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7回复:17喜欢:8
研究航运的大V越来越多了,$中远海控(SH601919)$ $中远海控(01919)$//@人淡若菊:回复@漫卷钞票喜若狂:集装箱和集装箱运输版块,我个人观察了一个月,从来没公允的解读。
先说结论,本轮无论是集装箱还是集装箱运输都非常收益。
中远海控作为全球仅次于马士基等公司,位列全球运力第三公司收益明显,中集、中远海发(旗下全资公司上海寰宇)、新华昌、胜狮货柜同样收益于集装箱涨价和产能利用率大幅度上升。
中远海控,自有船舶,东方海外自有船舶成本锁定能力较强,另外中远海控从海发那里租赁的长期订单成本锁定能力也较强,从其他船东那里租赁的成本可能有一定的浮动。同时需要清醒的看到,目前贸易是单向的,也就是我国出口到欧美等地的航线是上涨的,但是船回来的时候往往货物不足,运费未必上涨,因此涨价是单向的,不能用单向路线涨幅来推断全部路线收入,另外还考虑到长协因素。不过现在据说因为货物不足,有的船回来的时候会多绕几个港口,因此变向减少了运力。因此此处可能是双刃剑。整体上,海运价格上涨,最收益的是中远海控,其他公司很多都是喝点汤。
集装箱价格上涨,之前就有媒体报道集的单子排到年后,并且集装箱价格大涨。中集三大业务,集装箱制造全球第一,收益最大,但是中集还有海工和车辆业务。第二是上海寰宇,上海寰宇就中远海发百分百控股公司,另外之前上市公司海发大股东收购了部分胜狮货柜产能,并且承诺3年内注入,目前已经过了1年半。其次收益的就是新华昌和胜狮货柜,胜狮货柜之前大股东那边出现了部分问题。集装箱也是单向的,我国缺少箱子,欧美不缺少。
同时,还有集装箱船舶租赁公司,比如中船旗下的租赁上市公公司中国船舶租赁,中国船舶租赁的船舶集装箱比例并不大,比例较大的是中远海发,但是海发的集装箱船舶单子目前已经改为光租,并且签订了终生的单子,这部分只能说已经锁定了收益。租赁类公司,如果是长单的,只能说受益于利率下行,和寿险公司恰恰相反,寿险公司是负债端成本锁定,但是投资端收益未锁定,比如平安据说之前15年投资端资产收益率百分之6.5.船舶租赁公司,不管未来融资如何变化,其收益基本上已经锁定,并且海发目前有做大船舶租赁的苗头。
然后说集装箱租赁,a股的渤海金控和中远海发都有集装箱租赁业务,且规模旗鼓相当,基本上都是全球第二这个水平,今年渤海金控受到飞机租赁业务影响较大,海发则主要是船舶租赁 集装箱租赁,集装箱制造,基本上三大业务都收益。集装箱租赁可选择的主要就这两家。
说说最下游船舶制造,目前韩国三大都没死,现代重工,大宇造船,三星都在,而造船上一轮死的都是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江浙地区的民营元气大伤,其中当年手持订单最多的我国企业,南通巨无霸熔盛重工这个巨人倒下了。目前船厂也可能会收益,集装箱船舶是主流船舶之一,另两种是干散货和油运,干散货日本邮船和我国的中散都是巨无霸,但是干散货的集中度远远和集装箱运输不能比 。因此船厂只能说某一种船型订单可能增加。
最后就是收益的港口,以集装箱为主的港口,港口作业量增加,同时货代也收益,然后如果脑洞更大一些,依耐进出口的港口城市也较为收益。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整个产业 产业链的景气,如何选择,选择哪一个,都取决于对行业,产业,周期的判断。
航运行业,风险极高,从历史看,有弃船上岸创造奇迹的,也有在低潮破产的,赚的时候超乎想象,亏的时候也是惊天动地。当然,此时此刻景气周期来临,说过多警示性的话未免不太适合,只是提醒,不能当成长型企业来看待。当然,凡事都有特殊性,也不排除集装箱行业周期性未来不明显。
$绿城中国(03900)$
引用:
2020-11-14 23:25
$中远海控(SH601919)$
以上是中国对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欧盟、美国、东盟的海关总署出口金额数据,假设全部出口金额与全部出口体积成正比是大体合理的,进而,出口金额与出口集装箱数目也成正比。我们只要观察出口金额的变动,就能够推断集装箱数目的变动。今年中国对三个贸易伙伴的月出口集...

全部讨论

2020-11-15 12:07

明年高潮,估计股价超过15后有大量的价值分析文章

2020-11-15 12:19

润哥,你是最早的一批呀

2020-11-15 12:25

润哥,招商轮船怎么看?

人多了,是不是就要跌了

2020-11-15 12:42

行业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