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3回复:28喜欢:13
$正丹股份(SZ300641)$ $百川股份(SZ002455)$ $常青科技(SH603125)$
此文解答一下TMA的价格会不会步硅料、锂电池、口罩、家用试剂的后尘走成A型,即相当于解答正丹股份会不会步隆基绿能赣锋锂业英科医疗九安医疗明德生物A型股价走势的问题。
TMA跟后面四种产品有诸多本质区别,汇总如下:
区别1,涨价因素完全不同。
TMA是突然供应产能减少30%导致的价格暴涨,需求端没变化,而后面四种产品均为需求端持续增长,供应跟不上导致的产品价格暴涨,故虽然都是产品供不应求,但供不应求的原因是有本质区别的。
区别2,掌握生产TMA技术的厂家量级不同。
TMA全球只有四家有产能,国内仅有三家掌握相关技术,其他企业想进入有一定门框。而无论是硅、锂、口罩还是家用试剂,国内都是有几十家甚至几百家能生产(例如口罩),只要有钱基本就能建设产能,技术不是问题。
区别3,建设产能周期不同量级。
TMA因为是化工产品,环保要求高,原有厂家扩建都需要2年,那么外来者想进来的话2年内投产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3年都不一定能投产,周期过长。而硅锂主要问题是投资金额大并非产能周期长,口罩和试剂更不在话下,几个月搞定。
区别4,新进者盈亏预期完全不同。
TMA是肉眼可计算出来的谁敢大手笔进来建产能结果必然是TMA供过于求、落得亏损的结局,别看现在厂家挣的欢。故新进者不会当冤大头去给下游企业补贴服务,预期没法挣钱的事一般不做。而硅锂产业则是实在需求过大,大家都预期需求增长会跟上产能增长,预期自己最后还是可以挣到钱,虽然结果事与愿违。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TMA暴涨,但TMA实在太过小众,小到任何人只要建成个5万吨以上,则整个行业马上几乎全部亏损了,因此我预测,哪怕TMA涨上10万元,除非这几个老玩家扩建,否则应该也不会有新的资本进来凑热闹,常青这种蹭热点的公司除外。
而且,最重要的,TMA今年必然上10万,我相信经济规律。
如果你不看好今年价格上10万的话,其实没必要买入正丹股份了,因为按照5万的价格,目前正丹股份已经处于顶部,而如果预期TMA价格能上10万,则正丹股份的价格目前还在山脚下。。。<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

精彩讨论

慢牛来了202005-20 15:56

祝贺

慢牛来了202005-20 08:33

我也在想这个逻辑问题,增塑剂目前看再张5倍估计都找不到替代产品,绝缘材料基本也是,唯一可能被替代的只有是粉末喷涂树脂,涨到什么价格喷涂行业会寻找替代产品呢?10万元?20万元还是更高?估计只有时间才能解答了。。。

赵括谈股05-19 20:32

一定会走A,但A的顶点还没到$百川股份(SZ002455)$ $正丹股份(SZ300641)$

亲切的金条小溜冰场05-19 19:18

首先说一下。供需关系不可能一直不平衡,
但是化学工业品跟疫情防疫品还是有差别的。
化学工业品。从立项到建设到审查到验收再到投产。需要的周期比较长。不确定性非常大。
像防疫物品等快消品的话。扩产起来很快的。像疫情时候像手套口罩等等东西。缺的不是技术生产线。缺的是原材料。。。。而且防疫物品是那种今天投钱进去。上就能看到回头钱的那种。
我让各位借100块钱给我,我第二天保证还你。你都要考虑半天。
现在投几个亿。两年后不一定赚钱的活,兴趣有这么大么?

全部讨论

首先说一下。供需关系不可能一直不平衡,
但是化学工业品跟疫情防疫品还是有差别的。
化学工业品。从立项到建设到审查到验收再到投产。需要的周期比较长。不确定性非常大。
像防疫物品等快消品的话。扩产起来很快的。像疫情时候像手套口罩等等东西。缺的不是技术生产线。缺的是原材料。。。。而且防疫物品是那种今天投钱进去。上就能看到回头钱的那种。
我让各位借100块钱给我,我第二天保证还你。你都要考虑半天。
现在投几个亿。两年后不一定赚钱的活,兴趣有这么大么?

05-19 18:13

就怕再有常青这种不理性的搅局者上新产能,到时大家都同归于尽!

05-19 20:32

一定会走A,但A的顶点还没到$百川股份(SZ002455)$ $正丹股份(SZ300641)$

05-19 17:51

需求应该是缓慢增长。国内外都在搞电网更新;高级锂电池需求量也是慢慢增加的。

啥也不说了!赞!

明知道硅料和硅片现在是亏损,为啥还有那么多公司几百亿几百亿的往里面砸?按照你的理论现在光伏市场就不应该有产能过剩!一个技术门槛不高,目前毛利率爆表的行业,就因为怕以后会亏损所以没人会投?这理由自己都没法说服吧!不要屁股决定脑袋!

05-19 18:10

走A基本上是肯定的,就看啥时候开始

TMA5万的价格已经支持正丹上60元,如果价格维持高位两年以上的时间。

05-19 19:36

好文章!也就是讲,有哪个新公司新建TMA至英力士年产7万吨左右,补齐全球TMA需求,2至3年后投产即亏损,搞不好也可能因亏损而ST退市,因为TMA太小众化工了,仅工业味精,厨房食盐而已,没有大的需求。估计不会有谁去真正真金白银投资的TMA的,仅一些公司建个PPT刷刷存在感而已。常青与阿丹同在镇江新区,这个就压根不靠谱的。

05-19 17:51

有理有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