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o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6喜欢:159
国内最大的废弃商场:佛山新昌奥特莱斯,在三水区的乡下。2017年开业,2020年倒闭。目标客群是广佛开车族。
类似死掉的开车才能到的商场每个大城市基本都有,上海最有名的叫东方狐狸城,在G60高速旁,松江区的乡下。目标客群是江浙沪开车族。2015年倒闭。
按说汽车越来越普及,开车来购物的人应该越来越多吧,完全错了。站在顾客的角度,人为啥要舍近求远,开车跑老远去吃饭购物?家门口买不到东西,吃不到饭吗?好商品和美食会不放到市区,非要放到那么远卖吗?
以商场的硬件配置来讲,一个10万方的大商场,通常配1000来个停车位。就算每天周转10次(堵得要命了),来1万车顾客,就2-3万人,养活商场都不太容易。1万个量级的停车位,那得是旅游景点,客户到达的目的性强得多。1万个停车位就要35万平米了,商场根本建不起那么多停车位。
正常市区商场的客流量是车流量的十倍以上,有了充足的收入,才能把商场搞得漂亮,逛得舒服。10万方商场的年运营费用要上千万的。
如果商场没有步行客流,商场收入大减,即使勉强硬撑,配置也上不去。最常见的开车到达的商场是郊区农贸批发市场和高速服务区,由于收入少,硬件只能到这个水平了。
牢记不动产的三要素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热门回复

去年由于业务需求,我跑了全国几十个县和更下沉的乡镇村。看到的现状触目惊心,有些地方路都没修通,只能走泥路。最惨到被民工堵里头,被警察救出来。
我司一部门总看完后说:感谢这些地方让我认识了这么多地名和刁民,去这些地方做生意就是扶贫。
边走边决策全面撤出乡镇村,选择性撤出部分县城。
真搞不懂怎么会有人对小地方有好感的,吹这种牛图啥?

当然是大城市全面优于小城镇,所以人几乎单向从小城镇流入大城市。即使剔除就业因素,大城市大量退休老年人是每个城市头疼的问题,地方政府不得不给他们额外花钱,配置适老设施。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各种生活成本基本上都比大城市低,但大城市老人很少愿意搬去小城镇。太仓和南通都卖了不少房子给上海老人,但入住率极低。医疗、娱乐等全方位的差距远超那一点点生活成本差异。
现在的小城镇还有幸福感可言,纯粹是吃了前几年地方无限借钱花钱的红利。在收紧地方债务后,原来分食这块钱的产业链正在断裂,大量的债权收不回来,饭到哪去找都是问题了,还谈什么幸福感。

人为什么还要住在乡镇?几乎每个乡镇的人口都在快速下降,最有消费力的年轻人流出尤其明显

那是你站在游客的角度,有些地方看起来还可以。正确的视角是站在常住人口和企业主角度,这地方能不能过日子、做生意。比如投资不过XX关,但部分地方去旅个游还是可以的。千万别把旅游体验当作当地常住人口的日常生活,差异巨大。

有些路是连带着地块包给开发商一起修的,有些路是用政府性基金支出修的,钱也来自开发商。在开发商大量倒闭后,很多路就修不起了。有些就留个泥路,有些还得踏着杂草走。不光是路,各种水电气管网都是类似的,都建不起了。
包工队也被拖死了,政府没钱付欠款,没人愿意来干活了。工人就撤离这些地方,到有活可干,有钱可赚的地方去了。但其他地方也没啥活可干,大量挖掘机装载机塔吊闲置着,风吹日晒雨淋生锈。建了一半的建筑钢筋裸露生锈,几年后只有废弃拆除的命。
这些地方的共同特点就是没多少人,建这些东西完全不经济。基建真的到头了。

说了光靠开车人流基本养不起像样的商场,必须要靠几倍几十倍不开车的人流才行。至于不开车的人是走路、地铁、公交、电瓶车、打车都行,这就要求周边人多,或者在地铁沿线。这都是很直观的道理,现实中也有充足的案例可学。

正好相反,正是由于前面十几年借来的不打算还的地方债,让这些地方还住着那么多人,分食这些钱。在地方债断掉之后,当地人无法再这样过,要么回去种地,要么出去打工。基建已到头,基本没有真实需求。

当甄别成本高于潜在收益时,最合理的做法就是一刀切舍弃。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至少可以自由选择不去哪里做业务。我不做,别家可以选择做。

如果乡村商场只能养活1-2万平,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很少,为什么不去城市里逛10万方的大商场呢?

这里说的是中国。即使是日本,人也在快速向东京集中,东京的各方面远优于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