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投资反思之一:高估要卖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回复:70喜欢:33

南国似在初秋,但雪球嘉年华的临近,揭示着2023 年又快过去。2023 年的投资开局是美好的,春节期间随着东方甄选股价的一路新高,收益率超过20%。记得当时正带着全家在云南旅游过春节,住着高档酒店,吃着美食,看着账户一路新高,很是开心惬意。然后随着东方甄选春节后gmv的大降,股价从 1 月 27 日高点 75.5元开始,一直到 5 月 19 日都一路大跌,全程基本无反弹,最低22.65 元,短短4 个月,股价下跌了 70%,账户从大幅度盈利到大幅度亏损,一度让我有不少的心理压力。

回顾这次糟糕的经历给我最大的反思之一是成长型公司大幅高估的情况下,要选择卖出。2月份东方甄选700亿市值,根据我们2023 财年业绩预测 10-12 亿盈利,已经超过60倍估值,显然股价明显高估,这个时候的正确决策是应该卖出。

可能由于我在雪球公开吹票东方甄选,吹得还很坚定等等,这样的情况下强化了我对它短期千亿市值的幻想,自我催眠,忘记了风险。它给了我第二个教训——公开的发言、股价的上涨都会产生巨大的自我强化效应,这很值得警惕,所以我未来尽可能在投资上的交流以事实为主,少谈观点,少谈估值,不谈买卖操作。

第二个反思是暴露出我的操作策略问题,定性太多,定量太少,高估时也没有风险提示机制。我们对东方甄选做了及时的业绩跟踪,甚至不输机构,但我们没有去算估值,没有重视风险,导致市场先生给了卖出机会时也识别不出来。在以后投资时,不仅要对其定性分析,也要算好账,根据估值设定买入点位,卖出点位,严格执行纪律,这是当下自己投资水平需要修炼的阶段性功夫。后来我学习了唐朝的买点卖点操作法,把每一个公司的估值做了持续的跟踪。

第三个反思是投资基本功是排序、比较、选择,我的基本功很弱。我们要利用市场先生给的机会调仓换股,把高估值公司仓位换到低估值公司。像这次东方甄选高估了,我们卖出,选择买入低估值的公司,成长更好的公司,比如我本身持股中的理想汽车、兴齐眼药都有不错的机会。这方面也是未来要重点修炼的功夫。

总之,东方甄选的投资是值得反思的。做小市值成长股,不仅要买对,还要卖对,投资不易,路还很远,继续加油!

今天粉丝破万,先发个小反思,感谢球友们的关注[赞成]

#实业亦如投资,投资亦如实业#

精彩讨论

时光投资-Edward2023-11-22 20:59

我在卖出方面也做得不好,但是我个人觉得再平衡这个方法有点用处,比如自己给东方甄选最大仓位20%,那么翻一倍之后肯定仓位大幅度提升了,这个时候结合未来的空间,可以做一次再平衡,降低仓位。我在中概泡沫顶部是这么卖出拼多多的。

莉莉安782023-11-20 11:12

感觉后视镜偏多。半年前和你讨论过$东方甄选(01797)$ ,你说静态60倍PE,但动态(看三年)只有10倍,所以静态的60倍不是贵而是便宜。本质上还是对未来业绩预估太乐观了,而不是高估没有卖出。如果80块钱对应三年后10倍,那确实不应该卖。

长空牧星辰2023-11-20 09:05

按老唐的理念来说,这是以“费司费价”买入成长型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收益和风险的波动都很巨大,这反应到投资计划上可能要思考的就是个人是否愿意以“费司费价”入手。
茅台、苹果也是优秀公司,但买入时机不对最后的收益也是天渊之别。具体到东方甄选来看,22年的东方甄选是“费司格价”,今年则是“费司费价”,前者可遇不可求也需要一定运气,后者才是成长企业市值常态。
最后,一两年的投资收益变化未必能真实反应企业,这里面主要还是资金规划的问题,投资买入时设定的期望是怎样的?若有设定一年期、三年期这种不同阶段收益期望,那么相信在面对与期望相匹配的方差(波动)时也会坦然些。像我做咖啡店前就知道两三年内才能实现盈亏平衡,所以今年第一年亏了一些我也能接受。

