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我最害怕的事

发布于: 雪球转发:139回复:316喜欢:215

股市里九死一生,做职业投资则更加残忍。从开始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断了自己所有的后路,败就意味着失去一切。曾几何时,也想过用股票证明些什么,我在雪球上也发过收益,也晒过买单,也曾嘲笑过某些基金经理业绩差,后来却发现这些都毫无意义。我原本就不准备发产品,自己的钱足够用,何必还要去服务一群参差不齐的客户,提高一点收益率就什么都有了。至于刷业绩装股神以便建群收费的事,一方面本身就是违法的,另一方面人多了难免会有误导,这个责任我担不起。

我只是个普通个人投资者,来雪球是和大家交流学习的。我经常犯错误,只能保证自己的诚意,绝对不会什么都正确,怎么能去教别人炒股?公众号里每天都有几十条谈商务合作的,我也一律拒绝了,我无法保证那些合作的结果,也就不会做任何商业行为。我已年近半百,20多年的职场生涯,各种名利、各种场合、各色人等见得太多了。什么是价值?不仅仅在股票上,也在生活里。虚名无益,知道自己最应该做好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我是2008年,通过做黄金交易开始投资生涯的,2009年开户进入股市,之后便是长达5年的熊市。有人问我,为什么心态这么好?你在接近2000天的时间里,被暴跌阴跌横盘反反复复地打击,即便涨了也是为了让你摔得更狠,你的心态也会很好的!幸好当时自己还有点自知之明,投入的资金很少。可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即便2014年4季度,我连本带利全赚了回来,那5年的蹉跎岁月仍然是忘不了的。

我说过,我的投资体系是为了下跌而设计的,这不是主动的,完全是被逼出来的。但在2014年之后,这种体系让我受益匪浅,逐步形成了自己相对完善的投资思维。2015年下半年股灾和2016年熔断,2018年的持续下跌,2020年3月的暴跌,都让我受益良多。


做职业投资,最可怕的不是暴跌。计算一个人收益的时候,用的是复合年化收益率,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年化”两个字。也就是说,在单位时间里,股价涨多少和跌多少都没关系,时间到了,它能回到该有的位置就可以了,在计算收益率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如果你买入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企业,下跌是你最好的朋友,越大的跌幅带给你的额外收益就越多,这也是价值投资的基本概念。

沪深300的例子吧,国运昌盛,恐怕没有谁认为沪深300会长期下跌吧?如果没有市场的负面情绪,沪深300指数始终保持着10%的增速,那么7年之后我们会取得一倍的收益。而一旦在这7年时间里出现了种种波动,譬如2018年那样高达25%的回调,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那就可以把这25%变成上天赐予你的礼物。


对好企业来说,下跌是你真正的朋友。至于好企业的概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我更喜欢那些经过长期市场检验,产品至今拥有足够竞争力的公司,它们大部分被称为白马股。不是说新锐企业不好,但个人能力的局限在这里,能找到几只白马就很好了。

今年,对老白马们来说确实不太友好,除了招商银行表现尚可之外,过去十年中叱咤一时的标志性白马股普遍遭遇了大跌,这其中有杀估值的,有杀业绩的,也有遇到行业周期流年不利的。再套用一遍巴菲特的话,“如果你不愿意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钟”,如果我相信这家企业十年之后还会稳定盈利,那么当下的困境又算得了什么呢?控制好仓位,它跌多少就是送给我多少的额外收益。


职业投资做到第3年了,很多事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以前非常在意收益率能不能跑赢大盘,甚至希望每一年都能表现不错,也暗自和某只基金比较过,后来发现这种事是有些可笑的。职业,是用来吃饭的,比来比去除了带乱自己的节奏,没有其他价值。

很多人看到股价大跌,就高喊暴雷了。对我来说,只关心一件事,就是这家企业是不是还能长期稳定地赚钱,企业的经营没有出问题,股价的雷就是投资者的大机会。在众人怜悯的眼神里,我默默地收集着廉价股权,有时候真的是心忧炭贱愿天寒,总希望它能多跌一点。基本面扎实的时候,价格越跌股票就会越好,对我来说真正害怕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在我买够之前,股票涨了。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不改之地2021-09-23 23:01

讲多没用 时间来证明 祝你成功!

妖股不留名2021-09-24 00:02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真正可怕的只有一件事,下跌的时候买了,也买够了,却没能等到上涨,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上涨,因为你要生活…………$中国平安(SH601318)$ $格力电器(SZ000651)$ $万科A(SZ000002)$

朱酒2021-09-25 14:42

都知道地产是个高杠杆行业,实际上地产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杠杆,一家房企销售1000亿,其中900多亿都是留给财税和产业链上的。地方大约会拿走600多亿税费,这是地产最大的收益方。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前融、开发贷和按揭贷款,这是第二大受益者,很多时候他们拿的钱比房企还要多。
一般来说,建造成本大约在3000元/平——5000元/平之间,这是留给工程、材料、部品、园林、设计等单位的。销售费用一般不超过3%,是支付给媒体、广告公司、销售商、中介的。如果是精装修,成本一般在1000元-3000元/平,这是装修、家电、家饰、家具等公司的业务。
售后方面,需要物业公司的配合,后期直接影响的还有汽车、家居用品,甚至是结婚、生孩子等人生大事,牵涉面就更广了。
要保证价格稳定,就得有足够的供应。房企是个接口,通过负债形式(包括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把金融、生产等几十个行业连接起来,充分放大产业能力,来满足供应,这是它的基本职能。
简单说这么多吧,看看地产有问题,谁的损失最大,很多事会更清晰。

远山知秋浓2021-09-24 11:02

93年职业股民,大家一起共勉,做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者

朱酒2021-09-24 08:45

如果投资影响了你的生活,那就应该把仓位压低到不影响的程度。

全部讨论

2021-09-24 06:16

最可怕的不是在错误的股票上坚持吗?

还有一件事更可怕,你看错了所谓的“伟大企业”

2021-09-24 15:20

最讨厌动不动引用这句话说不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钟,一个企业董事长都不知道十年后企业是什么样子,客况是一个小小的散户,换句话说一个企业十年业绩增长6倍肯定不是在二级市场上每年上涨百分之20,业绩肯定会提前兑现出来,比如这几年的白酒,酱油醋,还有医疗器械,未来五年的业绩都给兑现出来了,为什么不卖?等着坐大过山车吗?

2021-09-24 13:31

朱酒和老柏树比较靠谱

2021-09-24 13:21

感同身受,谢谢老师说的这么明白

2021-09-24 13:15

文章比较符合我的认识,深有感触,于是就转发收藏了。

2021-09-24 10:41

每次看酒哥的贴文都有收获

2021-09-24 10:29

与您理念基本相同,我比较注重常识能够判断企业的好坏或者估值,即一眼定胖瘦!

2021-09-24 08:58

中年以后发现最怕的事情是要对别人负责,特别是结果你还无法控制的事情。帮别人投资就是一件结果无法控制的事情。老师已经基本财务自由了,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几个自己用不到的钱去费神费力。很多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亏了钱都是别人的错,骂政府 骂管理层 骂分享者,真正该骂的其实正是他们自己。

2021-09-27 16:59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