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药企存量产品净利难保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3回复:47喜欢:25

按照带量采购新政,70%部分据估计降价幅度40%以上。而我直观感觉带量采购药企将不是以降价多少,而是以自己能承受的最低利润率为标准报价。对弱势厂家而言,即使5-8个点的净利润率也肯定会乐意做,毕竟量摆在那,而且如果不做,连生存都成问题。所以必然暴利变微利,净利润率可能只有原来的几分之一,茅台按二锅头的价卖,量再怎么增长,利润也远比不上原来的暴利。

30%部分价平或小降,量大概率萎缩。为什么萎缩,举个例子,假设某产品前几大厂商占有率50%,若没有带量采购政策,一致性评价会导致行业集中度提升,占有率可能提升至80%。但现在却只有30%的份额,而大厂商一般都能通过一致性评价,每个厂商的占有率大概率会下降。而整体大饼的增长是很缓慢的,中短期很难抵消这种萎缩。

综上所述几年内政策执行到位的话,大部分药企存量产品净利很可能会负增长,恒X、中X等创新药企估计也难以幸免,只能靠新药弥补。当然,长期而言整体持续增长,远景还是光明的。$恒瑞医药(SH600276)$ $中国生物制药(01177)$ $石药集团(01093)$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18-09-13 08:35

这个政策可以是打击非常大,好多在研的品种,如果市面上已经有三家了,直接就废掉了。打水漂。可以是直接打击研发能力和做一致性评价信心。本来很多药企做一致性评价是希望有一个好的价格体系。但这个政策完全体现不出现。一致性评价过会慢,恐怕都是在等政策明朗。仿制药降价是大趋势,但现在来看怎么像计划经济。有点开倒车,走进死胡同的感觉。

2018-09-19 15:21

供给测改革思路已经渗透到医疗了,总局思路还没厘清,希望考虑周全

2018-09-14 08:44

药企带量采购这个事情,牵涉的方方面面预计比我们文字看到的多多了。政策本身会执行到什么程度,其实也很难说。这个事情当前的影响就是杀估值,医药的估值确实高了。这个事情随后影响如何,观察各个企业的经营数据变化和应对策略更合适。$复星医药(SH600196)$

2018-09-13 22:49

给腐败找理由!

2018-09-13 20:17

知名大v也靠猜、预测?

2018-09-13 18:59

药厂不会报最低价,那样会把医生得罪死,药厂得罪谁也不愿意得罪医生。所以谁报恶性竞争报最低价谁死得快,很简单,医生开药不选你少用你,明年的采购量就小了,而且你厂的新药医生也不爱用,你厂就等死吧。

2018-09-13 18:19

关键之处不在于降价多少,而是目前所有的药企营销费用居高不下。这个才是药价高企的根本原因

2018-09-13 17:49

目前只是11个地市,后面几百个地市必然分成不同的投标区域,就是把以前的省集采变成区域集采。

2018-09-13 17:48

中国这么大,最终肯定会分成几个标区,不可能一个包给一个厂。

2018-09-13 16:39

是的,我也有这种感觉,觉得自己钱太少,想买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