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长股的“贵”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48喜欢:23

2月份第一天科技领涨,算是喘了一口气。

客观地看,市场还是偏博弈,中特估今天不行之后,马上开始翻上一波的两个方向光伏和AI,实际上两个板块里辨识度最高的票最近K线基本都是A形,很明显行业上无论基本面还是预期都没有这么大的波动率,这里要去判断持续性是很艰难的。

所以还是得忍忍,暂时考虑不了加仓的事情,尤其像我一样上面没走完的朋友,现在依然很被动,在右侧之前,左边走势的空间和时间都没有任何可预测性。

近期大家讨论最多的事情是某队和雪球/两融/质押,今天回头看了眼其他几个没人管的指数,最近一年的走势如下(左上角为颜色标识):

至少从最近的这一段看,所谓雪球敲入带来的加速可能是次要因素,核心矛盾还是在于当下这个避险因素占主导的环境里,非现金流企业遭到了系统性的估值质疑,不仅仅是中证500和1000,创业板指科创50/100的走势也类似。

上述迹象都在表明,市场现在追求的是绝对安全资产,它的定义是刚兑、无破产风险、一定时间内现金流永续,马上能想到的是主权评级,即国债,以及由它衍生出的一系列高股息:

所以欣赏高股息不如直接欣赏长债,某些叙事还是少听。

而与之对立的自然是风险,这个风险对应到具体行为上也好表述,比如企业想投资本开支搞事情,本质是经营者的投资行为,即风险和收益的权衡,那么你需要追求的成长性越高,所匹配的风险等级也就越高,因此成长就站在了对立面。(当然,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很多更复杂的其他问题,不展开太多)

许多朋友讨论的“成长股估值太贵”这个命题也是不成立的,毕竟涨的时候就没人看过估值,那为何跌的时候就要看,即便贵也不是今天才开始。所以“贵”在多数场景下都只是跌的时候找了个理由。

成长最大的优势是增速高并且容易画饼,边际上一旦出现好的变化,一般会伴随着无法证伪的星辰大海出现,所有的资本市场青睐成长股的本质是青睐高斜率,毕竟想赚快钱的人永远是多数

所以我从来不在成长里边去拍所谓的估值,也很少和大家按计算器,不是不能按,而是这东西真能按出来的那一刻也就见顶了(不适用美股),它的定价因子有且只有边际和天花板,涨太多或者跌太多更不是反转的理由。

以上,成长什么时候见底,取决于上述核心要素什么时候扭转,近期这种倾巢之下的行情里不间断出现的长阳只能说缓口气,确认右侧还是需要时间。

全部讨论

前面部分非常有道理。现在市场处于对经济和股市都极为悲观的阶段,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极低,导致了所有非类债权公司的估值都受到了极大扭曲,甚至有不少人以股息(债券)来衡量成长性公司,认为其估值“高了”。
但后面部分则值得商榷。成长类公司自然也有估值模型,虽然没有那么准确。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成长性公司绝不是用股息(债券)来衡量是“高估”还是“低估”的,现在市场上不少成长性公司已经跌到接近类债券公司的估值了,显然不会是一个常态化的事情。
另外还想说一点,中国要发展,要向米帝看齐,显然只依靠一帮完全没有投入和发展的债券类公司是不行的,需要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来,需要一大批创新型成长公司,自然也需要为这些公司提供融资和发展的资本市场。最理想的自然是米帝一样的,科技公司享受高估值,即使存在周期性的泡沫,最终,这些泡沫是促进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催化剂,最终在市场上胜出的,都是伟大的科技公司。虽然我也持有一些债券类公司,但我认为,中国更会像美国,管理层也在向这个方向进行制度设计,中国不会像日本一样失去30年,只有债权类公司能赚点钱。

这个资金结合昨天的宁德,要么是机构被指导,要么是护盘队在尝试,,,这一尝试还是投机行为的延续(ꐦÒ‸Ó)

02-01 20:51

上一次反弹也是AI和光伏提前反弹,这一次又是,但这一次强度明显不够了。

就怕和日本那样,高股息债类股策略盛行十年以上

02-01 22:15

很常见这样论调:原来一直很贵也涨啊,所以将来也还可以很贵也继续涨,贵不是问题。

02-01 20:56

明天宁王带锂电冲刺

02-01 21:24

互联网类公司:当前中概股分红+回购率(四舍五入保守计算),腾讯 4%,网易 4%,贝壳 6%,阿里 7%,富途 8%,微博 9%。
消费类公司:
重庆啤酒叫他“嘉士伯中国”更贴切,重庆啤酒的大股东是嘉士伯控股,外资对股东股息率分红比较慷慨,现在股息率4.67%。
伊利股份,股息率3.86%,
五粮液股息率3%,如果股利支付率从50%提升至75%,股息率就有4.5%。
还有古井贡B,股息率 3.3%,罗莱生活和富安娜 股息率 6.3%。
现在的情况是,不确定宏观什么时候改善,资金就躲到高股息类公司收息,如果一家公司既能提供高股息,又能提供成长那就更好了

02-01 21:03

现在问题是很多成长股实实在在证伪了比如半导体

卧槽。看完想了半天,只能说卧槽

02-02 12:48

很多所谓AI公司就没有成长性,一是没技术护城河,二是同类公司过剩,卷的厉害,挣个辛苦钱而已,还不如铺桥修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