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26回复:195喜欢:136

$中远海控(SH601919)$ 

集装箱远洋运输供需矛盾弱化了?海运价格到拐点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需求。

该图显示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美国零售贸易行业月度库存与销售比率情况。在库存管理方面,新冠疫情对美国零售商来说是一次真正的破坏。2020年4月,由于疫情人们购物受限,库存与销售之比跃升至年度峰值1.27。仅仅两个月后,随着商店重新开张,消费者可以以同样的频率购物,这一比例突然下降。截至2021年5月,该比率为1.09。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为啥大老美从去年5月份开始就不停的进口,像一个消费巨兽!看了这张图,我才恍然大悟,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中美贸易受限,美国人消费击穿了零售库存的底线,触发了美国零售业补库存周期,按照历史统计数据,这个补库存周期周期需要持续11—33个月, 2021年5月的零售业库存销售比是1.09,即使按照11个月最短时间,也才进行了一半。所以,需求减弱,我个人认为是不可能的!

以上是大老美零售业的库存销售比,再看美国的商业库存销售比。

资料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制造业和贸易库存与销售,202年9月16日(根据季节性假日和交易日差异调整数据,但不考虑价格变化)。存货/销售比率,根据2020年7月底经季节性调整的数据,总业务存货/销售比率为1.2,2020年7月比率为1.36。

然后,让我们看一看供给。

目前LA港,船舶平均等待时间是11.5天,创了今年的记录。

集装箱远洋运输的供给与需求都处于紧平衡状态,运价为啥会下跌呢?

价格是供需矛盾的体现,目前,矛盾不仅没有软化,而且更加尖锐了!运价没有下跌的理由呀,莫非微观经济学原理失灵了!?

再让我们看一看,航运经济学是如何解释供需与需求关系的。

这张图来源于马丁.斯洛佛德的名著,被称为航运经济学圣经的《海洋经济学》,我们看看,这位老先生是如何解释价格的成因的。

图4.14(a)描述了供给与价格的关系。

在A点,供应量仅为每年50000 btm,因为效率最低的船舶被搁置;

在B点,所有船只都恢复运作,供应量已上升至每年约85000 btm;

在C点,舰队处于最高速度,整个舰队在海上;

在D点,通过提高运价不能获得更多的供给,供给曲线几乎是垂直的。

图4.14(b)引入供给,描述了供给与需求平衡,确定运价。

在A点,需求量很低,运费在F1点结算。

在B点,需求大幅增加只会推动运价小幅上升,船舶立即摆脱闲置状态,满足增长的需求。

在C点,需求的小幅增长足以将运价水平提高多倍,因为市场运价现在是由最老、效率最低的船舶制定的,这些船舶需要非常高的运价才能吸引它们投入使用。

最后,由于没有更多的船舶可用,租船人竞相竞购市场上能够招到的船舶。根据托运人对运输需求的强烈程度,价格可以达到任何水平。但是,这是一个不稳定的局面。高运价几乎总是引发货主和托运人的疯狂投机活动。

最后,我们借用马丁 . 斯洛佛德老先生的这张图,来解释一下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

第一个事件。十一前后部分航线运价暴跌。

实际上,原因很简单,目前的远洋集装箱市场,处于图4.14(b)中的C点位置,市场上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可用运力投入,很小的需求增加就会引起运价剧烈的上涨,同样,需求微小的抖动,都会引起价格剧烈波动。从7、8月份开始,美线运价上涨的速度很快,在这期间,由于货代囤积仓位,托运人需求前置,导致供需失衡。十一之前,这种运价炒作的“击鼓传花”游戏在“限电”的利空之下,游戏停止,引起运价短时间小范围暴跌。

第二个事件。班轮公司赚的谁的钱?

从图4.14(a)中的供给曲线能够很清晰的看出来,市场上绝大部分成交的舱位是位于“B点”左右的,这其中有相当大部分是以班轮公司长协价格长成交的,按照2021中远海控中报数据,单箱成交均价是1700美元左右。“C点”到 “D点’之间成交的舱位是很少的,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20000美元以上的价格。

中远海控赚的是谁的钱?是那些有长期、稳定货运需求的大货主的钱,是中化集团、美的海尔隆基小米。中远海控看重的是以年为单位的运力有效投放,基于成本/利润考量下的长协价格;大货主看中的供应链稳定下的现金流与成本控制。

在目前全球供应链濒于崩溃的情境下,2022年长协谈判的天平是偏向中远海控一样能够提供稳定舱位保障、有国家信誉背书的央企。

作为投资者,我为自己的决策负责,我相信有逻辑的推演、相信有根据的推测,这些推演与推测要建立在科学知识之上的。所以,我相信美国人口调查局、美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相信航运行业泰斗的经典学说。

最后说一点,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果不喜欢,请别胡说八道!想喷人,滚一边去!

