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时间的敌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29回复:35喜欢:64

我今天说一个比较歪的话题。我们做投资,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的逻辑,就是做时间的朋友。今天我想反过来,跟大家讨论一下,怎样做时间的敌人。

在这之前呢,我们先问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投资的目的是什么?

抛开觉得投资好玩这样的主观因素,从纯粹功利的角度说,投资的目的有且只有两个:

1、改善自己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

2、锁死自己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

每一次下注之前,先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是哪一个。这两个目的冲突吗?对同一个人来说,这两个目的是不冲突的;但对同一笔钱来说,是冲突的。

什么样的人需要改善排名,什么样的人需要锁死排名?表面上看答案很简单,排名靠后的人需要改善,排名靠前的人需要锁死。然而事实上,在国内我们很少看到排名靠前的人为了锁死排名而努力。

那么“人类序列中的排名”是什么,怎样计算?首先我这里说的排名,仅指财产,或许地球另一端,某个酋长对自己的臣民享有初夜权,甚至可以生杀予夺,这里我们不做考虑。

给大家一个非常不精确,仅在量级层面的模糊概念,以人民币计:

如果你有100万,你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是前1%;

如果你有1000万,你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是前0.1%;

如果你有一个“小目标”,你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是前0.01%。

根据我的观察,上述三个量级的人,几乎都没有在“锁死排名”的问题上花太多心力。至于这样对不对,好不好,是个主观问题,我不做评价,仅陈述自己看到的事实。

几乎所有经典的投资类书籍,都是教你如何改善排名的。即便是保守主义投资学派的定海神针《证券分析》,其实本质上,也是教你如何改善排名的。我们为什么买低估的股票?为什么考虑系统性机会和系统性风险?都是为了改善排名,为了超越市场的平均水平。

但凡“改善排名”的努力,一定是有代价的,只不过越是优秀的投资者,他所做出的改善越具有强烈的“不对称性”。

比如格雷厄姆分散投资很多家“价格低于清算价值”的公司,这让他在几乎不可能亏损的同时,却有极大概率获得很高的收益。然而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做出何种程度的努力,“改善”终究是有代价的。至少在理论上,所有试图超越别人的努力,都可能导致自己更加落后。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平庸的策略,反而越无懈可击。举例来说:比如你和朋友在玩一个最简单的游戏,剪刀石头布。如果你的策略是出剪刀、石头和布的概率各3/1,你会发现,无论对手使用什么样的策略,他永远不可能击败你。

而一旦你发现对手出石头的概率明显高于3/1,你将会提高自己出布的概率。这种调整帮你获取更多的收益,同时也成为你的命门。这时对手策略上的变化将直接决定你的输赢,反之亦然。从此以后,两个小伙伴终于可以永无止境地互相伤害了……

回到现实中,改善排名的努力,有可能付出怎样的代价呢?一些老朋友可能知道,目前我的投资组合是“30只低估值、高分红的央企蓝筹股+20只到期收益率为正的可转债”。

也就是说:股票+债券,合计只有区区50个标的。是的,区区。这显然是一种为了改善排名而构建的投资组合。那么在极端情况下,这样一个组合会以怎样的形式伤害到我呢?由于我的投资组合主要是由“央企蓝筹股”和“AA级以上的债券”构成的,且没有一分钱的负债,因此这个组合被清零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在极端的假设中,至少理论上存在这样一种场景:如果未来的某一天,腾讯一家公司的市值占了全球股市的99%(就像电影阿凡达中,入侵潘多拉星的那个公司一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我分散买入30只央企蓝筹股的策略将遭到报应。咱们不聊腾讯,我只是随便举个栗子。

重点在于:只要你做出选择,你就可能为你的选择付出代价,或者为你没选的东西付出代价。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想要“锁死自己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下面说的不是唯一的方法,但所有“锁死排名”的方法,底层思路应该都是一样的。

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是这样的,我分几个步骤来说。

1、按照GDP由高到低的顺序,将世界上所有国家排序;

2、将资金等比例分成两份;

3、用一半资金按照GDP的权重,买入世界上前30的国家的指数基金(也就是说GDP总量越大的国家买得越多)。

4、用另一半资金“等比例”买入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指数基金(也就是说每个国家各买一份,大国不多买,小国不少买。前提是能买到,有些国家没有指数基金,那也不强求。)

5、收到现金分红,就投回去。哪国指数分的红,就买哪国指数。

除此之外,余生不要再做任何与投资有关的事。“分散”和“装死”就是这个策略的关键,你越想随世界的变化而调整,锁死排名的目的就越达不成。想要锁死排名,首先你要杜绝自己战胜市场的可能性,你要成为市场。

这么看来,“锁死自己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似乎是个挺简单的事情,但是为什么富人很少超过三代呢?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巨大的难点:

1、不是不能,而是不愿。这个策略的气质非常诡异,几近托孤!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就像人人都知道立遗嘱应该趁早,但从情感上总是容易抵触。

2、锁死自己的排名很容易。锁死子孙后代的排名,比登天还难。但是话说回来,只有极端变态的人,才会给“自己”设计这样的投资策略。正常人即使想出了这样的策略,也是替后代想的。这倒不是因为人们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后代是蠢货,而是因为一个更加自私的原因——对于自己,我们想要精彩的人生,但对于后代,我们想要他们安全。

