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65回复:130喜欢:98
$万科A(SZ000002)$ $碧桂园(02007)$ $绿城中国(03900)$

简述个人对地产企业简单的看法。
第一种,以万科为代表的老牌企业,这类企业有一批,并且坚持了现金流管理。虽然王石之前的不拿地王基因。万科可以算是从05前后的调控中,最终坚持现金流管理,并且做的很好的标杆,而且一定程度上坚持了短平快。当然我不否认万科也抢过地王,比如中兴路地王,也入过坑比如16,17年550亿的广信资产包至今还未贡献销量,上过套比如百分百自持最终只能做长租公寓。不过,以万科的体量,这些资产的比例已经很低,基本上不影响万科作为一家行业坚持现金流管理的标杆。
第二种,碧桂园,上一轮房地产分化,其实原先现金流管理做的最好的不是碧桂园。经过行业下行,很多公司都十分重视现金流管理。站位2020年,回头看,最终碧桂园坚持了现金流管理 并且毫不动摇。在三四线落地生根,其实很多人看不懂碧桂园,其实经过这些年的坚持现金流管理,碧桂园已经满手是钱了,并且财务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当然,如果3,4年前问我,或许我的答案未必是碧桂园,毕竟碧桂园还有很多酒店。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坚持,碧桂园基本上已经非常安全了。
第三种,绿城,绿城也是曾经的落难企业,虽然没有像一些企业倒下,但是最终企业还是吸取了教训,对资产沉淀,自持十分谨慎。这些年所拿的土地几乎全部集中在纯住宅。去年的时候,我个人就说过,坚持自己的强项纯住宅,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大在操盘溢价较强的区域拿地,并焦距核心。此时此刻的绿城,账面现金丰厚,兵强马壮,只要不乱投资,乱沉淀,并且坚持现金流管理,坚信绿城进入头部只是时间问题。
我对保利曾经高看过一眼,之前曾经敬仰过中国海外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海外发展最终也走向了自持的道理,账面上持有物业规模已经明显较大,反倒是宏洋却坚持住宅高周转,可能和其深耕的三四线和非核心二线(除合肥)不适合自持相关。
坚持现金流管理,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制度,这种制度不但要忍受土地市场得巨大波动,还要能顶住利润率不高的压力。很显然,需要资金沉淀的综合体净利润率可能做到20,很多深耕的旧改伴随着综合体沉淀,净利润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随着市场的波动和利润的诱惑,最终能坚持下来的不多。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虽然不是过热的时候,但是市场惯性热度依然存在,纵观房地产市场,没一次行业下行的时候,烂尾的综合体都会增加,综合体较多的企业往往最先传出资金链紧张的负面新闻,这种新闻一旦传出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基因突变,甚至可以将融资优势变成融资劣势。
这些年,市场上,冒出了很多行业分析师,大v,资深人士,对房地产周期,市场情况,企业情况了解不多,在繁荣状态下,住宅现金流比较好,一定程度上对综合体沟地这些曾经鸦片般的东西十分推崇,并且越来越多的人竟然不知道现金流管理是房地产行业的生命线。
一个100亿的项目,清盘赚10亿的现金和赚一个20亿的综合体,在报表上反应了后者是前者净利润率的2倍,很容易误导前者经营能力差。报表的背后是一个拿了10亿继续滚动开发,一个账面20亿的综合体每年慢慢收取1亿的现金,这1亿的现金扣除税费管理费用(酒店类有折旧)最终利润转化率可能只有4000万。有一些商业配套酒店收益可能更低。初期二者区别可能不大,随着低效资产越来越多,最终企业之间就有很大的区别,综合体较多的企业只能依靠重估。
这一轮住宅行情,很多企业现金流充沛,已经让写字楼等市场发生一些供求变化。未来随着更充沛的现金流,一些酒店,商超类是否也会受到冲击暂时未知。
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酒店看成毒资产,大部分商场暂时都不是毒资产,未来是否会变成毒资产是未知的。
盲目最求利润,导致现金流沉淀太多,容易造成缺钱,行业下行的时候还会有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最后,依然非常乐意看到绿城对商业资产进行优化,包括杭州中心。
以上个人观点,随着时间的变化,企业不是一层不变的,说不定那天万科也会进行大规模自持,碧桂园也会进行综合体产业沟地,绿城也会大规模兴建酒店,此言论谨代表此时此刻,行业,企业在不断发展。只能说某某企业也曾经是现金流管理如生命,比如绿城,但是未来未必。

全部讨论

2020-09-20 10:26

手工点赞菊大透彻

2020-10-03 20:07

请问怎么看保利、万科?

2020-09-22 18:58

过去房子承载了相当多的金融属性,买房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会升值;现在,买房子接近于消费,购房者更关注房子的品牌、质量、小区服务等,这个时候,口碑好的开发商会占据优势。

2020-09-21 17:44

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还是招拍挂公开透明拿地,现在人均1w美金的中国,高周转还是最赚钱的方法。王石说过慢就是快。可惜贪婪让大多数人迷失了方向。欢迎各位投资中南。优秀的管理层,坚持高周转。中南建设

2020-09-21 12:41

菊大,目前也看到很多综合体配套的abs证券,未来这块融资变现应该会更顺畅。
不过对于周期这个确实头痛,如果环境不好这块确实是个烫手山芋。

2020-09-20 16:32

写得很好,比利润率更重要的是资金收益率,有足够的会计知识就该理解这个,资金是房企的原材料,量和时间。

2020-09-20 15:25

企业不是一层不变的,说不定那天万科也会进行大规模自持,碧桂园也会进行综合体产业沟地,绿城也会大规模兴建酒店,此言论谨代表此时此刻,行业,企业在不断发展。只能说某某企业也曾经是现金流管理如生命,比如绿城,但是未来未必。
持有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6,也推荐给你。地产研究最值得令人信服的人淡大Ⅴ对$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 $万科A(SZ000002)$ 评价还是比较正面积极的

2020-09-20 12:39

谢谢菊大辛苦码字,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6,也推荐给你。

2020-09-20 11:33

很多人对出租物业的盈利能力真是严重高估了,看看国贸,美凯龙,外高桥,浦东金桥,陆家嘴的报表,出租物业净利润没有想象中高,好多人似乎就把预期的租金直接当利润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