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2
回复@DADVID: 1.我预计近几年应该不会在海外大规模投资建设组件厂了。原因有几个吧,一个是尺寸带来的,目前尺寸并不稳定,不确定硅片厂会不会继续洗牌。投产的话回收期风险较大。目前越南,泰国,印度的产线都是这个问题。二个是目前大尺寸的电池组件产线都在国内,切都是资金雄厚的前几个大厂在做。总规模都上百gw级别,海外竞争压力很大。
2.电池现在的弱势地位是由于perc电池技术瓶颈导致的。在多晶,n型,perc,普通单晶,百花齐放的时候,供应很多元,每家的毛利都行。现在也只有做到通威爱旭润阳这样10-20gw的规模经济下才有这么一点利润。而很小规模的做小分布式搭配和代工的,只能喝水。他们的利润都很难支撑新电池技术的研发。例如我一直关注的中来,topcon技术前后烧掉了20亿。晋能的300兆瓦的hjt已经烧掉十多个亿了,其结果都不如最早的预期,一路坎坷。后面能出线的我估计只有通威一个,他有自己的电站,自己的组件,能形成电池验证的闭环,加上隆基硅片的背书,产业链进退都可以。
3.一体化的组件厂给了新技术电池的验证和应用的平台,作为组件厂是存在“私心”的。大家都知道现有的perc技术无法带来更高的功率瓦数了。组件要超越同行,必然需要独创的技术,无论发轫于电池还是发轫于组件技术,都希望自己是独特的。因此现在一线大厂对于新的电池技术的研究都秘而不宣,也不希望电池代工公司对全行业供应。这样组件没有竞争力。//@DADVID:回复@四月鹿:看的出电池储备还是很足的,但我们着眼点不同,造成结论不同。
1.电池片市场空间问题。个人觉得,电池片很难成长成像硅片硅料一样的独立模块。电池片占到组件总成本6成左右,一旦出现大的类似隆基一样的垄断商,是可以颠覆整个组件行业的。组件厂商其实投入研发不少,重点是电池片,除了电池片组件就只剩下拼装了。组件企业要拉开差异除了渠道就是电池片了。各大组件厂都在对标通威电池片生产成本可见一斑,同时配有一部分缺额,也是为在恶性价格战中处于有利地位。综合来看,电池片会发展,但不会出现大寡头。
2.电池出口量会逐步增加,但不会大规模快速增长。随着全球需求量的增加,其他区域组件生产规模也会扩大,会出现一定的电池需求。
3.电池片并非不挣钱,只是处于产业链弱势地位,利润被硅片榨取。高光时刻如今年三季度,通威电池片净利都赶上二线组件加电池了。电池片的收益不稳定性根源在产业链地位。电池技术路线其实也是相对确定的,因为晶硅路线是相对确定的,留给电池片技术革新空间不大。再就是其实这几年产业链技术革新已经非常快了,远远超过往年。
引用:
2020-10-24 19:06
最近光伏的行情不好,很多个股三季度报出来后走势都不好。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着眼于光伏行业的微观研究,注重个股历史财务数据,挖掘个股潜力,想挣到钱还是比较难的。这一年,可能中观的行业研究和挖掘更有效,更容易挣到钱。所以这篇着眼于组件行业竞争格局,尝试做未来3年推演。这个题目难度...

全部讨论

四月鹿2020-10-29 09:10

中来的质押全部用于topcon技术的开发了。晋能的前期投入极大,它是从0开始做的,那时候电池产线比现在贵得多。同期还有组件厂投产。从0开始做电池,供应链配合,特制设备,组件,全球营销。最后还是做perc香,上马快,产能大,良率高,如果不是perc的转型,整个产能利用率都起不来。这两家公司可以拉出来做对比,都是做特殊的n型技术,都是从0开始,培养整个供应链。而晋能选择了转型,中来选择了坚持。现在得到的境遇也不一样。

观众中来2020-10-29 08:40

中来,topcon技术前后烧掉了20亿。晋能的300兆瓦的hjt已经烧掉十多个亿了有计算过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