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选择前者还是后者?

发布于: 雪球转发:17回复:215喜欢:62

按照雪球大V云蒙自己报的基金净值,这周末只有0.15了,从1跌到0.15,要跌85%,但从0.15涨回到1,要涨566.67%,这还仅仅是回到原点。

集思录上有个帖子,说能忍受多大的回撤,就能获得多大的收益。我们来虚拟一个情况,假定有个基金,最大回撤50%,持仓10年最终获得了500%的回报,这样的结果会被宣传成价值投资的典范,坚持长期投资10年,最终获得500%的收益。

我们再假定一个情况,最大回撤才10%,每次收益也才10%,但10年里不是1次,而是20次,相当于半年只赚了10%,那么10年的收益率=(1+10%)^20-1=572.75%。

最终收益上的数字其实差异不大,这两种方法代表了两个投资的极端。前者看起来很容易,而且非常有故事性,很多媒体上介绍的价值投资者都有类似的故事。但问题是你坚持10年的标的是不是值得你坚持的,事先很难知道。有人会举出茅台的例子,但这也只是幸存者偏差。一个值得你坚持10年的品种,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其中运气的成份也有非常大的因素。

前者的方法当然有成功者,最出名的非巴菲特莫属,巴菲特在比亚迪上的成功,就是类似这样的例子。但说实在,我们个人投资者真的很难学会。即使是熬过10年,获得大丰收,但影响了我们10年的生活质量,这完全是得不偿失的。这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有体会。

巴菲特不一样,以比亚迪为例,最高的时候也只有10%左右,况且他的能力,见识,忍受力等不是我们普通人能比的。

作为业余小散,我选择的是后者,不仅选择后者,我还非常分散的投资了。以最近的持仓为例,可转债都分成20只了。每只最多也只有5%。所以我经常看到有人买了可转债导致亏损严重不太理解,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赌性太重,重仓甚至全仓一只可转债,比如赌搜特、赌全筑、赌下修债、赌新债股。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仓位赌一下也未尝不可,但仓位过重一旦失败影响很大。

总之作为小散我们不可能有专业人士那么好的眼光,也没有过多的忍受力。我还是选择后者,我们认可失败是投资路上的常客,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赌徒,只不过赌的是尽可能好的胜率、赔率和频率。

精彩讨论

持有封基2023-12-10 17:04

如果是我,即使将来净值翻10倍,那么长时间那么低的净值,都会长期影响我的健康,违背了投资使得生活更美好的初衷。这样的教科书我宁可不读。

持有封基2023-12-09 19:59

其实不是准,2021年以茅台为首的白马股从2600元跌下来很容易看出是一个阶段性的高点了。我觉得很多人不是看不出,而是对投资的品种产生感情了。我在投资上绝对是一个“渣男”。我曾经多次说过“做人要有情有义,做投资要无情无义甚至绝情绝义”。

大树军座2023-12-09 11:33

炒股,别把自己搞得跟经济学家一样,又是看GDP,又是看CPI。
炒股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持有茅台,只看茅台产品供不应求就可以了,只要飞天茅台1499元不能随意买到,你就可以耐心持有。

持有封基2023-12-09 11:41

我是说最大回撤10,每次最终还是赚了10%。你才是瞎扯。我17年累计翻了27倍,年化21.73%,从当年和讯网、鼎级网到集思录、雪球都有我的记录。我当然做到了才敢说这个话。而且半年赚10%,一年不是赚20%而是21%,因为是复利。

全部讨论

云蒙其实还好,他的自有资金2000万在净值0.2x抄底了。考虑到2倍杠杆,我估计涨50%的话,云蒙自己应该能回本。

亏损不可怕,可怕的是亏了后仍一直还坚持原来的路,一生有几个5年?
从坚持上佩服云蒙,从策略上很难认同

就别替人家瞎操心了,也许过几年,人家的操作又是教科书式的典范了。

能把净值从1干到0.15,在我看来,孤注一掷的赌徒而已。
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一般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愚蠢的人执迷不悟一错再错。

银行跌这么多云蒙没想到,其实我也没想到。

2023-12-09 11:31

以前:单吊某个企业和单吊某个行业,都更接近赌博,而非投资。还是要分散啊。
现在:单吊某个国家,恐怕也不足够明智,以后做好全球配置也很有必要

云蒙真是亏惨了
这个市场太极端了
得学会变化
不然一根筋走到底
容易这样

做对的事:价值投资或套利投资(比如可转债);把事做对:追求好的胜率、赔率和频率。

2023-12-09 12:56

自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再到后来2001年加入WTO, 我们度过了一个很长的顺周期,对解决通胀和如何加杠杆刺激经济很有经验。这段时间,银行业是飞速发展,黄金20年。但我们似乎没有应对一个长的逆周期和不断迈向通缩的经验,而银行将会在未来5年要为过去20年的顺周期埋单一部分。而这似乎已经决定了云蒙的命运。银行的庞大市值需要回归。
世界变了,但人们的意识和经验却还停留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