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又加错-刘成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41
直白讲,今天$理想汽车(LI)$ 陷入低谷,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年(非实指)前:电动汽车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包括充电桩布局建设(即@希尓瑞斯 说的代偿期),你们都做电动轿车SUV我先做个MPV这两项决策。前者的根源是李想早早想盈利,后者的根源是“我不投机但取巧”。
同样,李想今天的决策将对三年后的造成影响,你们觉得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些决策?

热门回复

看到召回被裁员工的新闻,十多天后来交作业。
我认为$理想汽车(LI)$ 的这次裁人影响深远。
一、裁员手起刀落干脆利落,像一台毫无感情的决策机器。走了的、留下的,心里对公司的情份也就那样了。
由于管理层的扩张战略出错,公司还在大把盈利、手里还有大把现金的时候,实际上过不了一两年还会扩张到比现在更多的员工数,只是势头不对就这么个裁法,其实只是省下这部分被裁员工一年的薪资而已,很难说公司对员工有什么照顾,那对员工来说只是个打工的地方咯。不过倒是能凸显李想引以为傲的管理效率。
这样的公司以前见过很多,公司遇上真正困难的时候是没有员工坚持的,员工能陪公司共渡难关的公司平时不是这样的。
二、裁智驾团队。
excuse me?搞什么?

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员工有没有归属感才是大问题。

当然。很多。并且不止是共渡难关,外面就业环境稍微好点,离职率蹭蹭高涨,除非薪资水平高出行业平均一大截,等那时候,在薪资上要多花这次裁人省下的几十倍上百倍的钱。

把人当机器,需要了采购,不需要了立马处置,这更可能是一副慢性毒药。

车企没有资格谈定位,你想想过去燃油车是不是这样,除非像个别跑车定位极小众市场。难道新能源车就能不一样?新能源车必须全能,干硬仗。

是,所以我说影响深远。你的描述更贴切。

一直坚持所谓的家庭定位(虽然我完全不理解上车就给娃看二排视频算哪门子好奶爸)。
原因不在于定位不对,而是总以最懂家庭的视角宣传和设计,只能得出一套设计语言。一家企业很难得出2套及以上都是最懂家庭的设计语言吧。
那如果只有一套,审美疲劳势必会出现,而且看起来进化的难度也不小。进化=改动=变差,因为当时的设计就是最好的。

其他不清楚,砍智驾团队绝对不是一个好的主意,看看fsd最近的端对端表现,智驾也许很快就会迎来质变

[很赞]

这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