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回复:25喜欢:2

$FRIENDTIMES(06820)$ 玩友上市时超级冷门,上市后不久即破发,股价低迷,利空一堆:产品线单薄、产品路线小众、女玩家消费能力低下、管理团队名不见经传、宫斗版号受限、海外业务疲软、游戏买量滚服缺乏核心竞争力等。结果12月31日浮生为卿歌上线后花了4个月时间打进畅销榜前五,其余所有游戏都保持流水稳定,股价从低位翻了4倍。之前的利空全部被推翻。在港股这种风格偏保守,但对游戏股判断还算比较有经验的成熟市场,也让玩友在低位停留了差不多一个季度的时间,靠回购才撑住股价。但最后产品成功,业绩爆发预期强烈,市场观点一个月就反转,最后连19年年报这种早已在预测之中的财报也成了加分项。时至今日,对于浮生和玩友老产品的各种负面评论并没有消除,但市场并不在乎。所以说,产品是游戏公司基本面的核心基础,而热度和流水表现是客观事实。不被一些短视的偏见、看法、股价波动所影响,尊重核心事实,才能离超额收益更近。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A股,再多的偏见和攻击也改变不了事实

全部讨论

2023-04-14 12:15

看到帖子里高赞的祖龙多头言论,觉得认知还是有很大的问题。但为了不引战就不直接回复了,只是对于关注我的朋友而言我还是需要负点责任。
这里面先说几点吧,可以作为研究游戏产品和投资游戏公司的底层常识来看待:
1、首先需要厘清一点是,作为一家游戏公司的投资者,而非纯玩家,看待产品首先应该是商业的视角,而商业游戏的核心是为了变现,围绕产品的所有安排,营销也好设计也好,不管玩家如何看待,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更高效的变现。行业有历史以来,商业化与玩家体验的两全一直是开发者的难题,这里面还需要叠加开发者对于创意创新的渴求,最终的呈现就是真正能够做到名利双收的产品凤毛麟角。对于投资者而言,抓好商业化这个主要矛盾才是核心,这点 a 股吉比特三七冰川等都是非常好的案例;
2、具体到游戏产品,每款产品都有着内生商业模式,即变现模型。这里面有成熟的变现模式可以直接套用,也有着创新的空间,但创新意味着风险,所以能够成熟稳定商业化的游戏公司都会在核心产品上避免大幅创新,而选择沿用已经被验证的变现模型,叠加前面所说的商业化和玩家体验难兼顾,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产品尽管没有收获很优秀的玩家口碑,但不妨碍其商业化成功并带来股东回报,案例太多,比如王者荣耀就是典型;
3、尽管很难兼顾,但鱼与熊掌兼得一直是厂商们不懈的追求,而且一旦成功,带来的公司层级跃迁实现的收益也会是巨大的,曾经分析过的不可能三角即是基于此。但想要实现多方面的兼顾,必须有着极强的核心实力,同时也要看时运,在产品层面体现为颠覆性创新和碾压式的体验升级,如否,其实质都是在做商业模式中时间与变现空间的取舍,可以理解为产品变现LTV上限其实是锁死的,但有些产品变现高峰来的快一些,而有些则用所谓长线运营,实则是在之前的变现模型基础上做让利,然后细水长流,但与前一类产品最终殊途同归。所以,并没有什么标榜的长线运营,如果强大的综合实力能够带来强大的产品,那么厂商绝对不会压抑自身的变现愿望,而如果没有真正强大的产品,口口声声叫着长线运营的实际都是在做取舍,来用时间换空间。

接下来简单回应下祖龙多头提到的一些点:
1、浮生当年冷启动,之后根据实际流水表现与内容迭代,逐步开启买量与增加氪点,并且全程做非常细致的玩家关系维护,这才使得其能够在畅榜top15维持很久,立了女性手游近5年的标杆之一,还影响了后续一系列的女性向产品。而在那以前,玩友研运一体女性手游产品阵列早已形成,并不是如祖龙多头所说的简单买量滚服投机性产品。
2、中手游跟玩友有本质区别,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里可以把中手游看做严重劣化版的三七,而玩友则是女性向赛道里的完美。
3、游戏长线运营和绕开渠道都有门槛。这点说的没错,但是用这个例子去捧祖龙贬玩友就肯定是大错特错。直观从历史看,玩友既有产品长线运营的经验,同时从始至终都有自建渠道并且还在不断加码,产品能够稳定实现盈利,而祖龙在这方面才刚刚开始。
4、流水含金量。这点说渠道抽成低的话,产品更容易高毛利,我也同意,但后面说高研发成本和后续强化自渠道后可能提升的运营成本就这么简单带过,这就有点过于乐观线推了。首先,基于第三点,祖龙的长线运营和绕开渠道的实力都没有真正获得验证,这个推论其实是无源之水,其次,祖龙跟完美同源,甚至比完美更加纯粹专注研发,而且科技树还有点偏,主要就是引擎的应用那块,现在行业内卷严重,研发成本易升不易降,毕竟让自己立起来的东西,肯定要让它一直立着,最后,如果祖龙最终还是想坚决走向研运一体的道路,运营成本和营销费用的提升是不可避免,跟踪了这么多游戏公司,没有第二条路,这令看单款产品毛利的研判口径的意义其实是不大的,最终还是得看公司到底能赚多少钱,特别是在港股,一旦风过了,所有过于乐观的多头最终都会有深刻的领悟。

以上,说的可能比较多,主要还是基于自身这么些年的经历与经验,希望能够给到一些新进入游戏股领域朋友们一些研判的线索与角度,少走弯路,也不被轻易误导。最终大家都能赚钱发财。

本来想去复盘一下当年叠纸闪暖的情况,看了江南兄的3月流水总结,来翻翻一下当年06820的情况。20年《浮生为卿歌》也曾冲到过畅销第5,月度流水2亿的级别,同为女性向氪金游戏和现在以闪真的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区别是浮生更依赖渠道买量,销售费用当年比较高导致半年报出来时利润不及预期,不走渠道服的以闪看起来不打算走买量这条路,但是祖龙一直高强度的研发费用,不少朋友预估的50%利润率会不会太乐观了。还有过去闪暖和浮生为卿歌当年的流水衰减的还是挺快的,目前以闪加入的大量的社交元素大家觉得能对流水持续性有多大贡献,我自己去玩的时候好像社交功能没太吸引我,欢迎大家主观、客观的来聊聊。$祖龙娱乐(09990)$

2020-05-25 16:48

都说港股忽略小公司,但是我甚至觉得港股比A股更有效率、更成熟!我在海外拿的公司基本都是有很大争议的,但是无一例外都兑现了,就A股血亏

2020-05-26 12:48

游戏股业绩反转逻辑。。利好游族

2020-05-26 12:14

A股会出现超跌--》给足你机会
也会出现超涨---》给你超额收益
所以我觉得A股机会比港股更多

2020-05-25 23:50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股票是股价涨出来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不知持的股是桃花还是人面。

2020-05-25 18:50

大A博弈市比较严重,趋势投资占主导低位,有利空跑的比谁都快,相对的,买到便宜货的机会也更大,去年还有40多的兆易创新呢~适应为主

2020-05-25 18:01

1港币发现建仓这个股,一开始觉得浮生还不错,但是感觉最多是熹妃Q传级别的,1.7就卖飞了,后来又买回来。做投资最忌讳的是傲慢与偏见,不管是小众,买量,精品型都还是要跟踪观察,最后是市场说话。也得感谢港股这样的市场。

2020-05-25 16:39

港股效率还是挺高的,发现价值能力还是挺强的。楼主对游戏行业认识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