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70喜欢:5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模式是典型的刻意用低毛利率迅速抢占第一市占率的模式。有高管赚了钱反而挨骂,雷军说不要赚钱要市占率,这种企业文化在小米被视为是正确的,但不太赚钱。
2011年,段永平说:以我理解的苹果,毛利率很难下降很多,但市场占有率也不会提高的很快。什么时候我看到苹果开始通过降低毛利率来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时候,我就该考虑离场了。
2018年,段永平对比小米和苹果,说:首先,圈客户的角度,苹果比小米厉害;其次,长远来看,没有什么企业是靠便宜赚钱的。性价比,都是给自己找借口。一定要把重心聚焦在用户上,也不是我们非要做高端还是低端,只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了,满足了一部分人群的需求。即使苹果,也没有满足所有人。
小米的商业模式跟苹果不同,小米打的就是高毛利率,确实内卷淘汰了一些手机品牌,但打不掉苹果的毛利率,苹果的护城河很强大。雷军似乎也不太了解oppo和vivo,他自豪小米在2016年前后是历史上几乎没有的销量下滑还能再起来的手机品牌,却不提oppo在2012年早就做到过向死而生。
但这不妨碍小米成长为伟大的公司。雷军理解的伟大公司就是能持续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公司,是否能赚很多钱不在伟大公司定义内,某个方面来说小米已经在路上了。
雷军在2018年ipo上市时说,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只要股东同意小米硬件净利率永远不超过5%,股东将拥有一家注定伟大的公司。
但可能用小米的产品,成为小米的用户,比买小米的股票当小米的股东体验更好。小米2018年ipo发行价17块,除开2021年港股牛市,直到2024年才超过17块。雷军曾叫吴晓波一定要支持小米买点小米的股票,这是吴晓波唯一(不知后来他买其他公司股票没有)的股票,8年后终于解套了?呵呵,有点悲喜交集。
我能理解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护城河,但它的护城河是为了活得更久。小米赚大钱的能力还有待未来检验,目前还做不到既有市占率,又能赚大钱。
总之,小米是一家净利率虽很低但市占率能迅速起来、规模能迅速做大的公司,雷军学习的是美国的开市客(Costco)。目前小米仍在成长期,未来营收上万亿是可能的,到时净利润估计不到1000亿,目前接近5000亿市值。多久能到万亿营收呢?注意别买贵了。
了解小米可以看雷军的《小米创业思考》,比追热点来买小米股票好很多。还有别炒股,炒股跟投资有本质区别,大概最后80%以上是会亏的。

精彩讨论

江南师爷05-11 02:42

1.你拿一个不如雷军的人来点评小米,本身就没有意义。无论在办企业还是做投资,雷军均完胜段。
2.二十年后,苹果不一定在,好事多一定在,小米一定在,这就是极致性价比的优势。看看好事多,股价永远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3.在任何红海行业中,卷得不能再卷的市场里小米依然能脱颖而出,这就是小米核心竞争力,这比核心技术更有竞争力。从手机、电视极,再到汽车,都是卷得不能再卷的市场,小米不但生产下来了,而且活得很好。

坚实的红利小提琴手05-11 00:30

小米认为硬件不超过5%的利润很有诚意,事实上,如果能获得确定的利润率,即使1%也会有人去做。小米实际上就是规模经济,依靠规模降低成本,逐渐淘汰对手。但是,当遇到有核心技术的大厂商,就无能为了。因为你的优势别人也有,但别人的优势你没有

全部讨论

1.你拿一个不如雷军的人来点评小米,本身就没有意义。无论在办企业还是做投资,雷军均完胜段。
2.二十年后,苹果不一定在,好事多一定在,小米一定在,这就是极致性价比的优势。看看好事多,股价永远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3.在任何红海行业中,卷得不能再卷的市场里小米依然能脱颖而出,这就是小米核心竞争力,这比核心技术更有竞争力。从手机、电视极,再到汽车,都是卷得不能再卷的市场,小米不但生产下来了,而且活得很好。

可以做小米的用户,最好不要做小米的股东。

小米认为硬件不超过5%的利润很有诚意,事实上,如果能获得确定的利润率,即使1%也会有人去做。小米实际上就是规模经济,依靠规模降低成本,逐渐淘汰对手。但是,当遇到有核心技术的大厂商,就无能为了。因为你的优势别人也有,但别人的优势你没有

05-11 13:09

请问净利率不差过5%,小米这几年往高端手机发展干啥?都卖一两千的不就行了,搞什么4,5千的。

小米这是为了防止更多的企业进军手机制造业

05-10 23:47

企业所有的策略都是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的!小米没有核心技术只能搞低价策略,然后慢慢提高自己的产品附加值。

05-11 11:58

段是很厉害,但是段是OPPO和VIVO的幕后老板,他点评小米的话不算是客观评价。就和让任正非点评小米一样的效果

05-11 18:22

雷军发现并利用了新营销模式,这同马斯克卖特斯拉一样。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低毛利率。
在手机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说明他的理念取得了成功。
至于股票嘛,更多的还是看盈利能力。

05-11 12:35

苹果和华为的高端价格其实是在收品牌溢价的钱,大家公认的小米、OPPO、vivo也是品牌,但是不应该有这个溢价。这个不是什么核心技术、成本或性价比的考量,而是观念的定型。但作为大规模工业制造产品,我不认为像其它衣帽类奢侈品牌那样有持久溢价力,观念的崩塌是早晚的事。因此,性价比和内卷才是企业立命之本。

05-11 09:49

小米曾经有一年半的时间股价在17以上,最高35左右,至少上市之初买入股票的人都是赚钱的!21年11月以后股价在17以下,直至今年回到17以上,所以不能说买入股票的人都是今年才解套。当然35买的解套可能还的两三年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