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折价分级A参与定折是否有利可套?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5回复:2喜欢:35

(说明:此篇文章的结论已被我自己推翻了,详见网页链接。之所以不删掉原文,主要是留下思考的痕迹,供以后参考)

最近又有一大波分级A即将定折,于是就有人问:买入折价的分级A参与定折是否可以套利?

对此,有些人说可以,又有些人说没什么可套的。我就困惑了,于是我要弄个明白。今天就来好好分析一下。前方高能预警,有大量公式,没有耐心看的朋友可以直接看最后的结论。

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定折,以及定折是如何影响分级A、分级B和母基的。

分级基金的本质是分级A把钱借给分级B去炒股,分级B向分级A支付“利息”,也就是合同中写明的约定收益率(下面计算是称约定利率或分级A约定利率)。平时这个约定收益率按365天切分,一天分一点到分级A的净值里。定期折算的时候一次性把分级B之前每天付给分级A类的“利息”以母基金的形式派发给投资者,分级A净值归1(附注1)。

下面以信诚深沪300指数分级的例子来说明定折的计算逻辑和过程。

根据约定的收益计算方法,当母基金净值为1.223时,A类净值为1.039074,B类净值为1.407

第一步:B类不折算:折算前沪深300B单位净值1.407元,假设您持有100份,总共价值1.407 × 100 = 140.7元。折算后您持有的沪深300B的份额和净值不变,仍为1.407 × 100 = 140.7元。

第二步:对A类折算:沪深300A折算前的净值超过1的部分折算成母基金,沪深300A的净值回归1.00元。折算后A、B两类基金的拆分比例不变,母基金的净值=折算后A净值 × 0.5 + B净值 × 0.5 = 1 × 0.5 + 1.407 × 0.5 = 1.204。假设您持有100份沪深300A,折算前价值1.039074 × 100 = 103.9074元,折算后您持有100份面值为1元的沪深300A和价值3.9074元的母基金(3.25份、单位净值1.204元)

第三步:对母基金折算:折算前信诚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单位净值1.223元,假设您持有100份,总共价值1.223 × 100 = 122.3元,折算后母基金净值为1.204(参见上一步),您持有的份额变为122.3 ÷ 1.204 = 101.58份,但总净值不变(附注2)

我们来做一下归纳,假设折算前分级A的净值为a(注意是净值,不是价格,一般a比1大),分级B的净值为b,则母基的净值为0.5*(a+b)。

折算后:

1、 分级B净值不变,仍为b,份额也不变

2、 母基净值为0.5*(1+b),折算前你持有每1份母基,折算后应该持有(a+b)/(1+b)份,总净值不变

3、 分级A净值回归到1,a大于1的部分换成母基还给你。如果折算前你持有每1份母基,折算后持有1份分级A(此时净值为1),另外还有净值等同于(a-1)的母基,即(a-1)/(0.5*(1+b))份母基。其实这里不用关心到底得到多少份母基,只要知道其净值等同于(a-1)

做了这么多准备,下面我们要开始算了,为了方便计算,我们暂时先不考虑折算期间母基不能赎回的2天中母基的涨跌情况,先假设其不变。

第一步:假设你以一定的折扣z(比如0.8)买入了分级A,那么每份分级A你付出的价钱为z*a。折算后,你持有一份净值为1的分级A,假设其仍按z的折扣交易(通常是这样的),其市值为1*z;另外你还持有净值等于a-1的母基,不同的是,赎回母基不用再乘以折扣z,而是以净值赎回。所以整个折算过中你的收益=a-1+1*z-(z*a)=(a-1)+(1-a)*z=(a-1)*(1-z)。收益率=(a-1)*(1-z)/z*a。注意,这只是理论收益,还没有考虑交易的费用。对于一年定折一次的分级A来说,a-1一般会等于其约定利率,也就是说a=1+约定利率,比如现在(2016-12-07)的深成指A的约定利率为4.5%。而1-z就等于折价率,这个折价率可以在集思录(网页链接)上找到。换算一下公式,理论收益率=分级A的约定利率*折价率/((1-折价率)*1+分级A的约定利率))。说白了就是你收益的部分就是你以打折价买入的东西,拿出一小部分让你按原价兑现,这一小部分大约为多少呢,大概比例就是 分级A的约定利率/((1-折价率)*1+分级A的约定利率))

