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深度对比研究之基本资料(西蒙地产)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9回复:72喜欢:40

死磕新城1000个交易日,今天第一百三十五天。

上次说了西田地产,这次说说西蒙地产。西蒙地产的热度比西田高多了,很多人也比较熟悉,所以我就挑一些重点的来说。

首先在说西蒙地产之前,先说说Reits,ABS和股票的概念。(熟悉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略过)

Reits称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名字里说的很清楚了,是“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本质上是信托基金公司,投资标的是“房地产”。分为权益型,抵押型,混合型,由于权益型是主流(占比90%以上),所以咱们默认讨论的是权益型Reits,下文不再赘述。

ABS全称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ed Securities),名字里没有说“房地产”,所以投资标的不限于房地产,理论上所有可以产生持续现金流的资产,比如物业费,高速路收费,应收账款,医疗费用,甚至景点门票,都是可以作为投资标的,不一定非得是商业地产。

除了投资标的不一样,所有权也是不一样的。

简单的理解,把持续生息的资产称为“鸡”,产生的收益称为“蛋”。那么Reits本质就是众筹买鸡,你买了Reits实际上就是买了“鸡”,“鸡”的所有权都是属于你的,“鸡”的饲料需要你负担,“鸡”下的蛋也归你所有,鸡下的蛋越多,你吃的蛋就越多。

ABS则不同,你买了ABS,“鸡”还是人家的,只不过把未来十年二十年内下的蛋作为抵押,每年给你约定好的持续的“蛋”作为收益。(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操作中为了把ABS发出去,有可能连鸡一起抵押)

所以,“鸡”的所有权有没有发生转移,是ABS和Reits志性区别。

对于投资者来说,Reits风险和收益都更高,在承担了“鸡”不下蛋的风险的同时,又享受了“鸡”超预期下蛋的收益。

这么说来,似乎买Reits和买地产股票,没什么区别啊,事实真是如此么?

买股票买的是“养鸡的人”,买Reits买的是“鸡”。“养鸡的人”有时候觉得养鸡不赚钱了,有可能去“养猪”,或者“养老”,或者“造车”等等(请不要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所以买Reits是一种比买股票更直观的投资方式。

如果再考虑到税收问题,买股票的情况下,公司要上缴所得税,当公司给你分红的时候,你要上缴红利税,这就存在二次上税的可能性。而投资Reits不会,只需要缴纳一次税收。

另外Reits有“强制分红比例”条款的保护(在美国,规定90%以上的可分配利润要进行强制分红),获得感比股票更有保障,也降低了财务造假的风险,减少了上市公司利益输送的道德风险。


