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冬日M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47喜欢:9
拍电影的人可能盼望的是一个靠丰富大胆的哲思成功的案例,看电影的人可能看到的是一个多元化经营失败的案例。。。
最致命的可能还不是多元化,而是拍电影的基本目标:到底是以观众为核心追求极致服务?还是以导演为核心向观众倾倒自己的才华,思想,政治理念?如果是后者,似乎就成了导演长太息以掩泣,观众用自己的掌声替他解忧,还得为此付钱。。。
不是每个导演都有看穿这一点的能力。但是感觉拍哪吒的饺子,在这方面似乎悟性更高。
单看姜子牙这部电影,我发现中国的电影进步确实巨大。再看评论,才发现观众进步更大。。。

热门回复

2020-10-03 19:38

我觉得和时代无关,放到姜子牙这种商业片上,迎合观众当然非常重要,但是我不认为这和能不能成为大师没有必然联系,艺术家的创作诉求必然都是发自自己的内心,电影并不一定只是娱乐的产物

为人民服务也不是必须。例如我在雪球上向人讲自己认同的道理,那都是自己装逼,而不是为人服务。
但是向人民卖了票要了钱,还只管自己装逼的话,给钱的人有可能会不高兴的。。。
因为你收钱没给人家创造价值嘛。如果我们做基金也这样,不是在为投资人赚到钱创造价值之后才提绩效费,而是不赚钱也收费的话,投资人迟早也会不高兴的。

2020-10-07 08:56

零导有问题,为什么零导的零导就一定没问题?但凡生杀大权,评判标准掌握在所谓零导手里,那么草菅人命,罔顾事实的事就会一而再的发生,每一个人做完一次英雄,爽完了之后还是要卑躬屈膝,委曲求全。编剧如果真的要表达反抗,这不过是又一次落入窠臼,弘扬正太价值观。

2020-10-06 06:36

如果一个人的作品从来不被人们接受,那我们只能认为它没有艺术价值。艺术价值这个东西说到底不是客观存在的特性,而在于人们对它的评价。但很多在创作当时不能获得人们赏识的作品在后世被高度评价,说明了艺术品的价值是有时间性的。这就是为什么为了迎合大众去创作不见得能够出佳作的根本原因,因为你根本无法猜测未来人们的口味,只能追逐当下。
梵高的作品在当时确实就是孤芳自赏,尽管从艺术家本身的角度来看,他很愿意获得人们的认可。这是人性,完全是正常的。梵高不是为了娇娇不群而创作,而是他认为他的作品,他的风格就是美。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他愿意为理想付出,而后世人们认可了他的这种追求。

他不就是拍了个不好看的电影么,怎么就奴隶你了……尊重商业思维,也要尊重人家有商业以外的思维。你没发现你所担心的这种滑向深渊的可能性恰好是你现在正在做的么。

正解,还不光是艺术,其他任何方面都如此,人都是观念的奴隶。

一个人眼里伟大不朽的艺术,在另一个人眼里其价值很可能不如一碗隔夜饭。这两个人不按商业逻辑讨论价值的话,事情会很复杂。最终就是争执不休。本质上争的是什么呢?争的是自己比对方更高明。。。
按商业逻辑就简单了:大家是平等的。认为有价值就付钱,认为没有价值就不付钱。想让别人付钱,就要让别人体验到价值。
导演当然可以不为观众和合作伙伴去奉献任何东西。只需要接受观众不再买票,合作伙伴不再愿意跟他合作就行。这很公平。
我喜欢简单的东西,所以喜欢讨论商业逻辑下的电影。但我不反对别人喜欢复杂的东西,对你讲的关于艺术家和不朽艺术的观点没有任何意见。

2020-10-04 13:39

这是《哪吒》的收益余波,《姜子牙》好不好,看下一部动画片的票房就知道了。$光线传媒(SZ300251)$

到不了20亿,大概16-17亿

2020-10-04 04:21

1、导演想当一次英雄,拍了别人不敢碰的题材。另外表达上的功力也稍有不足(也可能是被剪刀压制的原因)。
2、投资方发行方可不太想当英雄,他们要回本,要挣钱。他们一直极力蹭哪吒热度,误导观众,忽悠观众,让观众误以为《姜子牙》是跟哪吒一个类型。
最终,上了当的观众很愤怒。
3、误导观众、诈骗观众的是发行方,
导演有没有可能提前终止这场诈骗呢?
如果导演想当一次真正的英雄,当然可以跟发行方硬刚。但是,我不能老是期待别人当英雄吧。活着比较好,活下去,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