精彩讨论

草肃不文2021-10-15 15:13

这么专业,吓得机构都不敢进来,怕被你割韭菜。

NT_CLANNAD2021-10-15 19:39

美国工会自己都说供应链危机短期不可能解决,至少会持续到明年。美国的港口说我们本来就有能力24X7,但是其他运输环节做不到也没用。但斌这沙雕比美国人还懂拐点来了?

而且运费的涨价是全球通胀爆发以及宅经济爆发后不可避免的结果。通胀就不用说了,只要看比特币今年涨了多少,通胀就有多严重。为啥比特币可以涨,运费就不能涨?美国超市所有商品都涨了接近10%,能源价格也在涨,工资也在涨。

还有就是宅经济导致的需求爆炸。工作时间少了,但是钱不但没少还多,在家时间多了反而消费力提高。现在美国人对家电、电脑、跑步机、私家车的需求都大涨。

疫情不可能被新药解决掉,因为新药是被确诊后才能用药,一旦确诊就会引起恐慌和隔离,谁管你有没有药治,再生元本来就有效果更好的中和抗体,但是完全没有减少人们的恐惧。现在人的心态已经彻底扭曲了,即使死亡率再低,除非这个药能彻底灭绝病毒,否则用任何药能不能解决疫情。 $中远海控(01919)$

明尧2021-10-15 23:04

楼主的海洋经济学登堂入室了,讲的很透彻,边际紧平衡下现货是会有暴涨暴跌的

日拱一卒T皇2021-10-15 23:45

首先声明,以下发言不是喷,只是说一下个人感受,看了此文让我想起一个流传很广的笑话,“刚才我误加入一个博士群里。有人提问:一滴水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来,砸到人会不会砸伤? 或砸死?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计算,足足讨论了近一个小时。这时我默默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群里突然死一般的寂静……然后,然后我就被踢出群了。 妈的,跟智商太高的人办不了事,有文化真可怕|,”其实二级市场的股票价位就是波动的,某一阶段涨高了就跌,跌出空间了就涨,就是那么简单!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021-10-15 23:12

说的很好。什么时候都应该这么分析底层逻辑。有很多方式能动摇底层逻辑。股价暴跌偏偏不是。$中远海控(SH601919)$ $中远海控(01919)$

全部讨论

海控怎么可能是赚中化集团、美的、海尔、隆基、小米的钱,当然是赚进口国买家的钱,比如欧美消费者。
如果中国进口智利车厘子,那海控就是赚我这个吃货的钱,而不是智利果农的钱。

2021-10-15 15:56

图片评论

2021-10-15 23:41

韩军+雪球大散们VS国内各基 年底看看到底是周期还是绩优股。海控无论如何己经成为2021最具争议的股票。

2021-10-16 06:28

“电荒”也可以理解为能源危机,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受到的影响更大,我国可以说是典型的“两头在外”的制造业大国,我们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制成品销售市场,国外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煤炭粮食也是净进口国,这样情况下,一旦“一头”受阻,势必影响整个链条,目前动力煤价格依然在“狂飙”,“电荒”的缓解改善程度如何还需要观察,叠加冬季供暖季来临,暂时很难乐观,没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就不会有充足的产品,即使欧美有需求,有运力也挡不住没产品。短期估值看601919被严重低估,四季度如果依然能够维持在260亿以上的盈利,那么海控应该是有反弹空间的,暂时也只能当反弹!

2021-10-16 00:33

这是海控市场环境变化的重要方面

2021-10-16 00:27

是9月底来最舒服的按摩了

2021-10-15 23:53

高手,高手,这是高手,知识就是力量,太牛了!!!

2021-10-15 23:49

你好,2020年4月的数据我查到的怎么是1.67?

2021-10-15 15:55

图片评论

$中远海控(SH601919)$ $中远海控(01919)$ 最近也是才了解,一两万的价格都是货代公司和黄牛的利润,和公司并无关系,假如公司能卖那价,净利润就是几千甚至上万亿了,其实公司运价提前半年都锁定了。另外根据海运。市场行情和最近朋友去公司调研,明年净利润可能也会在千亿,不会比今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