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3喜欢:0
回复@忙碌: 听说过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吗?我才是救小米的那一个//@忙碌:回复@一一一浮梦:一些行业利润过高,吐出一些,甚至市场经济认为竞争条件下企业长期利润要为0;一些行业竞争力不足不思进取,那么就优胜劣汰一批。这是选择市场经济的必然,不知道你抱怨什么。作为企业,难道一直享受和风细雨才是正确的?貌似站在大局,实则一屁股坐在了资本家和股东的立场上。高的利润率就可以保证股价不停上涨,你不看盘都能躺着赚钱,分红,是不是这么打算的?凭什么你和你站台的企业就精贵些?拿不出竞争力,就是罪,菜就是罪,扯别的没有用。如果你的企业兼并了别人,你就认为是好事,你就不会说,啊呀,我们公司太厉害了,但是又让别家公司工人失业了,真是该死啊,太痛苦了,我还是抛了某某吧(格力)。你就说虚不虚伪?至于小米的意义,你跳出你的思维才能理解。理解不到就算了。
引用:
2024-05-08 12:29
我曾说过,消费者是最好的导师,从消费者的行为就可以反应企业的竞争优势。
我刚问了那些买小米空调的人,为什么买小米空调而不是格力,一个调研我基本上是彻底明白了。
首先巴哥先说一个感叹,消费者是大样本,他们想法不同,教育程度不同,信仰不同,年纪不同,口袋里钱也不同,他们当中...

全部讨论

垄断分拆那是很后期的事情,阿里腾讯华为都没有面临,几万亿再说。
其次,小米的代工方式,优先选择落后国企,产业链选择从草根培育,
创造的新就业岗位,扶植的初创科技很可观。
再者,小米的国际营收比重可能是大公司里最高的一批。
而且小米同品类开发很克制,绝大多数品类只有几款标配产品来迭代,多年如此。给竞争对手差异化留足了空间。为iot生产周边各种设备的完全独立的非米系的公司也聚拢了一堆,这都是就业和创新。不要操心很遥远的事情,一会小米要倒闭和一会是大魔头之间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