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房地产,该怎样看待地产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81喜欢:66

4月下旬以来,支持房地产的政策连续推出,从解除限购、收购存量房、到降低首付、降低利率等等,几乎每隔几天就抛出一个重磅消息。目前为止,这一轮的支持力度,已经超过了2014年开始那次,甚至首付更低,利率更低,降库存的态度更坚决。

与之相伴的,是地产股全面大涨,从4月25日至上周收盘,短短14个交易日,中证全指房地产指数就上涨了28.5%。由此,很多原本在嘲笑房地产的人,也被几根阳线改了三观,开始拥抱地产股了。

周末,我在雪球发了个讨论帖,发现很多新进来的趋势投资者,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意味着什么,他们只看到了股价在涨,但对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并没有深入的理解,甚至连一些行业的基本常识都知之甚少。

房地产行业和大多数行业所不同的,是从销售端到利润兑现,基本上都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由于前两年工期经常中断,现在的结利周期还要拉长。

过去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已经从18.19万亿跌到了11.66万亿,今年前4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更是只有28067亿元,同比下降28.3%。

可以明确地说,未来两三年,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利润都不会有什么起色,这是过去几年销售低迷的结果,是房企结利特殊性所导致的,没法改变。当下的主要期望,是销售端尽快恢复增长。这样即便利润表现不佳,销售业绩能够有大幅回升,一样可以拉动市值。

正因为如此,我才判断后面市场会出现明显的分化,因为一大批房企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就不再拿地了,还有些是在2022年和2023年陆续停止拿地的,这些公司未来3年的销售业绩,即便有偶尔爆发,整体上也只会越来越差。

过去半个多月是行业性普涨,后面至少有一多半地产股会出现明显回调,有些甚至会大幅回落。真正能稳定上升的,是那些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一直都在保持拿地节奏的公司,它们才是这一轮利好的最大受益者。

再泼一桶冷水,近日在地产股大涨的同时,却传来了中南建设、世茂股份要终止上市的消息,我为什么最近苦口婆心地在讲——大家要客观面对这一轮地产股的大涨。现在追涨买入,如果买错了公司,最差的结果不是买高了被套,而是在一片大涨声中血本无归!

周五,几大措施集中出台后,我的感慨是“见到光了!”这4个字,对我来说份量很重,过去3年,作为前地产从业者,很多我亲眼看到的景象,真可谓刻骨铭心。

其实对于解除限购、购买存量房、降低首付、降低利率等等,我是早有预期的,并没有太多感触,但那六个字——“人民性、政治性”,泪目啊!@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朱酒06-13 10:36

别的板块被套了,可以靠时间解套,但现在的地产股中,有一批正在退市的路上,甚至随时可能会停牌,然后从上市公司中消失。所以我才不断发文提醒大家,小心血本无归!
很多人把股市当成游戏,以为大家都在玩流量,但这里真的有人会倾家荡产,每天!

朱酒06-03 12:17

这篇文章是5月19日晚上发出来的,当时评论里有人还在喊——“很多地产股超跌,现在股价在谷底”。
再提醒一遍:这一轮一定还有地产股退市,这里要小心的不是被套,而是清零!

朱酒05-20 08:21

虽然房价在降,但地价也在降。这两年,好地一直不少。对房企来说,不拿地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没能力。

朱酒06-13 20:35

1499的茅台,在电商平台上都是被秒杀。现在却有这么多人,担心1169的茅台没人要?

朱酒06-24 17:25

这篇文章是5月19日发的,直接提到“地产股会出现明显回调,有些甚至会大幅回落”。到今天为止,主要个股基本上都已经回吐了大半涨幅,万科A又回到7元以下了。
这一轮地产股的泡沫已经挤得差不多,后面主要看大盘的影响,下半年地产股还有机会。

全部讨论

06-25 14:26

2014年 地产是啥事情?谁可以给我说一下吗?谢谢

06-13 20:50

20多年来房价被不断洗脑,涨涨涨,现在不稀里哗啦?周期是天道。

06-13 10:26

$房地产开发(BK0053)$ 这一轮救市,政策可谓很多,很全面,但是之前买房的都被高房价、高房贷套死了,而这一次,$银行(BK0055)$ 利率在未来几年越来越低是大概率事件了,这不是又要套牢一批新的借贷买房人?事后极可能又是一地鸡毛。

05-23 14:51

长期看还是具体企业具体分析,但是房地产拿地市场很特殊,未来可能就是几大央企做全国业务,地方上就是各地国企和个别关系硬的民企

05-22 16:43

讨论已被 朱酒 删除

05-22 15:08

万科这厮是要回调了吧?

05-21 21:03

地产股趋势性机会

05-21 16:27

接下来如果没有持续的政策刺激,地产恐怕只是昙花一现的行情,基本面还是根本问题。短期可以博弈,长期还是谨慎

保利发

房地产超跌,此轮更像是下跌周期中的一个反弹。相对来说,城投、城建、物业和中介等轻资产公司逻辑更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