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33回复:139喜欢:73

华侨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和 风物长宜放眼量


反思与聊天:以下是今早我在群里的聊天发言的汇总,篇幅比较长,有兴趣的耐心读一下。


这也是我在雪球最后一篇关于华侨城的分析文章分享(除非华侨城股价创出复权价的历史新高之后再谈),今后如写文章可能就是关于行业分析和其他股票的内容了。对我过去的分析颇有微词的朋友,欢迎取关。也感谢一直以来在雪球关注我的球友,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祝新春快乐,虎年吉祥,投资顺利!



——————————



我也反思了,尤其是你疑问的最后一点,为什么财务审慎大额计提减值要在这个时候?再结合股权激励方案拖了1年多都迟迟未落地,原因应该是呼之欲出了:都是为了确保股权激励能成功。股权激励方案为什么这么难产?一度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回购的股份也够了,央企得到国资委批复也不会太难。回过头来认真思考,关键障碍其实是激励达成的业绩考核指标没办法制定。


应该说这场重大突发疫情旷日持久,以及房地产行业的急剧变化,都是事先(推出股权激励前)华侨城管理层完全无法预期到的,而且还“错误”的在2020年报竭尽全力的做高了当年的业绩,用深圳高毛利率项目集中结算去弥补当年旅游的巨大亏损,关于这一点群里后来是分析过的,2020年可参考公司如首旅锦江宋城等都是巨额亏损。


去年中期之后地产行业的严峻调整也是意料之外的,华侨城虽然是央企,能够保持住基本的流动性,但毕竟文旅投入沉淀资金,而且营销和周转率一向是华侨城的短板,下半年华侨城拿地骤降,也体现出了捉襟见肘的窘境


回到股权激励,到去年下半年的形势,华侨城管理层应该才意识到,这个考核方案没法定了,无论是以2019年还是2020年的经营业绩基数,也无论增长指标怎么放低,哪怕是只复合增长6%,那个基数都过高了,没办法保证完成,而且结合当前地产和旅游双主业都处在最艰难的时期,高基数下的业绩考核大概率无法完成,那么费经周折回购和设计的股权激励就只能搁浅作废泡汤了?怎么保证未来管理层的“合理”薪酬外回报,怎么保证管理和技术骨干团队的稳定?


所以股权激励是不能放弃的,再困难也要创造条件完成…


充分计提,一次性出清,延迟方案推出,做低2021利润基数,唯此才能确保后面推出的股权激励有质量有保证的达成,除此之外再无良策。


保利也可能是慢慢消化亏损项目,不一定是能力问题,如果未来两年保利的报表也严重不如预期呢?新城,现在业绩也很优秀,但我也肯定它业绩在后面会有一个大幅的下滑,大家都要承受行业调整的冲击的


有的人可能会说,挖坑再上来,这种财务游戏难道不是过去你也不齿和否定的么?成长性岂不是彻底丧失了?


我觉得还是要站在行业的现实和变化来客观看待问题,难道我们能否认,目前这个疫情是百年一遇的,对于旅游行业的冲击甚至远超非典,而地产行业调整的力度,大量头部房企已经到了生死一线,也是过去三十年只出现过一两次而已


行业重大的调整,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优秀的企业也要承受短期的剧烈波动,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周期影响终究是无法避免的。但只要经营模式和核心竞争力经得起考验,行业回暖后还是能够恢复到成长,所以也不要完全静态的去理解财务指标。


大家都是老股民,没必要在利空面前做什么过多的心理按摩,对于老股民来说,只有决策和取舍。


但市场走势的预期差,这还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当看到最差的报表的时候,实际上对股价最坏的影响和冲击已经过去了。当然前提是对公司基本面并不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不但是从其他行业如温氏股份中国国航华能国际等股票的走势得到佐证,去年文旅行业的锦江首旅海昌等实际也是亏损出来反而石头落地,再说远一些,过去工程机械,钢铁煤炭,化工有色等等行业,业绩最差的时候出中线买点,业绩高点出中线卖点也是屡见不鲜


当然了,华侨城的经营业绩出现和之前预期那么大的偏差,如果说放弃,也会是有充分的理由的,现在股市也在泥沙俱下,要说选择也有很多其它的选择,这都不需勉强。


最后还想反复强调的一点,华侨城确实是文旅为根为魂,即便是你认为它的利润主要来自地产,华侨城的地产也是文旅项目的载体,文化旅游和商业的综合规划设计运营是华侨城开发模式的核心所在,这才是它的能力圈

所以总是去对标纯住宅地产开发商是失于偏颇的,如果只关注地产,应该去买招保万金或者内房的中海绿城这些。


华侨城未来路径也是如此,肯定还是聚焦在文旅综合项目和包含文化旅游娱乐体育等配套的综合城市更新项目,这是华侨城的发展方向


不要简单对标地产,如果还是只考虑地产这一点,真的没必要留在华侨城这只股票上,早放弃早脱离纠结


而且即便现在卖,你也算不上吃什么大亏,一月份还是涨的,外面被坑的股多了去了,回头是岸,淹不死你。


商业模式我觉得还要看未来的规模效应和是否能够在规模提升后带来产业链延伸和平台价值,当然这个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华侨城集团掌握的文旅资源(包含特色小镇和托管的高A景区,集团文化集团和文旅科技的轻资产项目等),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旅游资源,绝对是国内最大的文旅集团,我认为是有孵化的价值的

如果放到有魄力的管理层手中,完全有可能反馈到资本市场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来壮大


目前华侨城的管理层格局还是太小。


几百亿市值长期徘徊,管理层只盯着那几块钱的股权激励差价

白瞎了中国最大文旅集团这么好一个资本运作点



恒大靠吹,都把什么汽车和童世界加地产这些版图概念吹到了最高合计万亿的市值


但是恒大的融资成本能和你华侨城比么,恒大有央企身份和国资委背书支持么?


