

不少家人在催更,抱歉让诸位久等了。

躺大@躺红利摊转债 前几天在“买房收租OR红利守息?”中,将买房与买股做了类比。

大白看后深受启发,不妨直接拉拉数据比试比试?

说干就干,本着“要买就买核心”的思路,大白把北京二手房与中证红利拉出来溜溜。

一、买房还是买股?这个指标已经说明了一切

①定义上,二者都是年收息/市值。

租售比:住宅平均租金*12/二手住宅成交均价;股息率:市值加权法TTM方式,过去12个月指数分红/当前指数价格。

这个指标反映当前生息资产的收益率,收益率越高的资产越值得买。

②历史看来,这个指标似乎很有效。

纵向看,2008至今,房子租售比一路下滑,红利资产股息率一路走高,而二者近年来的表现有目共睹。

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在2008、2013年末,两个指数股息率都出现了“跳涨”。你们去看下大盘便知,当时沪指2000出头,说历史大底都不为过。

横向看,虽然不同资产没有直接可比性,但投资的方向已毋庸置疑。

房产会有空置期、折旧等额外的费用,到手的收益率只能更低,而以ETF代表的红利资产则满足了流动性好、费率低的诉求。

二、2015年的500万,现在怎么样了?

假设2015年1月花了500w买北京的一套房、或中证红利ETF沪深300ETF

(为啥选2015年1月?因为wind数据最早从这开始,考虑到房价和股价还不是高点,另外中证红利指数从2014年初以后变成股息率加权,也还算有参考意义)

多年来,二者的时间序列变化如图:

①市值波动方面:

我们用价格指数模拟ETF的市值波动,用房价指数模拟房价市值波动。

从图上看,股票市场波动更明显更剧烈,但拉长时间,数据是这样的:

北京房价波动区间为[500,984]万,对应收益率为[0,97%];

中证红利ETF价格波动区间为[492,820]万,对应收益率为[-1.6%,64%];

沪深300ETF价格波动区间为[418,779]万,对应收益率为[-16.4%,56%]。

似乎完全可以接受啊?

②租金/股息收入方面:

我们在市值基础上,用租售比、股息率分别计算出月均租金/股息收入,

北京房租和沪深300ETF收息在1.2w左右徘徊,

中证红利ETF每月“收息”则从2w逐步提升至近4w。

③总收益结构方面:

如图,当前截面维度来看,

总资产方面,北京房产和中证红利ETF几近打平,后者略胜一筹;沪深300ETF略显尴尬。

拆分结构看,市值增长的贡献,北京房价比中证红利ETF略高,二者均由500w增至800w+,回报在70%左右;沪深300ETF市值增长4%,还没跑赢货币基金

租金/红利收入的贡献,北京房租收入和沪深300ETF红利收入接近,约120w,占比1/4。中证红利ETF收了280多万分红款,贡献了近60%的收益,与市值贡献接近平手。

三、结论:经济换挡模式下,现金流为王

①长期投资,持续、稳定现金流是收益的保障。

回到开篇,躺大的文章中提到,在长期视角下,

“投资房产的收益=房产本身价值升值+租金;投资红利的收益=盈利增长+分红”。

大白深表赞同。其实站在更高的维度看,房产也好,股市也罢,背后共同的影响因素,就是宏观环境。

在经济增速换挡的大背景下,等号右面的第一个要素——房产增值、企业盈利的增长空间显然面临挑战,而第二个要素——现金流入则值得期待。

从另一个维度,市值的波动无可避免,也无法预期,

持续、稳定现金流入才是可积累、实打实的收益。

②从“回本”角度看,股息率比市盈率更为重要。

回到题记,从“现金流”的意义上,显然股息率的倒数(P/D),而不是市盈率(P/E),更好的刻画了“一项投资需要多久能回本”。

毕竟一来股息才是实打实的现金,二来有现金流一定有盈利,反之则未必

事实上,当楼市开始关注“租售比”,股市开始关注“股息率”,本身就是一个好的现象,

它意味着“房租不炒”“持股收息”的长期投资理念正在悄悄地形成。

③分红率贴近股息率、重视分红体验的红利类ETF是优选。

文中有个小小的假设:

中证红利指数来模拟相关ETF,用股息来模拟现金分红,

而在现实环境下,唯有分红类ETF,且分红率与股息率尽可能贴合方可满足这种条件。

事实上,跟踪中证红利指数的ETF中,在这方面走在前面的无疑是中证红利ETF515080。

每年稳定分红,主打时间和金额的“稳定可预期”,今年进一步推进了季度分红。

如果说红利投资是这两年的热门,那么我们不难发现,

当下其实已悄悄从“红利热”进阶到了“分红热”。

市场正在把目光从“收益率”转向“现金流体验”,

“长期投资”这四个字多年以来似乎只沦为了口号和笑料,

而市场对于分红和现金流认知的转变,我猜测,或许才是真正起变化的开始。

$中证红利ETF(SH515080)$ $长江电力(SH600900)$ $红利ETF(SH510880)$ @ETF星推官 @雪球创作者中心@小秘书#雪球ETF星推官#

#热议!选股指标你最看重哪个?#

精彩讨论

ETF大白06-17 16:07

【“现金流为王”,而非“现金为王”】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现金流是源头活水,源源不竭;
而现金却是一潭死水,不断贬值。
某种意义上来讲,任何投资终极目的都是获取现金流。
无论是差价收入,还是利息(红利)收入。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网格和分红收息的钱才是实打实的现金流,也是最终我们利润的来源。@红利人生 @中证红利ETF $中证红利ETF(SH515080)$ $长江电力(SH600900)$ $招商银行(SH600036)$

ETF大白06-17 16:45

这就回归教科书了,妙啊

全部讨论

【“现金流为王”,而非“现金为王”】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现金流是源头活水,源源不竭;
而现金却是一潭死水,不断贬值。
某种意义上来讲,任何投资终极目的都是获取现金流。
无论是差价收入,还是利息(红利)收入。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网格和分红收息的钱才是实打实的现金流,也是最终我们利润的来源。@红利人生 @中证红利ETF $中证红利ETF(SH515080)$ $长江电力(SH600900)$ $招商银行(SH600036)$

06-16 07:44

大部分人还没看明白,会有一天大家蜂拥而来抢购这些龙头红利资产。

06-16 13:06

同一时间段,黄金ETF为118%,标普500为229%,纳指100为415%,伯克希尔B为172%,罗素2000为93%。

06-16 08:29

其实中证红利还要更好;因为严格说来,租售比应该对应的不是股息率,而是市盈率,但是这个比较反直觉;关于这一点,雪球上的 @破晓笔记 曾经写过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
网页链接

题记是谁?

06-16 22:48

我也给孩子培养现金流的观念。个人觉得分红类指数基金是非常优秀的收租资产,因为长期来看留存收益会增加分红,指数基金的安全性还是很高的,虽然有波动,但是波动给了我们更多的交易机会。我也买了房子收租。我希望自己能打造一套类似耶鲁基金大学基金模式,给自己家庭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我觉的基金分不分红无所谓,重要的是有分红的能力。比如红利资产他的确有能力分红,这就可以了,他不分红我也可以卖出。

06-16 08:59

大白,早啊

想起来古人在在发达后都会考虑“广置田宅”,这个“置田”收佣近似于生产类资产收息,有点像投资实业类资产(股票)收息,“置宅”收租近似于固定资产收租,有点像买房收租,古人诚不欺我

06-19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