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科学减重体验空间“轻盈小屋”亮相进博会;“中国1型糖尿病诊疗生态圈”正式成立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近日启幕,MNC重磅亮相。
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诺和诺德携“明星产品”诺和盈®再度亮相,并打造“轻盈小屋”科学减重体验空间,首次将“认知提升、科学治疗、长期管理”全周期场景引入进博会展台,助力提升公众对肥胖症的认知。
同时,诺和诺德汇...
生命科技新时代的商业智库和价值灯塔
首个科学减重体验空间“轻盈小屋”亮相进博会;“中国1型糖尿病诊疗生态圈”正式成立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近日启幕,MNC重磅亮相。
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诺和诺德携“明星产品”诺和盈®再度亮相,并打造“轻盈小屋”科学减重体验空间,首次将“认知提升、科学治疗、长期管理”全周期场景引入进博会展台,助力提升公众对肥胖症的认知。
同时,诺和诺德汇...
在引进科伦博泰的TROP-2 ADC药物sacituzumab tirumotecan后,默沙东可谓火力全开:
截至目前,该药物已启动15项全球3期临床试验,入组患者规模达1.5万名,且未来临床布局可能进一步拓展。
如此大规模的投入与布局,无疑表明了默沙东对TROP-2 ADC赛道的高度看好。正如默沙东高级副总裁兼...
100亿美元!诺和诺德更新收购Metsera报价;辉瑞终止开发11个项目
减重巨头争抢核心资产。
11月4日,诺和诺德提交了一份更新的、主动提出的收购Metsera的提案。该提案对Metsera的估值高达每股86.20美元,总计约100亿美元,比截至2025年9月19日(辉瑞交易宣布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Metsera收盘价溢价约159%。
辉瑞在布局新管线的同时,也在及时止损。
...
若论哪个行业“内卷”程度最深,医药行业恐怕要占据重要一席。
创新药赛道上,biotech们扎堆追逐热门靶点,陷入重复研发的困局;仿制药市场里,药企们竞逐“地板价”的比拼愈演愈烈,甚至触碰药品质量红线,最终导致行业资源在低水平内耗中严重错配。
不过,随着政策引导力度加大与市场认...
迈威生物越来越稳了。
其最新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显示:单季度营收同比暴增约17倍,前三季度累计营收增速超过300%。更为关键的是,公司实现了首次大幅减亏。
财务数字体现了迈威生物的经营成果质量,好的趋势在延续,蜕变逻辑越来越硬。
三季度以来,核心管线9MW2821(Nectin-4 ADC)首次...
罗氏CD20单抗又一项III期成功;药捷安康NLRP3抑制剂出海
CD20单抗依旧能打。
11月3日,罗氏宣布其Gazyva®/Gazyvaro®在针对接受标准疗法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成年患者进行的III期ALLEGORY研究中,取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积极结果。这项III期研究成功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结果显示Gazyva/Gazyvaro能...
不卷ADC的诺华,对于其它非内卷的高价值路线,有着特殊的“执着”。
就在10月26日,诺华宣布以120亿美元收购Avidity Biosciences,这笔交易不仅刷新了今年神经科学领域的收购纪录,也为AOC(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添了一把猛火。
事实上,AOC领域的热潮涌动,从去年就已经开始,Avidity、D...
PD-1/PD-L1通路是免疫治疗的核心靶点,以K药为首的PD-1抑制剂重塑了肿瘤治疗格局,催生了“千亿美金”规模的市场。
但受应答率有限、缓解深度不足等因素影响,PD-(L)1抑制剂的应用局限仍客观存在;加之难以突破K药、O药等顶流药物的竞争壁垒,部分企业开始寻求新的突破方向,“PD-1 plus”相关...
市场关于荣昌生物的争议,在进入2024年下半年已经彻底扭转——每一次财报的发布,都让市场清晰地看到,公司发展的确定性和想象力在多一分积累。
当下披露的三季报亦是如此。收入延续高增长态势,亏损持续收窄。高效的运营体系叠加过硬的产品实力,正推动公司财务模型不断向好。
不少人曾觉...