厚雪坡长2023-11-20 01:04

重温一下卖出的几个情况:1)企业经营发生恶化,当时的买入条件消失. 2)估值高了,3)有更好的标的。4)买入错误的标的

看不见的线2023-11-20 07:34

非常不同意你的观点,你这是后视镜看问题,俗称马后客。
假设你70卖了,如果东方甄选不回调呢?你是不是就永远的错过了。
没人能预测股价涨跌的,如果你没有资金使用需求,一直拿着就好了。
东方甄选做对了所有的事情,股价涨跌无法预测。希望你再好好考虑考虑,不要误入歧途。

全部讨论

2023-11-20 11:12

感觉后视镜偏多。半年前和你讨论过$东方甄选(01797)$ ,你说静态60倍PE,但动态(看三年)只有10倍,所以静态的60倍不是贵而是便宜。本质上还是对未来业绩预估太乐观了,而不是高估没有卖出。如果80块钱对应三年后10倍,那确实不应该卖。

按老唐的理念来说,这是以“费司费价”买入成长型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收益和风险的波动都很巨大,这反应到投资计划上可能要思考的就是个人是否愿意以“费司费价”入手。
茅台、苹果也是优秀公司,但买入时机不对最后的收益也是天渊之别。具体到东方甄选来看,22年的东方甄选是“费司格价”,今年则是“费司费价”,前者可遇不可求也需要一定运气,后者才是成长企业市值常态。
最后,一两年的投资收益变化未必能真实反应企业,这里面主要还是资金规划的问题,投资买入时设定的期望是怎样的?若有设定一年期、三年期这种不同阶段收益期望,那么相信在面对与期望相匹配的方差(波动)时也会坦然些。像我做咖啡店前就知道两三年内才能实现盈亏平衡,所以今年第一年亏了一些我也能接受。

2023-11-22 20:59

我在卖出方面也做得不好,但是我个人觉得再平衡这个方法有点用处,比如自己给东方甄选最大仓位20%,那么翻一倍之后肯定仓位大幅度提升了,这个时候结合未来的空间,可以做一次再平衡,降低仓位。我在中概泡沫顶部是这么卖出拼多多的。

2023-11-20 01:04

重温一下卖出的几个情况:1)企业经营发生恶化,当时的买入条件消失. 2)估值高了,3)有更好的标的。4)买入错误的标的

2023-11-20 01:12

估值贵了所以要卖吗?那你组合里98倍的眼药水……额,那过段时间是不是又要反思了

2023-11-22 17:03

经常看石牛兄的分享,我也贡献下对文章的感受。
老巴总说“一鸟在手好过二鸟在林”,靠预测成长非常难以持续赚钱,基于可预见的现金流估值,未来成长作为免费期权,更容易获利。买东方甄选像是追求二鸟在林,最终是否盈利并不能说明什么,或许方向不对。
仅供石牛兄参考。

2023-11-20 06:53

这是后视镜总结了,如果事前就用你现在感悟的这一套也不对。仓位吧

2023-11-20 07:34

非常不同意你的观点,你这是后视镜看问题,俗称马后客。
假设你70卖了,如果东方甄选不回调呢?你是不是就永远的错过了。
没人能预测股价涨跌的,如果你没有资金使用需求,一直拿着就好了。
东方甄选做对了所有的事情,股价涨跌无法预测。希望你再好好考虑考虑,不要误入歧途。

2023-11-19 23:31

所以现在高估么

2023-11-20 00:03

认可估值高有当时的理由,现在已上帝视角回溯认为当时估值高,反而有逆人性的说法,特别是这个时候,除了徒增大家烦恼不知还有什么意义?特别是如果今后当时高估的理由都实现了,是不是又回溯说自己不坚定?感觉还是没有系统的估值、操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