恒大固然大半是吹,但也靠着资本运作得到资本市场很长时间的热捧,要不是房地产市场急转直下,说不定还给它忽悠成了


华侨城是实实在在已经布局运营和掌握了那么多地标文旅资源,都不敢放眼去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山西平遥古城,云南大理古城,四川剑门关,河北西柏坡,山海关,湖南常德桃花源,安徽天柱山,山东黄河口,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吉林查干湖,新疆赛里木湖,帕米尔景区,潮州古城,汕头小公园,等等等等,华侨城高A景区遍布全国,集团30多家,华侨城A8家,合计近40家全国5A和4A著名景区,而这些只是华侨城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华侨城托管的景区,已经有多家在托管后申报5A成功,放眼全国,还有哪家企业有这种文旅综合运营实力?这是华侨城的竞争力和口碑啊,如果华侨城有这个雄心,再争取到国资委的支持,未来把全国一半的高A景区都收归旗下也并非幻想


主题乐园旅游人次国际评级常年亚洲第一


全国一二线城市还有大量的文旅综合和城市更新项目在向华侨城邀约


这还不敢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是中国文旅第一的集团


融创才刚布局文旅几年,人家都敢吹什么融创是中国最大的文旅物业持有者,融创文旅是下一个万亿级进化的新增长极…


恒大融创虽然现在是栽了,但人家至少还曾经有那个魄力和雄心,而华侨城


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太令人惋惜了


只有期待华侨城新的管理层早日打开格局


$华侨城A(SZ000069)$

全部讨论

2022-01-29 16:12

楼主文章还是比较客观的,也有比较深入分析,段先念是有想做大规模,但是刚好碰到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转折点,导致了一些无效扩张,低质量的扩张,比如2017年88亿接手信和置业的成都住宅项目,还有一些其它的纯房地产项目,收益率都很差,没有发挥出华侨城在文旅领域的专长。
直接结果,就是2012年的业绩单。

这个也不能说完全是段先念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行业出现了低迷,叠加在一起了。文旅疫情低迷和房地产低迷叠加了。

事实上,2021年,华侨城的扩张步伐已经明显缓下来,可能也是因为意识到了扩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华侨城拥有一些不错的资源,后续应该可以卷土重来,即使以2021年业绩对应当前股价,在整个A股也很有性价比。

年报出来后,估计股权激励政策也快要出来了。
$华侨城A(SZ000069)$

2022-01-29 16:03

正因为有这么多不完美,才会有投资价值,如果一切都是很好的安排,我判断至少3000亿市值以上了。投华侨城主要判断文旅卡位和未来的文旅发展空间,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华侨城还不能靠文旅起来,文旅整个赛道也就别去投了。
投资的考验和魅力也就在此

2022-01-29 16:18

股权激励要出了
总感觉节后开盘会上涨

2022-01-29 15:47

段曾经是西安领导,可以理解,从疫情可以看出有几个能打的。别提经费问题,华侨城没有钱吗,市值这么拉跨。

2022-01-29 16:14

挪威兄,大格局

2022-01-29 16:10

我也是这么觉得,就是考核方案定不下来,因为前几年业绩基数太高;不然之前几个月在6元附近徘徊不出股权激励,反而涨上来再刻意制造利空压价,没有道理的;做低21年业绩,把21年当成基年,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你说出了关键问题:华侨城的管理层不行。央企资源这么好,前面十几年行业上升期,他都没搞起来,现在行业下行,困境重重,你却希望他能搞得更好?这是自相矛盾的。

2022-01-29 15:56

感谢挪威的客观和理性。业绩预告只是过去,华侨城也面临着新老更替,新的一年也开始了。我相信时来天地皆同力,如果选择持有,还是要相信物竞天择,华侨城坚持文旅为根为魂,随着疫情的结束,定会走上康庄大道。@挪威的森林0323

关键看几个跌停板能出去,3个的话就没必要了

2022-01-29 21:13

谢谢挪威老师的客观分析和深度研究分享,企业的发展后内部和外部影响是曲曲折折的,资本市场是疯疯癫癫的,只有抓住企业最本质的东西 ‘最后还想反复强调的一点,华侨城确实是文旅为根为魂,即便是你认为它的利润主要来自地产,华侨城的地产也是文旅项目的载体,文化旅游和商业的综合规划设计运营是华侨城开发模式的核心所在,这才是它的能力圈,以及疫情过后和这次地产调控过后他的竞争力会逐渐加强而不是减弱’ 谢谢您长期以来无私的思考和分享,控制到合理的仓位,在风雨飘摇中紧握价值绳索,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