中国创新药后劲澎湃,锋芒正盛。不仅已上市的 pharma、biopharma 在全球舞台强势突围,新一代 biotech也正卯足劲儿,试图颠覆现有格局,战略和布局思路极具看点。
比如即将在第16届世界ADC大会上亮相的纳安生物,就吸引了市场目光。其特殊之处在于,“RDC联合ADC、打造诊疗一体化”的研发战略...
乐普生物EGFR ADC获批上市;凯莱英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3%
国产ADC新历史时刻。
10月30日,据NMPA官网,乐普生物EGFR ADC注射用维贝柯妥塔单抗(MRG003)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经至少二线系统化疗和PD-1/PD-L1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NPC)患者。
CXO明星公司发布三季报。
10月30日,凯莱英发布2025年三季报。第三季度,公司实现...
全球药企都在布局PD-1 plus,思路繁多,到底哪条路才是最正确的?目前并无标准答案,部分MNC的思考与布局已印证了这一点。
例如,作为免疫治疗的开创者,百时美施贵宝(BMS)就向我们展现了PD-1 plus探索的多样性。在其探索中,既有证据丰富的成熟组合,也有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延展的新型联合疗...
2025年国谈将于本周在北京举行;GSK引进COPD siRNA管线
国谈来了。
10月29日,据财联社报道,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现场谈判及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将于本周在北京举行,多家国内外药企已派出团队抵达北京。
GSK继续买买买。
10月28日,GSK宣布,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Empirico达成了一项全球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GSK将支付8500万美元的预付...
在经历了一轮强劲上涨后,创新药行业正处于挤泡沫阶段。对于行业而言,这是正常现象,也是重归理性、螺旋向上的必经之路。但从某种程度上看,当前市场似乎用力过猛,呈现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态势。
10月份,主要指数均出现上涨,然而代表中国创新药核心力量的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却下跌1...
诺华中国首席医学官换帅;10.7亿美元!荃信生物TSLP/IL-33双抗授权给罗氏
诺华中国持续调整。
10月28日,据媒体报道,近日诺华中国宣布重要人事任命,徐黎女士接任诺华中国医学事务负责人兼首席医学官,常驻上海,向诺华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先生汇报,并虚线向国际业务部医学事务负责人Stefan Florentinus汇报。与此同时,现任中国首席医学官吴铃女士将于2025...
10月27日,基因编辑领域发生了一场“地震”。
明星公司Intellia Therapeutics股价单日暴跌42.23%,市值蒸发近半。暴跌的导火索,是一名接受其核心管线NEX-z治疗的罕见心脏病患者,出现了严重肝损伤,导致两项三期临床被紧急暂停。
这已是该药物年内报告的第二起4级肝毒性事件。与5月底那起...
恒瑞医药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9.53%;诺华120亿美元收购AOC先驱
医药一哥发布最新成绩单。
10月27日,恒瑞医药发布2025年三季报。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27亿元,同比增长12.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1亿元,同比增长9.53%。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
种种迹象表明,创新药BD引发资本热潮的阶段已步入尾声,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创新药行业失去关注价值。
相反,中国创新药行业的长期价值正愈发清晰,我们正迎来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
核心逻辑在于,全球创新竞争的本质,始终是围绕患者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尤其是那些高致死率、低生存率且...
阿斯利康打造全球研发新引擎,以3C计划链接北京-剑桥创新生态
当中国创新药出海从最初的单点突破,步入常态化,跨国药企在华角色也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
过去,license in是跨国药企与本土企业合作的主流模式,本质是产品层面的双向挑选;如今,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头部跨国药企开始跳出产品思维,转向生态思维。
一向被外界视为最懂中国市...
在医药圈,每年的ESMO大会就像一场“行业考试”,热门赛道的每一点动静都能引发关注。
2025年这场大会上,核药赛道依旧热度不减。既有诺华Pluvicto这样的明星药拓展新适应症,也有赛诺菲以α核素为基础的药物AlphaMedix刷新现有核药治疗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带着首个国产核药PR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