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8回复:24喜欢:8
2022年1-6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6594.7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60.0%,降幅比上月收窄4.7个百分点。TOP100门槛值为2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亿元,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44.3%。 民企彻底躺平,几大贱开始大幅度拿地。$中国中铁(SH601390)$ $中国铁建(SH601186)$ $中国建筑(SH601668)$ 空商品,继续。

全部讨论

拿地同比下降60%,也就说明后年无房可卖,供需失衡,房价继续大涨。

2022-07-01 13:18

经济危机最明显的征兆是“信心的变化导致货币政策系统性失效”
举个例子,众所周知,银行降息可以带来投资增加,因为降息意味着无风险收益走低以及资金使用成本降低,人们会更倾向于把钱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 但是由于疫情的长期不确定性,对于旅游业来说,降息是不会带来旅游行业的投资增加,这就是典型的货币政策的失效。
不过通常单行业或是局部的货币政策失效,并不会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因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中,货币政策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其他手段。 但是如果在很多行业都存在货币政策的失效,尤其是一些支柱行业,比如房地产,基建之类的,那就非常危险了。
现在国家在一个经济预期非常差的时期,放松房地产市场就很不明智。一旦首付比例下调或是贷款利率下降,仍不能促进房产市场的回暖。再叠加一些地方全面取消限售,这极有可能带来的不是房价上涨而是下跌。 那就很难了。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地方,信心的变化,预期的变化才是最要命的。

2022-07-01 17:01

难怪大宗商品走势都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啊,原来玩家们都已经退场了,看来水泥、建材、钢铁、家电、家具等相关产业将会有一个漫长的寒冬啊

2022-07-01 15:15

商业银行对央行的借款也是不断减少,除了发债刺激,毫无办法。房地产透支了未来的消费能力,居民没钱买房的结果就是房企不拿地,房企不拿地,就不从银行贷款。

2022-07-01 15:04

这数据原料端钢铁+水泥+玻璃基本寄了,后面要持续的以年为单位杀需求。

2022-07-01 17:28

健儿来了

2022-07-01 12:36

这两天做农产品和化工品反复挨打,逆势做多抢反弹,入场点位也太晚了,真是长了个教训

银行兜底

2022-07-01 12:21

现在买地是很不划算的。

2022-07-01 12:12

几大贱是谁?是不是保利金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