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经达变,守正出奇:“可转债”投资逻辑详解

发布于: 雪球转发:37回复:22喜欢:142

上篇:


一个骰子有六面,掷出1、2、3、4、5你赢一元,掷出6你输一元,这种事赌场没有,证券市场却有;

一个骰子有六面,掷出1、2、3你赢一元,掷出4、5、6你不赢不输,这种事赌场没有,证券市场也有。

预见未来的水晶球,是童话故事里的痴人说梦。一个投资者,要想在证券市场中长期存活,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收益和风险的不对称”。

证券市场中,“不对称”无处不在。但唯有“可转债”,能让我们在特定情况下,看到一种“数学上可见的”不对称。

可转债在我使用过的所有投资工具中,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更重要的是,它的风险收益特征非常适合“不以投资为职业”的普通投资者。

接下来,我试着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解释可转债的原理。

可转债,是上市公司发行的一种债券,这种债券的特殊之处在于,你可以决定是否用“特定的价格”把它转换成股票。如果你决定把它转成股票,转换完成后,你就拥有了“发行可转债的那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同时也就不再拥有债券了。

这个特性带来的好处是,如果股票大幅上涨,你可以享受股票上涨带来的收益,因为债可以转成股。如果股票大幅下跌,你可以不承担股票下跌带来的损失,因为债也可以不转成股。

举个例子,目前我们A股市场发行的所有可转债的面值都是100元,面值是指发行时的票面价值,发行完成后,可转债就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在自由交易的状态下,可转债的价格可能比100元高,也可能比100元低。

现在假设有一只可转债,它每一张的面值是100元,交易价格也是100元。按照合同规定,每一张可转债可以转换成20股股票,每股价格5元。同时假设这只股票当前的价格,也刚好就是5元。

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转债所对应的这只股票,它的价格从5元涨到了10元,这时候,每张可转债还是可以转换成20股股票,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你决定把可转债转成股票,你就可以获得市值为20*10=200元的股票,一般来说,这个时候你即使不选择把可转债转成股票,转债的价格也会直接涨到200元左右。

我们假设另一种情况,如果股票不是从5元涨到10元,而是从5元跌到了2元,这时候,你可以决定“不”把可转债转换成股票,这时候你持有的就是债券,假设这只可转债是3年之后到期,那么在3年之后,你会拿回100元的本金加上一些利息,不但不亏钱,还能赚一点儿。

当然,这是在可转债不违约的前提下,截至目前,内地市场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可转债违约的情况,但这不代表未来不会发生。如果你投资100元以下的可转债,并做好持有到期的心理准备,那么可转债违约,将是投资可转债唯一的风险,所以要分散投资,买入单只可转债的比例不能超过你资产的5%。

理论上你投资的任何一只可转债都有可能违约,但是当你同时持有20只可转债的时候,它们不可能全都违约。可转债市场和普通的债券市场一样,整体、长期来说一定是正收益的。

刚才的例子中,可转债的“面值”和“价格”这两个名词你可能早就明白,刚才我们还说到,每一张可转债可以用每股5元钱的价格转换成20股股票,将可转债转成股票所需要付出的的价格,学名叫作“转股价”。不论可转债的价格怎么变化,可转债的面值永远都是100元,用100除以“转股价”,就是每张可转债可以转换成股票的股数。比如转股价5元,那么每张可转债就可以转换成100/5=20股股票。

如果到这一步为止你全都看明白了,那么可转债的大致原理你已经清楚了。

接下来介绍另外几个关于可转债的概念和条款。

首先是“溢价率”的概念。上文中我们说明过,可转债只要不违约,就具有“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属性,这么好的事,要不要付出什么代价呢?要的,代价就是“溢价率”。

比如刚才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把一张可转债以“每股5元”的价格转换成“20股股票”,但是当你买入可转债的时候,每股的股价很可能只有4元。也就是说,如果你花100元买入转债后,立刻把可转债转成股票,你只能获得20*4=80元的股票。所以当你买入转债之后,你得等着。

