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集团重组思路

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35喜欢:17

目前关于中船集团整合的思路众说纷纭,个人也提出一种可能的思路:

中船集团目前几大业务板块:主机及船配业务(以中国动力中国重工为主),民船制造(三大上市公司造船厂及沪东中华),军船制造(三大上市公司造船厂),研究院所(体外,是否注入未必)。

为了解决同业竞争承诺,必然涉及几大上市公司平台的主营业务重组及沪东中华的注入。个人认为可能的思路是相关性较大的业务整合到一个平台。

目前主机业务已经完成了以中船柴油机作为业务主体,中国动力控股中国船舶和中船工业集团参股的重组。而船配业务中国动力中国重工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业务重叠。严格意义上,主机也是船配业务的一部分,两者具有一定的协同性,如燃料供给系统、曲轴等等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动力业务的分系统,那么参考主机的整合思路,集团是否把所有船配业务整合在一起是有一定可能性的。所以个人思路是中国重工和中国动力进一步整合,实现主机与船配业务的统一经营管理。

而民船制造板块,就是涉及三家上市公司(含防务H的话算四家)和一家体外的沪东中华。这个业务整合是重组的重点也很复杂,涉及相关资产的划转、置入置出以及增发等等,个人认为中国船舶最有可能作为集团民船制造业务的经营平台。一方面,中国船舶的民船收入占到了三家上市平台民船收入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从广船的控股权转变也符合这倾向。

军船制造板块,个人认为中船防务最有可能作为集团军船制造业务的经营平台。

综上,集团四家上市公司平台(含防务H为五家)可能简化为三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主营主机及船配业务,中国船舶主营民船制造,中国防务主营军船制造,这样三家上市公司平台业务将不再发生业务重叠,完全解决集团的同业竞争问题。以上纯属个人YY,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构成投资建议。

$中国重工(SH601989)$ $中国动力(SH600482)$ $中国船舶(SH600150)$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造船大周期来了?中国船舶冲涨停#

精彩讨论

hengshu01-30 12:32

船的热度明显在提高。本散少的可怜的粉丝,这篇短文居然有100万+的阅读量了。
$中国船舶(SH600150)$

Hangovers01-29 13:54

不会按军民船分开重组,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军民融合的大方向!

来学习来的01-29 14:37

军船和民船制造是不可能分开的,底层是船坞资源,民船景气的时候,船坞向民船靠拢的,比如去年江南把4号船坞 军改民的。

无水乙醇zz01-29 13:52

军船和设计院注入到重工;内燃机动力;防务和沪东吸收合并到船舶工业。

江南闲人_01-29 14:50

其实军船和民船有点难分的,军船订单在周期底可以给点利润兜底,单单是民船周期波动会很大,大概率军船和民船不分开,组成一个中国中船巨无霸

全部讨论

01-29 13:52

军船和设计院注入到重工;内燃机动力;防务和沪东吸收合并到船舶工业。

01-29 13:54

不会按军民船分开重组,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军民融合的大方向!

01-30 12:32

船的热度明显在提高。本散少的可怜的粉丝,这篇短文居然有100万+的阅读量了。
$中国船舶(SH600150)$

01-29 14:37

军船和民船制造是不可能分开的,底层是船坞资源,民船景气的时候,船坞向民船靠拢的,比如去年江南把4号船坞 军改民的。

01-29 14:50

其实军船和民船有点难分的,军船订单在周期底可以给点利润兜底,单单是民船周期波动会很大,大概率军船和民船不分开,组成一个中国中船巨无霸

01-29 14:05

解决同业竞争是最终目的之一,但不是重组准则,重组的最大障碍不是别的,是如何平衡各个重组方的利益,重组后各方利益不受损,任何有损某一方利益的方案都注定是不可实现的,中船集团整体上市也不是不可能。

01-29 13:54

这个思路我喜欢

01-29 14:58

之前的主流猜测是这样的,但防务h股感觉做军船有点不合适。大胆猜测,也可能借助防务的ah平台吸收民船,重工吸收军船,动力吸收船配

01-29 16:05

防务后面叫“中船资本”,知道啥意思了吧

个人认为还是三板斧:
一斧设计与研究,中船科技为笼头。
二斧军民合一加大拳头力量,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线下此二公司已合并了。
三斧动力开发与创新,中国动力为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