举个栗子,当前的深成指A的约定利率为4.5%,其折价率20.44%,那么理论定折收益=4.5%*20.44%/(79.56%*1.045)=1.106324%。什么?折价20%买入收益才刚刚超过1个百分点?别急,还有更坏的消息,下面且看第二步。

第二步:上面说了,第一步没有考虑交易的费用,那么交易有哪些费用呢

1、买入分级A的佣金,大部分券商可以做到万三,我们就按这个计算吧,即0.03%

2、赎回母基的赎回费用,一般为0.5%,但是,只要乘以所持有母基的净值,即≈0.5%*分级A的约定利率/((1-折价率)*(1+分级A的约定利率)),还是以深成指A为例,≈0.5%*4.5%/(79.56%*1.045)=0.027063%

3、卖出剩余分级A的佣金,由于已经少掉了转换为母基部分的净值,其佣金会略少于买入时的,但差别不大,我们可以粗略计算为0.03%

那么总计交易成本≈0.06%+0.5%*分级A的约定利率/((1-折价率)*1+分级A的约定利率))。深证指A的这个例子约为0.087%。扣除了这个交易成本以后上面深成指的收益为1.019%。我们再反推一下,深成指套利要保本需要折价多少?也就是让第一步的理论收益等于第二步交易成本,即

分级A的约定利率*折价率/((1-折价率)*1+分级A的约定利率))=0.06%+0.5%*分级A的约定利率/((1-折价率)*1+分级A的约定利率))

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我们直接上结果,对约定利率4.5%需要至少折价1.87%,对于约定利率为7%需要至少折价1.4%。也就是说在不考虑母基涨跌的情况下,至少需要折价1.4%到1.87%以上才能保本。

考虑交易成本后的理论收益为≈分级A的约定利率*折价率-0.5%/((1-折价率)*1+分级A的约定利率)) - 0.06%

第三步:考虑母基的涨跌。在定折的过程中,母基有2天是不能赎回的,这两天期间,母基净值的涨跌对我们的收益是有影响的,如果母基涨了,当然好,但是如果跌了呢,就随减小我们的收益。最极端情况,按2天2个跌停板来计算,我们持有的母基赎回时就损失了1-0.9*0.9=19%,当然只是母基部分少了19%。少掉的部分为:分级A的约定利率*母基跌幅/((1-折价率)*1+分级A的约定利率))

好了,这就是最后的公式,买折价分级A参与定折的收益率≈分级A的约定利率*折价率-母基跌幅-0.5%/((1-折价率)*1+分级A的约定利率)) - 0.06%

按照这个公式计算(母基的涨跌太难预测了,我们还是把它的跌幅当0吧),以4.5%的约定利率来计算,折价达到20%左右收益为0.99%,折价10%左右为0.395%,折价5%左右为0.15%。以7%的约定利率来计算,折价达到20%左右收益为1.53%,折价10%左右为0.63%,折价5%左右为0.25%。

这种套利不像其它套利可以天天做,一年也就能做那么屈指可数的几次,达不到积少成多和用多次数来覆盖个别套利失败的目的,所以仅当套利的理论收益较高时才有利可图。基于以上分析,当分级A折价不超过20%,基本没有套利的价值。但是,当分级A折价超过20%,下折的收益又远比这一点点套利收益大得多,此时分级A本身就很值得配置,都不用考虑定折的事情。总的来说,买折价分级A,通过定折的套利的方法,确实没什么搞头。

最后给个结论,买折价分级A参与定折确实是可以有收益的,不过这个收益非常小,以至于没什么搞头,不用特意去套。

文中有些文字摘取了网络上其它文章的片段,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略有改动,不敢据为己有,现附注如下:

附注1:

链接:网页链接

作者:ETF和分级圈

附注2:

链接:网页链接

作者:华泰无锡唐一军

抄送@DAVID自由之路  @唐朝 

全部讨论

2017-01-12 12:05

虽然结果不出意料,但这种用数据说话的精神还是很赞的。通过这个分析,对分级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2017-01-12 01:21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