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AI的阶段性总结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5回复:102喜欢:116

今天指数进一步走强,但量能急剧缩减到8000亿以内,不算良性。

到今天为止大会已经开完,定调了后面不会有大的刺激,因此基本面角度仍然看不到明确的信号,即指数下跌的主因并未被打破,那么就只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去寻底(足够便宜),因此这个位置还是只能当反弹做,今天走强的顺周期同理,也就不考虑了。

AI整个大的板块最近有一些特征,不能假装看不见:

1)没有协调性

从两周前开始整个板块普涨,到现在为止已经细化到了很小的细分, 即便是光模块内部,整个分化也很明显,最早表现且幅度最大的是1.6T相关的联特科技,其次是自身基本面发生大变化的新易盛(LPO及加单),然后才是股性好的天孚通信,到最后市值最大的品种(旭创)开始表现后板块遭遇调整,这是典型的弱beta 特征,今天调整与英伟达砍单并无太大关联。

2)难以形成一致预期

这两天关于英伟达砍单的事情我没有公开聊,因为事件的真假可能并不会对结果造成影响。

我个人认为砍单的事情应该在预期之内,毕竟总的蛋糕没有扩大(没看到应用爆发),AMD谷歌,以及大客户微软拥抱AMD的姿态,基本就确认了后续英伟达的份额在边际上一定是不友好的。

不过今天跌我倒觉得和英伟达关联度不高,毕竟抢份额的AMD谷歌自己也要使用光模块,本质还是市场对2025年的预期难以形成一致性预期,始终无法证伪2024年光模块增速二阶导就是高点。

这个事情短期内也很难解决,供给端的催化(供给指的是模型训练)会一次比一次弱,这次是谷歌的突破,接下来短期内大概率还能看到GPT-4.5,如果没有特别惊艳的超预期级别,比如Sam所称“超越人类认知”的模型出现,那么关于模型催化而引起的交易可能会维持这种衰减的趋势,因为即便模型还有迭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总量上看,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认清现实,从而永久性地退出大模型角逐,这个角度也能解释二阶导的边际预期。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其实深度讨论过这个问题,大模型是偏底层的东西,参考windows和IOS操作系统,最终胜出者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而目前全球却有数百家公司在研发大模型。

因此往后看,要点还在需求侧即应用的爆发,或者新型AI终端的放量,毕竟整个行业到现在为止,几乎等于完全没增收(付费的GPT少到忽略不计),换句话说,AI大模型的生态尚未打通,参考短视频、社交媒体、地图等能够诞生巨头的领域,AI的下半场必须要有这个叙事。

因此这个方向是最近以来相对更看好的领域,主要分成软件(PIKA、医疗教育办公等)和硬件(AIPC/Pin)两个维度。

而硬件的AIPC这几天也在给正反馈,这个板块的标的少,且流通盘小,适合当作弹性品种参与,短期英特尔发布会是一个看点(14号),明年全年还会进入到标准的销量挂钩型预期交易,所以无论短期买还是不买,适当关注一下总不是坏事。

(PS:协创现在已经不再属于AIPC,还是偏服务器回收的独立逻辑)

同理,HBM也属于需求侧的硬件,这在英伟达上一款推理卡H200(80GB到141GB)以及谷歌推理卡TPU(32GB到95GB)已经得到了印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HBM都会是AI需求侧硬件里斜率最陡峭的细分,甚至超过算力卡。

以上全部是北美AI链相关的环节,独立于此的还有国产算力相关,也是我一直以来非常看好的方向。

每次聊到国产算力,必然会有人说S腾、寒武纪或者海光的产品和英伟达/AMD比没有可比性,所以没有投资价值。其实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对三家公司没有过深入研究的朋友,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在一个频道。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AI或许就没有未来,地缘发展到这个地步,“有没有”的重要性已经远远大于“好不好”。AI“算力”这个单词中的力指的是劳动力,举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面对同样的问题,对方使用科学计算器,而我们用的是珠算,中间效率会差几个数量级,更何况,AI的潘多拉匣子才刚刚打开,没人知道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

所以未来发展AI不一定能成,但不发展AI大概率会无。

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你觉得”或者“我觉得”就能改变的,从股价走势看,这轮自10.17美出台AI芯片新规后,市场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其实前段时间还经常出现英伟达推出阉割版、一会儿能卖一会儿不能卖的催化,板块整体表现与这类催化的关联度已经逐渐归零,包括去产业下游调研,所有人也都有这个共识,即咱们是否需要发展自己的AI与短期是否能买到英伟达的卡,并无关联性。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剩下的都是简单题,国内能做AI芯片的公司一共只有几家,华为、中科系、其他民营,如果不考虑台厂马甲,只考虑国内产能,那么前两者的背景则保证了其在目前产能不够的情况下获取流片

