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无敌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9
我觉得有时候应该从全局观和大历史去看,从大周期角度看茅台的“势”还在,生命周期还远远没有走到尽头,如果从小周期看,茅台整体历经了几次需求转换的转型周期,其一是,90年代起在以“官”为主的需求兴盛,带来一波小周期炒作,此阶段酒价达到2000多,溢价出厂价1.3倍,持续到国家整肃腐败,三公消费需求退潮,酒价倒挂;随后以“商”为主的商务需求崛起,替代了旧的以“官”为主的需求,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周期,现在这个小周期的“势”正在逐减,因为我们现在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战略方向的转向,在人口红利,房地产红利,地方政府GDP锦标赛的竞争模式下旧“商”的“势”逐渐逝去,表现在低端产业转移,房地产天花板,住房不炒,环保趋严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紧迫性,集中采购阳光采购,不以gdp为唯一考核标准不牺牲环境保gdp等等,这些具体的政策都告诉我们,旧“商”的商业逻辑正在产生着剧烈的变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在面临着剧烈的转型期,因为旧“商”的经济发展的禀赋和比较优势已沦为劣势,旧“商”的经济动能也无法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于是战略的提出了新质生产力,向更高端高科技产业链转型,在国民经济全新的商业模式商业逻辑下,新“商”与旧“商”的商业习惯是不同的,旧“商”需求退潮,是茅台今天面临这一小周期现实的情况。茅台需求即将进入另一小周期的需求转换期,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向上,体现在未来gdp的逐步上升,到35年我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大幅增长,随着这一个经济形式茅台需求将迎来一次转换,伴随国家经济发展的这个过程需求将从以旧“商”为主的需求逐步过渡到在新“商”环境下以“民”为主的需求,因为每一次的需求转换的衔接问题,会产生需求空挡期,从而带来短期的震荡期,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会改变的,我相信茅台在历经需求震荡期后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更高的更良性发展的新阶段。$贵州茅台(SH600519)$

热门回复

复利兄对势的把握很到位。稍微再补充一点点: 随着从“旧”商向“新”商的转换,可能会带来应用场景的变化,比如“旧”商的用酒场景可能更多关注于“尊卑”,“地位”的攀比,所以才有了以“酒瓶”论贵贱的怪现象(同样的酒,不同瓶,不同价),“新”商的场景可能与“旧”商不同,可能更趋于公平和情感,对酒的追求更偏向“酒质”,也就是回归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此,酒的“功能属性”也会随之变化。

在这种大局观的发展模式的转换下,其本质还是商业模式“势”的转变。在中低端同质化的竞争模式中,这个“势”除了“价”的竞争,还有另一个“人情关系”的竞争,因此,“酒”这种经济润滑剂的作用还是有相当大比例的。但当经济向高端高科技发展后,更多的“势”将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这种“润滑剂”的作用将弱化,代之以继续下沉,回归饮品属性,进一步重构量价之间新的平衡。
只是在这个变化中,也存在很多变数,各酒厂的座次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原因如下:
当“旧”势退却,这种“高价”的基础将会受到动摇,回归饮品的趋势将形成。由于香型不同,口味不同,其定位人群也会出现差异,如此,谁能胜出又得看各自的本领了。五粮液的崛起得益于改开初期商海的形成及其对商务用酒的定位,茅台的崛起得益于季老对后来商业变化趋势的把控(这点早上有一帖中已阐述)。任何成功,都有时代洪流烙印,外加掌门人对时代变化的理解。

这种转换下,一种是利益关系下的需求“量”,一种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需求“量”,单次数量的差异用多人次来补充

[抱拳][抱拳]以前只敢在群里发,现在石兄摸了老虎屁股,我也跟着摸一摸[呲牙]

复利兄对白酒发展历史精准概括,对未来发展趋势如此洞见。投资想不赚钱都难啊!

假如,2035年,人均gdp2万美元。中产可支配收入相应提高。在家庭重要节点,喝几瓶好酒,即使3000元一瓶,我想也可以消费得起。如此体量,即使茅台扩产至10万吨,也可以消纳。

你说的酒作为“润滑剂”将弱化,意味着中国文化包括酒文化的部分消解,这个进程没有那么快的。如果回归饮品属性,趋势就是喝好酒,少喝酒。茅台只要坚守质量,做好酒,会有对应它的新消费群体,这个是不变的。

我觉得人性是不会变的,与人攀比,炫耀,凸显地位等到什么时候都是大多数人的心理要求

高,真是高!过渡的很好很自然。茅台代表了国运,相信国运!

[献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