Reits相比买地产股有这么多优势,那么难道没有什么死穴么?当然有啦,而且是绝对的劣势,各位看客不妨思忖一番,咱们文末揭晓答案。


~~~~~~~~~~~~~~~~~~~~~~~~~~~~~~~~~~~~~~~~~~~~~~~~~

说说我们的正主西蒙地产,西蒙地产(Simon PropertyGroup),简称SPG,生于20世纪60年代,开头的二三十年都是艰苦的创业故事,各种鸡汤励志文里都能看到,虽然主人公不一样,但都是同样的精彩,咱们就略过了。

时间线来到了1990年,创始人Melvin Simon的长子,29岁的David Simon接班西蒙。这个David可不一般,大刀阔斧,野心勃勃,公司在他老子手上的时候算的上是中规中矩,到了他手上就变得如虎添翼,在他继任两年后,就寻求IPO上市,并在1993年成功募集资金8.4亿美金,创下了美股当年最大规模IPO的记录。

而且这个David发明了一种“一鱼三吃”的“西蒙模式”。

具体哪“三吃”呢,容我细细表来。

第一个吃法是,开发物业,这和我们国内的地产商大同小异,大家都懂。

第二个吃法是发行Reits,发行开发好的物业,打包进入Retis ,然后公募发出去,实现回笼资金。

当然啦,作为开发商的西蒙,不会给他人做嫁衣的,所以自己也是持有Reits的部分份额的。

第三个吃法是,已经打包进入Reits的物业,也是需要运营的,那么西蒙当然是当仁不让的揽下这些活了。

通过以上三个盈利模式,西蒙实现了从开发到运营到退出的资金闭环,一条财富通道就这么形成了。

三大法宝加身的西蒙,开启了“买买买”的重组扩张之路,1993年仅仅持有114家物业的西蒙,在7年后,也就是2000年就增加到了251家,平均每年增加接近20家,这也是美国商业地产的“增速奇迹”,前无古人,后未必有来者。

净利润更是从1993年上市时的2000万美金增加到了2000年的2.2亿美金,增幅超过10倍。

当时发行价价只有22.5美元的西蒙地产,每季度分红一次,每次0.5美元左右,只用了区区45个季度,就在2004年把所有一开始持有西蒙地产的投资者的成本转为负数了。

在经历过快速扩张以后,西蒙地产持有的物业定型为三种主要业态:

1.The MILLS(大都会购物中心):定位国际一线城市的商业标杆,目前有14个。

2.MALLS(区域购物中心):西蒙版吾悦广场(偏重于购物功能),目前数量在105左右。

3.Outlets(奥特莱斯名品大卖场):国内很少见,前身是大品牌工厂的仓库,甩卖过时断码的产品,后来经过物业整合,场地升级,变成现在的奥特莱斯名品大卖场。特点是便宜,大品牌,缺一不可。目前数量在70个左右。

大家发现没有,2000年就拥有251家物业的西蒙,在20年后的今天,似乎物业数量不增反减?

那么一条非常明显的扩张线路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西蒙走的是和万达,新城,美的一样的路线:先提量,再提质,先圈地,再深耕。

虽然20年间西蒙的物业数量没有增加,但是净利润从2.2亿美金提高到了20亿美金以上。所以吾悦广场以后即使到了300座,甚至500座,达到了饱和,如果以西蒙为模板的话,依然会有10倍左右的净利润增长潜力的。

数量还是那么多,但2020年的西蒙地产,拥有的物业质量,和2000年的西蒙,已经是云泥之别了。

那么我大胆的预测一下,现在主要深耕三四线城市的吾悦,在20年后,有可能数量不会有质的飞跃,大概率在500家左右,但是质量都会向苏州高铁吾悦看齐,而且在北上广一定会有一两个地标级的,世界级的吾悦。

回顾完了西蒙的光荣历史,咱们再来说两个西蒙的缺点(个人观点):

1.增速

2.负债率。

大家翻雪球,翻研报,会发现所有分析西蒙地产的研究,对西蒙的增速都是不吝溢美之词的,为什么呢?因为“速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兔子相对于乌龟当然快,但是相对于高铁,就是另一只乌龟了。

这些研报在研究增速的时候,都是默认西蒙地产和美国国内的其他商业地产进行对比,或者和其他行业进行对比,那么西蒙地产当然足够优秀。

但是我现在要把西蒙和新城,和万达比,和龙湖,那么西蒙引以为傲的“增速”反而成为了软肋。

随便列几个数字,大家感受感受。

同样从2000年开始算起,新城2000年净利润是亏损7000万,2019年净利润133亿,这叫什么?这叫沧桑巨变。西蒙地产的2.2亿美金到2019年的20亿美金,完全不值一提。

营收,新城2000年营收5.5亿,去年858亿,增长超过156倍。

而西蒙呢?西蒙地产2000年营收20亿美金,去年57.5亿美金,20年年来增长不到3倍。

要是用速度来比较,西蒙就是负重上山的行人(普通人爬山速度3KM/小时),新城就是Z字头的直达列车。

就这样的西蒙地产,高谈阔论“增速”,岂不是让新城这样的房企笑掉大牙?

那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还记得文章开头,我给大家留下的小思考没有?Reits的死穴在哪里?Reits的死穴就是强制分红!

就是因为强制分红,所以天然的造成了增速的下降。

接下来,我们考虑这么一个模型

第一家虚拟公司叫蒙西地产,这个蒙西地产呢,ROE是20%,期初净资产100亿,每年实现净利润的90%来进行分红。

第二家虚拟公司叫城新控股,这个城新控股呢,ROE也是20%,期初净资产也是100亿,但是每年实现净利润的30%用来进行分红。

15年后,两家公司的净资产大概能差多少?15内累计分红差多少?

答案是,这两家企业在管理水平相同的情况下,15年后蒙西地产的净资产从100亿增加到了134.59亿,增幅34.59%,15年间累计分红335.5亿。

而城新控股的净资产从100亿增加到了713.79亿,增幅613.79%,15年间累计分红305.88亿。

如果有第16年,那么城新控股16年里的累计分红也即将超越蒙西地产。

这就是Reits的死穴所在,也是西蒙地产增速软肋的症结所在,这是必然的。

有人会说我是不是危言耸听呢????我这个只不过是一个模型而已阿,说明不了问题。

那么我们来看真实的数据,更加触目惊心!

2005年财报显示,西蒙地产的净资产是55.75亿美金。而最近一期,也就是2020q3的报表中,西蒙地产的净资产是多少呢?区区22亿美金!15年间净资产增长-66%

2005年新城的净资产是7.67亿,而今年三季报净资产来到了677亿,15间净资产增长8726%。

现实往往比模型更残酷。

所谓成也分红,败也分红。美国的Retis虽然要求强制分红,但是对杠杆率反而没有要求。那么对西蒙地产来说,净资产取得的收益几乎全部分掉了,想要做大做强,持续扩张,只有一条路可走——举债加杠杆。

这就是西蒙地产资产负债率一路高歌猛进,最后突破90%的原因所在。

这样的做法,结果就是风险越来越大,在太平盛世,可以歌舞升平,可一旦遇到了狂风骤雨,只能瑟瑟发抖了。

