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11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0喜欢:7
发一段我以前发的:
日本在低利率时期倒闭了大量保险,是因为早先的高利率环境,保险签的都是高利率保单,然后快速下降到低利率,造成大量利差损而倒闭。注意这个下降是快速下降,后来一直维持低利率,就没什么伤害了,剩下的保险又活的好好的了。
国内与之相比能够有利率快速下降的时期,应该在2000年前,几年时间利率由接近10%速降到2%多,那时候利差损让人寿和平安大亏。现在本身已经是低利率环境,2%左右,那还怎么可能让利率再如何快速下降?难道降到负值去吗?维持低利率,或者慢慢降低利率,那保险公司和婆婆就有很多办法来应对了,毕竟婆婆也不希望行业全体亏损演化成系统风险吧

热门回复

久期差是必然的,如果保单30年,你可能所有保费都找到30年的资产去配吗?平安的久期差是保险公司里面最少的一档,小于4年

问题不是20多年前的保单,哪怕三年前的保单也是比现在的资产端利率要高的

我也不是业内人士。以前利率没这么低的时候,据我所知,平安的资金成本是最低,大概在1.5,当然要加上各种运营成本的话,大概在2.5(实际是多少那肯定不会外泄的)。现在不断地降保单利率,还有报行合一,分级等等都是婆婆在想办法,当然肯定也是保险公司在那里吐苦水,办法总比困难多,可以去看看 黄桃锅巴肉 的发言,他是业内人士

前段时间的硅谷银行破产,也是久期错配,外加美债利率快速上升导致的利差损。

是新保单的,大概在2017-18年的样子。老保单里面那些高利率保单,类似于银行的不良资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险规模的海量扩大,那些原来的高利率保单在存量里面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对成本也没什么影响了。更何况对平安,那些“不良资产”已经处置完毕

您这一段写的非常好,逻辑清晰、合理。但是我认为,业内人士看到的,和业外人士的分析,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其实,与这位高管通话中他提到的一些数据,我并没有写出来,是担心大家对这些数据争议比较大,导致喷子太多,而我也没有去核实相关数据。据他说,中国平安是目前所有保险公司中融资成本最低的,融资成本在3.5%左右,大部分保险公司的融资成本在5%左右。按照目前的10年期国债和存款利率,要覆盖这么高的资金成本,基本不可能。前些年,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给房地产贷款或股市投资来拉高整体资金回报率,随着这两年房地产熄火和股市不景气,仅仅依靠债券投资和银行存款作为主要渠道,利差损基本上是确定的。

久期错配就是最大的问题啊

业内人士和业内人士相比也是有差异的,要看在公司所处的位置高度,能不能帮助这位业内人士看清楚公司的全貌,甚至看清楚整个行业的全貌。打个比方,如果只是底层业务员,或者再高一两个级别,和公司的顶级高管,看到的信息一定是不一样的。

这些高利率保单不都在那8000亿的内涵价值里吗?这两年的新业务价值才贡献了多少?近几年卖出的终身寿险,成本也在3.5%以上,而政府债现在还不到3.5%,怎么理解九牛一毛呢?

您说的平安1.5%的资金成本,是新保单的资金成本,还是“存量保单+新保单”的公司综合资金成本呢?您也说了,2000年以前,银行存款利率都能到10%左右,当时保险公司融资成本最起码要比银行融资成本高2~3%,如果当时卖了大量这样的保单,而这些投保人目前还没有死,保单还在生效中,那么,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目前的新旧保单的综合融资成本降到1.5,都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