所以还是中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差虽差,但好歹有了土壤,参考2018年国产化那一轮里的半导体设备,当时部分人认为北方华创的产品是Fab厂里完成任务的“吃灰机”,其中不少人在2021年高点追进去的时候改口成了5000亿目标市值。

明年大概率会是国产GPU/DPU大年,咱们产业上本就落后北美,因此训练侧的二阶导高点也要到2025年才会出现,所以后续还是会继续保持关注。

(PS:短期仅剩少量底仓,上述所有讨论均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

另外是最近关注的MR, 目前市场对Vision Pro的年销量一致预期落在100万台出头,不过我认为第一年看销量没太大意义,一款单价超过3万的产品,量上再怎么也讲不出花。当下看点还在产品力,这个就会很主观,提供一些相对客观的观测方式:

1) 渠道价格,参考M60,黄牛的价格是对需求最直观的反馈,包括白牌产品也同理

2) 网上各类测评,不用每个人的测评都去翻一遍,直接看相关话题热度,按A股惯例,有热度就能表现(前提不能是负面)

完成产品力的判断后,市场会迅速将逻辑线条外推至:

1) 低配版Vision Pro放量(预计上半年会定型),低配的供应链条里或许会有尚未表现的新机会,这个阶段里设备厂还会继续受益

2) 安卓厂抄作业,几个月前他们已经拿到了实机,对应新的一些国产供应商链条,参考华强北逻辑即可,这里面重点关注华为

3) 2025年的Vision Pro二代

MR最近已经演绎了一小截,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这个时候还没表现的标的或多或少有点下次(上述3点中突发增量信息除外)。

目前板块整体幅度还不算夸张,现阶段弹性最好的还是早期扩产相关的设备环节,以及偏情绪的白牌,继续等验证。

精彩讨论

周期合伙人2023-12-12 20:39

产业思维和股价思维向来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函数,如:
四问:
光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了吗?
电动汽车实现完全渗透了吗?
地产行业从今以后难道就会消失,不再是经济支柱产业了吗?
我理解还是短期节奏问题,而且文章里也说了NV掉份额还是倾向于预期内,后面CPO还是可以享受beta的。

总甫榕树2023-12-13 08:55

作者抛砖引玉的思路值得肯定,但有些观点确实太悲观了。比如将大模型类比操作系统的数量,那是完全不同世界的两个东西,操作系统是标准的,底层的,工具化的,而大模型则很多不一样,比如需要不同数据的,和千行百业特有数据结合出成百上千个应用的。数量上和操作系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现在我们所知的AI只是很有限的,很多都是边发展边扩大我们的视野。几乎所有终端都和AI融合一起了,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AI PC等等。$海光信息(SH688041)$

悦然坐看云起2023-12-12 19:54

那AMD预测未来5年AI芯片复合增速70%难道是拍脑袋的吗?

总甫榕树2023-12-13 15:18

比起今天大跌的那些白酒股,盈利的希望大很多倍。过一阵子看看吧。$贵州茅台(SH600519)$

悦然坐看云起2023-12-12 22:56

为您的思路点个赞但是我们讨论归讨论,不要人身攻击

全部讨论

2023-12-12 19:48

真是全面又清晰,周大的逻辑每次都值得反复阅读琢磨。

2023-12-12 21:27

能评价一下恒为科技吗?

2023-12-12 21:34

您好,我一直不知道AMD在中国没有产业链映射吗?AMD自己需要光模块吗?还是amd只出芯片不做模块集成?

2023-12-12 20:17

请问周大对海光信息看法如何?看新闻今天又中标农行40亿单子

2023-12-12 19:57

AI观点非常认同,关于MR的思路我写了点东西,希望周大指教一二网页链接

2023-12-16 21:29

就像近几年无人驾驶一样,现在AI伦理和安全问题是主要制约因素,不是没有更先进的技术,比如openai的gpt5早就训练好了,不敢拿出来用。AI将进入低于预期的几年,除非能解决伦理和安全问题。AI应用其实一直在快速普及,为什么大家没感受很强烈,主要是软件层面门槛不高,比较卷,所以国内没有出现现象级应用。硬件层面相对门槛高一些,AI可以解决困扰元宇宙的成本高企问题。AI pc主要软件层面创新,硬件层面有创新吗?AI pin或许更有可能超预期一点,毕竟软件,硬件都有创新

2023-12-12 21:46

好文呀,这样的好文不多了,水平越来越高

2023-12-12 21:28

关于Cpo光模块的思考角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总结一下还是贵了,在当下这个7,8000亿流动性的市场尤为突出。至于明年会不会是高点,乐观者:出爆款应用,反而会增加光模块的需求;悲观者:训练大模型的公司减少~

2023-12-12 22:40

!!!

2023-12-13 00:19

吹万兴科技和香浓,踩芯片和光模块,自相矛盾,不是水平不行,就是被充值了,粉丝们你们觉得是哪种,还是开收费星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