股票从4元涨到5元的这段时间,你是不赚钱的,如果股价继续从5元涨到6元,你的可转债就可以转成20*6=120元的股票。

转股价5元,实际股价只有4元,这中间的差价,就叫溢价。5元的转股价,4元钱的实际股价,溢价率就是(5-4)/4*100=25%。在投资可转债时,溢价率是仅次于价格的第二重要的参考指标。同等条件下,溢价率显然是越低越好,可转债的溢价率越低,股票上涨的收益就能越直接、越快速地反映到这只可转债身上。

“虽然可转债有‘涨的时候像股票,跌的时候像债券’的特性,但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溢价率’作为代价,所以也是挺公平的吧。”

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就把“可转债”这东西想简单了,在溢价率的问题上,它是可以“作弊”的!作弊的方法,学名叫“下调转股价”

刚才的案例中我们说到,一只转债的转股价是5元,但当时可转债所挂钩的股票,可能只有4元。

4元太温柔了,我们说个更极端的,转股价5元,但实际股票价格只有2元,够绝望了吧,股价要涨150%,才能把溢价抹平,看上去是永远都没有希望了。

但是重点来了,这种情况下,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有一个权利,叫作“下调转股价”,它可以把可转债的转股价格,直接从5元调整到2元,调整之后,每一张可转债就能以“每股2元”的价格,转换成100/2=50股股票。

你没看错,就是有这种好事,在整个下调转股价的过程中,我们作为可转债的持有者,不用为此付出任何代价!当然,下调转股价有两个限制:

第一,下调后的转股价,不能低于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注:也有个别的可转债没有这个限制);

第二,上市公司提出下调转股价的方案,需要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历史上看,下调转股价的议案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的,具体都是怎么通过的,每家公司情况不同,就不一一解释了,我们只需要知道,如果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想要对自己的公司做些什么,我们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和手段。

当转股价下调到2元之后,未来只要股价涨到3元,你的可转债就能从100元涨到150元,股价涨到4元,你的可转债就能涨到200元。可别忘了,这个转债一开始的转股价是5元。最终的结果是,股票价格从5元变成4元,你的可转债却翻倍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只不过买了个转债而已,上市公司凭什么这么拼命地帮我?其实他不是在帮你,他是在帮他自己。买了可转债之后,你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你的利益,和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下一章,我会详细说明,为什么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看上去非要让买转债的人赚钱才肯罢休?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利益关系。


下篇:


在本章,我们会说明“可转债背后隐藏的利益关系”,同时给你介绍另外几个可转债的概念和条款。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发行可转债?通常来说,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目的,是为了最终实现“股权融资”。换句话说,就是它希望你把“债”转成“股”,这样它就不用还钱了。

当然,“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都是有代价的,债权融资的代价是“还本付息”,股权融资的代价是会“稀释股份”。

每家上市公司的战略选择是不同的,但是根据可转债的条款来说,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发行了可转债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希望看到可转债转股的。因为发行纯债比发行可转债要容易得多,如果公司不想进行股权融资,直接去发纯债就好了。

从结果上看,历史上发行并且已经到期的可转债中,没有成功实现转股的比例,只有不到5%。换句话说——超过95%的可转债,最终都转成了股票。

你可能会问:既然股票涨的时候,可转债也会跟着涨,那么我如果一直拿着可转债,不把它转成股票,上市公司不是也没办法吗?

