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公司投资的核心原则

发布于: Android转发:246回复:332喜欢:601

“周期为重,估值为轻”是周期公司投资的核心原则之一。

“周期为重,估值为轻”如何理解?简单点说,就是投资周期公司时,估值高低对投资决策仅起到辅助判断作用,周期公司最终买卖的投资决策,必须以景气周期变化趋势作为关键的决定因素。

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一:在景气周期经过大幅上升之后的筑顶阶段,如果此时产品价格不是短期波动,而是大趋势已经逆转向下,向上景气周期预期已经结束(周期已经开始向下)或者预判向下周期拐点将要出现,那不管当时公司预期多少估值(动态PE)都已经不重要,因为业绩实现具有滞后性,目前看似低估的估值,未来随着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业绩环比下降,估值会越来越高,这是投资周期公司的一个陷阱(很多人会错误的用滚动的业绩和滚动市盈率ttm在景气高点给周期公司估值),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作为手套龙头的英科,虽然按照2021年预期的业绩目前估值大概3-5倍PE左右,看似很低,但是因为行业已经进入景气下行周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我个人的投资原则来说,不管目前多低的估值都不能作为持有或者买入的依据,因为在景气周期已经进入下行阶段时,是不能以估值低作为理由参与的。

第二:在景气周期经过大幅下降的筑底阶段,投资周期公司只能在周期向上拐点已经出现或者预期向上拐点将要出现时才能买入,不能单纯以估值低作为买入理由,(周期股最好的参与阶段是景气周期处于拐点阶段或者处于中前期,此时产品价格还没有开始上涨或者处于价格上涨初期),为什么不能以估值低作为买入理由(用PB或者产能在周期底部来衡量估值高低)?因为有的行业周期筑底的时间可能会非常长,如果仅是因为估值低而不等待拐点出现就买入,过早地介入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机会成本。而且历史的估值底线只代表历史,并不代表这一次肯定不会跌破,控制周期公司投资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景气周期已经到来或者周期向上的拐点即将出现时再介入,而不能仅仅因为估值低买入。

“周期为重,估值为轻”是投资周期公司的核心原则,周期公司投资能不能赚到大钱,能不能尽可能的控制投资风险,对估值的分析和把握其实是次要的,能否抓住景气周期的变化趋势才是根本。

精彩讨论

李富贵20882021-09-18 20:01

说的好像挺有道理,但是实际很难操作

比如铜,现在是高点还是低点,上行还是下行,谁能猜准? 现在是相对高点,有人说会下跌,有人说会有超级周期,谁对?   有人说需求会增加,有人说抵御不了美联储收紧的预期,谁说的对?  近期铜价略有下跌,是调整还是反转? 

股票难就难在这里,看过去,头头是道。看未来,一脸懵逼。

如果我们具备准备判断低点和高点的能力,那周期股就太好挣钱了,是事实上,周期股是最难投资的一个品类。

曾是海控老水手2021-09-18 13:37

不敢拿海控做例子了么?分析过去谁不会

梁思禺2021-09-18 14:55

我的方法就是找我自己的能够看得懂的,拐点能量化的,能把握的周期行业底部参与,这就是能力圈范围内投资,做最确定的事,一个人不可能看得懂所有的周期行业能把握所有拐点

梁思禺2021-09-18 13:33

周期股的股价波动绝大多数时候锚定的是产品价格,我很少见到有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景气周期已经逆转向下的的周期品种,股价能上涨的

梁思禺2021-09-18 13:54

可以的,逻辑不变没问题,最近跌也是疫情影响,我当初预计酒店一共可以挣两波钱,第一波是因为估值和情绪修复挣钱,我预计一年50%,我没想到一个月就到了,所以我减仓了,毕竟这一波是最确定最没风险挣得钱。第二波就是挣周期反转的钱,这个大概在2023年

全部讨论

说的好像挺有道理,但是实际很难操作

比如铜,现在是高点还是低点,上行还是下行,谁能猜准? 现在是相对高点,有人说会下跌,有人说会有超级周期,谁对?   有人说需求会增加,有人说抵御不了美联储收紧的预期,谁说的对?  近期铜价略有下跌,是调整还是反转? 

股票难就难在这里,看过去,头头是道。看未来,一脸懵逼。

如果我们具备准备判断低点和高点的能力,那周期股就太好挣钱了,是事实上,周期股是最难投资的一个品类。

不敢拿海控做例子了么?分析过去谁不会

2021-09-18 21:23

讨论已被 梁思禺 删除

梁老师,像锂矿,目前在周期景气阶段,明后年按计算器估值不高,但是现阶段上涨过大,该如何应对

2021-09-18 21:07

和我的《周期股的投资秘诀》一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2021-09-18 19:48

讨论已被 梁思禺 删除

2021-09-18 13:49

大师,由于疫情反复,酒店的反转似乎速度不快,时间较长,那这种景气度到顶的时间会不会比较长?或者说在景气周期内可以持股不动,毕竟散户介入的时机没那么好。

我一直有个疑惑,周期股业绩呈现波动性,当下业绩好并不能改变下个波谷业绩很差的必然事实,那么股价上涨几倍而后又下跌80%的这个过程到底有什么意义?难道只是提供了一个赌博工具?

请问梁大师,假如周期达到了历史最巅峰时期,产品价格也是创了新高甚至天花板,股价也是已经大幅上涨,未来几年产品价格很可能逐渐回落到相对高位,不过公司业绩有望继续高增长,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面对呢?

2021-10-11 18:18

还要再强调个人对此的高度认同“周期为重,估值为轻”,并自己碎碎念两点:
1、其实,“估值为轻”在我看来并不是完全不理会估值,二是在上涨5倍10倍后,再去推演将来的业绩以证明目前估值不高甚至很低的思路,极有可能是完全错误的;
2、告诉自己:景气周期不等于股价上涨周期。有段时间,我也相当认可这个逻辑,觉得很有道理:对啊,这才上涨半年、一年啊,可某某行业的景气周期不止这么短啊、明年有两年三年的啊。可是再细琢磨一下,把景气周期等同于股价上涨周期是不符合人性和市场尿性的:人性和市场往往都是把两年、三年的景气周期一股气地用半年、一年的时间就提前走完了。哪怕是茅台这样的非周期或叫弱周期白酒股及其同类食品股,也是把若干年后的价值一股脑在中短期就提前兑现,提前兑现后的走势只有一个:下跌。当然,弱周期股和强周期股提前兑现价值之后的下跌还是有所差异的,不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