为什么说后代的排名更难锁死呢?不是因为公司会破产、债券会违约,这些问题都好解决。关键在于:只要时间足够长,“产权”的层面一定会出问题。很多人试图通过家族信托来传承自己的财富,但信托的存续时间应该是多久呢?这里面有个让人绝望的悖论:

信托存续期越短,你的财产越容易被子孙败掉;

信托存续期越长,你的财产越容易被外人卷走。

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指望法律保护我们。只要利益足够大,时间足够长,想坑你的人可以创造出新的法律。你可能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了,这点钱至于吗?仅仅为了咱们,当然不至于。但是要清楚,创造新的法律,不是为了坑咱们这几个人。世界上有好多想要千秋万代的妄人,一锅端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过去几十年,美国人一切试图传承财富的努力,都面临这样两个困境:管理人拔毛吸血、国税局敲骨吸髓。

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有这样一个条款:在盖茨夫妇去世后,20年内必须花光所有的钱。这里面的深意,大家可以品味一下。

本文内容基本上就是这些。

最后,说了半天别人,那我自己为“锁死排名”做过什么努力吗?说实话,目前还没有,但是将来我会拿出资产的一小部分,尝试这种“绝对防御”型的配置。然后,随着我自己年龄的增加,这种“绝对防御”的配置,比例也会一点一点增加。但是终其一生,我用于锁死排名的资金也不会超过资产的10%。

刚才说过,只有极端变态的人,才会为自己设计这种“绝对防御”型的投资策略,所以掐指一算,我的变态率是10%。

《投资要义》网页链接

《财富工具》网页链接

《木叶青玄》网页链接(我写的小说,看完前五章,不上瘾算我输。不能“深说”的投资原理,全写在故事中)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2-08-10 14:45

讲的是极好的。不过我知道你为什么只要锁死就好啦顺便加一句评论,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早就玩明白这个游戏了,诗书传家。

2022-08-11 08:37

老师您这篇文章是旧文重发;当时给了我巨大的启示;

这篇文章影响了我的价值观,改变了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不夸张的说,我以后做人生重大决策的时候,都会代入这个 "锁死排名" 还是 "改善排名"的思路;

谢谢老师,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022-08-10 14:22

非常有意思的思考。但如果大部分人都选择提升排名,是不是也可以认为,其实我们阶层墙还没有那么坚实,让大家觉得还有努力的机会

2022-08-10 14:05

再换个角度:如果存在一种策略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满足资产保值,甚至增值。那么,最终市场上只能剩下这一种策略。这相当于投资归一化了,世界上只剩下一个物种。单一物种可能长存吗?

2023-12-17 13:02

当自己的投资能力没有明显退化之前,只需要考虑“改善排名”;随着我自己的年龄一天天增大,考虑“锁死排名”越来越多,未雨绸缪。只是不知道我的能力够不够,时间够不够?帮手有不有?够不够?毕竟这是一个很难的选项。

2022-08-10 21:39

连载小说的“榕树下”早不在了吧,发长文的博客也成了失宠的灰姑娘,在这个短文短视频独步天下的时代,没想到这个正正经经聊投资的论坛成了写作有的放矢的地儿。

男人对美女的向往都是一致的,然而一旦涉及婚姻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选择。而每个人的钱是不同的,认知是不同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影响投资的条件细数下来无穷多种,不是哪一个普世的投资方法能够解决的。

在这个真金白银验身的地方,竟有无数捐个几块钱都要算计的主,投个几万却听消息、抄作业、跟风儿,用钱打了水漂。当然也不乏好心人办坏事的,用自己的成功帮了别人失败,自然也“被成”了骗子。

有一句话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错虽然是个案,倒是普世的。顺着这个思路,意在用些小故事讲述那些普世的错,让人避开一些雷即是功德。

如果碰巧能消磨您一点投资的意志,那更是善莫大焉,因为当您把钱拿出股市就已经战胜股市里90%的人了。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每个人都在赌自己是那10%。而股市也很聪明,他就是不杀死所有人,留那10%的活口,让他们肆意宣泄号召更多的人来送死。

这让我想起了包围战,一般会三面围死留一侧活路(否则报必死之心,会跟你鱼死网破)。在那一路设下弓弩手和拦截部队,跑出来的人,他靠“跑”活命的意志胜过靠“战”活命的意志,一个逃命跑一个追着打胜负已定。

当然确实会有漏网之鱼,不乏在股市站稳脚跟投资致富的。但是第一他们改变不了10%盈利的局面,第二他们的方法注定不是普世受用的。如果行,A股这激荡三十年至少也该撼动10%这条红线了吧。
所以如果想去探索这10%之路,不是等帮靠能行的,注定要自己腿儿着来。死路谁都能随口说出几条来,但能让你走出深渊的活路恐怕只有一条。

我信奉一句话能改变自己的是神,想改变别人的是神经病。作为那些不想改变的人,您也没吃啥亏。因为故事的好处就是不枯燥,您从小就是听道理长大的,我就别再讲道理啦。在这儿,您想要的东西,最大限度给您,为了这个限度问题,我还体验了关小黑屋的感受。我只能问心无愧地说给您尽我所能也尽小秘书所不及的极致的感受。网页链接

2022-08-10 18:25

"越平庸的策略,反而越无懈可击。"

2022-08-10 14:05

破晓兄这一篇更有深意  

2022-08-17 19:46

应该留句话做家训:不怕你一事无成,就怕你想要做点什么

2022-08-10 22:51

真是不会说人话啊,明明可以说人话的,非要生生造句搞得曲里拐弯的,唉!显得很高端,其实low穿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