不是这样的,假设随着股票价格的上涨,可转债的价格也涨到了160元,如果你不转股,等到债券到期之后,公司会按债券面值加上利息来还你钱,最后你只能拿到100元到110元,所以,转股才是最符合你利益的选择。上一章我们说过,在可转债这个品种上,“持债人”和“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利益一致的意思是:人家不欺负你,你也休想欺负人家。

另外,关于可转债,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一般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都是5年期或者6年期的。理论上,持有可转债的人,可以等到转债到期前的最后一刻,才决定是把转债转成股票,还是让公司还本付息。

但实际结果是, A股历史上发行的所有可转债,它们平均的存续期只有2.16年。也就是说,持有可转债的人,平均只拿了2.16年,就把可转债全部转成股票了。这又是什么原因?这就要讲到可转债的另一个重要条款“提前赎回条款”。

请记住,上市公司不光有能力“帮”你转股,他还有能力“逼”你转股。我们来看一段合同中的原话:

“在本可转债转股期内,如果公司股票任意连续 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 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130%),公司有权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赎回部分或者全部转债。”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如果可转债的“转股价”是10元,那么当“可转债所挂钩的股票”价格涨到13元并且维持了一小段时间之后,上市公司有权利提前赎回它发行的可转债。

一旦上市公司决定启动“提前赎回条款”,它会公开发布赎回公告,通常赎回公告会在一个月之内发布三次或以上,一般来说,你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转股(注:具体情况以公告为准)。

在实际操作中,最好在提前赎回公告发布之后,立刻就卖出可转债。

理解了“提前赎回条款”的含义,你就会明白,如果上市公司“想要”让你“提前”把可转债转成股票,它就必须想办法,让你手里的可转债“尽快”涨到130元以上。

说到这儿,你可能有两个问题想问。

第一个问题:可转债超过130元就可以被提前赎回,那130元是不是就是可转债上涨的极限了?不是的,历史上所有可转债的平均收盘价是164元;

要知道,一个金融产品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价格,不太可能就是存续期内的最高价格。所以另一个数据是,所有可转债的“历史最高价”的“平均值”是202元。

可转债不是超过130元就可以提前赎回吗?为什么会有机会涨到这么高?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可转债上市后的头半年,上市公司是不可以进行提前赎回的;

第二,即使可转债价格超过了130元,上市公司也不一定会立刻行使提前赎回的权利,历史上也有一些公司,是在股票价格比转股价格高出60%甚至100%的时候,才去行使提前赎回的权利。

你可能想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上市公司发了提前赎回公告,我怎么才能知道?我应该去哪儿看?最正规的渠道是看交易所的网站,如果你买的可转债所挂钩的股票是在上海市场交易的,你就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网站,然后在搜索栏内输入股票代码,就可以看到这家上市公司全部的公告了。如果你买的可转债所挂钩的股票是在深圳市场交易的,你就进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网站,然后做相同的操作。在中国内地市场,代码以6开头的就是上海股票,代码以0或3开头的,就是深圳股票。

你也不用天天都去看公告,当可转债满足提前赎回的条件后,你每周末去交易所看一次就行了。

有些券商行情软件中的F10功能中,也可以查看可转债的提前赎回公告。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定期去交易所的网站看公告,虽然麻烦一点,但毕竟交易所的数据更及时,也更可靠。

到这一步,关于可转债的知识就讲得差不多了。后面几天会分享四个实战案例,可以参照体会。



《投资要义》网页链接

《财富工具》网页链接

《木叶青玄》网页链接(我写的小说,不能“明说”的投资原理,全写在故事中)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2-03-03 09:54

可转债学习的好资料,推荐了。

2022-03-04 06:10

学习了

2022-03-03 22:48

特别喜欢你写的文章和小说,感谢分享!

2022-03-03 22:45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6.66,也推荐给你。

2022-03-03 21:54

2022-03-03 20:43

感谢!收藏了

2022-03-03 20:13

转债价格不便宜了吧

2022-03-03 20:05

分析一下东方财富吧,为什么会出现股债双杀?

2022-03-03 18:46

好文

2022-03-03 18:30

“第二,即使可转债价格超过了130元,上市公司也不一定会立刻行使提前赎回的权利,历史上也有一些公司,是在股票价格比转股价格高出60%甚至100%的时候,才去行使提前赎回的权利”


上市公司不提前赎回的动机是什么?有一种可能,是不是大股东会在此期间卖出一部分转债?如东财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