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隽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40喜欢:2
今年的纯医学检验很可能过50亿甚至60亿,70亿都有可能。静态看估值有些低估,动态看低估的有些厉害。
我的观点和10年楼主基本一至,就怕自己的思考漏了什么。
球友们来找漏吧。[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围观][围观][围观]

热门回复

2023-07-08 12:57

真这样吗?医院有点懒[摊手]

2023-07-08 11:40

其实很多都做不了,武汉同济,应全国最牛逼的医院之一,我儿子真菌性的肺炎住院,光查一个简简单单是否有真菌的这个检验结果,我记得都是自费800多,自己拿着血管样本送到隔壁一条街上的金域去的,医院不做。其实很难吗?不难,但我认为像这种检测,既然医院检验科没有做,以后也大概率不会会自己做,

非常感谢 很清晰

2023-07-07 17:45

大约占总应收的20~25%,帐期一般3个月,渠道应收占比更大些可能占40~50%,帐期6个月。新冠应收目前占25%左右,帐期有长有短,这部分的10%可能∞期,我猜杀价和坏帐可能会提走2~3个亿,这也没办法,上面要迪安干的情况又紧急,都是简单的格式合同,国情就是这样的[摊手]

纯粹普检和特检的应收占总应收有多少?非新冠的检测帐期一般多久?

2023-07-07 15:25

不熟,不清楚。可能医院要赚钱也可能有必要做。这个要问专业人士
医生也分科室的,再大师也可能不知道,但你可以通过他问一下医院里相关科室的医生

2023-07-07 15:19

英立达靶向药服用之前,并未要求患者做基因检测,不知什么原因?

2023-07-07 15:04

这两年家中有人频繁在无锡三家三甲医院做各种检测,都是医院自营业务,没遇到第三方检测服务……肥水不流外人田,医疗检测显然是肥水……而且国内医院垄断性强,医疗市场被各地不多的三甲医院划分,没有众多的中小医院为土壤,重资产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恐怕总体将缺乏客源……加之大陆人口下降趋势,也终将不利于未来医疗事业的总体发展。

2023-07-07 15:01

其实就是很大很全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