~~~~~~~~~~~~~~~~~~~~~~~~~~~~~~~~~~~~~~

当然啦,西蒙作为美国商业地产的执牛耳者,西蒙的商业运营,品牌塑造,建筑审美,都是现阶段的新城需要虚心学习的对象。

但是碍于西蒙地产本身的Reits的属性,新城在财务指标上全面超越西蒙已经是旦夕之间的事情了。

~~~~~~~~~~~~~~~~~~~~~~~~~~~~~~~~~~

哈哈哈,今天思路清晰,本来打算下午五六点完成的,没想到文如泉涌,感觉自己仿佛西蒙地产的ceo附体,一下把脉络都理清了。

$新城控股(SH601155)$

精彩讨论

铁头怼新城2020-11-23 14:54

看死磕兄的文章,真的是一种享受。别人分析西蒙的,一堆图表数据,看起来高大上,其实云里雾里,不知所谓。
死磕兄的分析,就像勾勒线条,三言两语,把本质问题说的清清楚楚。没有几十年的功力是写不出这种雄文的,字里行间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心静吾悦2020-11-23 14:48

这个走势估计看的人不多了,为兄弟点赞👍

吼吼2020-11-23 19:36

那是不是说retis就相当于股权融资,而西蒙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无法借到足够的钱来滚动开发。而新城比西蒙的优势在于住宅勾地模式和足够快的高周转。那应了那句话,成长股不适合高分红,反过来说如果哪一天新城玩retis了,说明已过成长期了

死磕新城一千天2020-11-23 14:57

哈哈,功夫还在行情外,最近把这些股票几十年的月k看了一遍,再看新城的走势感觉已经成竹在胸了

全部讨论

天涯倦客V2022-01-18 21:39

新城的负债率也很高啊,-_-||,不过能把利润进行滚存

joshzhuzhu2021-10-29 16:02

新城控股VS西蒙地产

段书同投资笔记2021-05-19 15:00

你的想法也很有道理,学习了。

GeorgeKbres2021-05-17 20:26

讲的真清楚

Redponza2021-04-27 16:18

樓主的一系列文章寫得很好...
這篇倒是有點小意見,你的比較方法是從公司角度出發,但從股東角度出發,獲得的分紅會再投資,如果算上這一塊,西蒙的總回報會高很多...
而另一重點係起始股息率,如果新城因為其高增長,令起始股價過高,就算之後高增長兑現,總回報未必比派高息的西蒙好...

价值精进2021-01-28 17:08

分红在净利润的25%-70%之间是合理的,分红超过70%了公司的发展就会受到现金流问题制约,低于25%就是对股东的不友好(除开互联网科技公司)

大兔子2020-12-12 07:45

牛逼啊,仔细读了两遍!

CHINA嘉仓木措2020-12-04 11:04

我刚再次阅读所以再次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谢谢!

愚者jacky2020-12-03 16:55

我必须继续留言。这个角度分析企业才叫分析!其实传统企业可以做的事已经很清楚了,然后就是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时代背景做只能做的事。

我只可惜一点,就是作者和我们大家能早点从国外的经验出发来观察国内这些未来的独角兽就好了。晚几年,投资收益就少几个量级。这一点,我就特别佩服人淡若菊和PieroLi李永浩几位融创的早期投资者。

愚者jacky2020-12-03 16:48

这个分析逻辑已经很清楚了,留存收益再投资比例不同,造成复利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