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1喜欢:0
回复@发蒙的牛: 1. 不继续讨论。至少当下我的观点还是乐观的。
2. 你说的有道理,未来一定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估值更多还是要基于当下情况进行估值。我只是觉得应该把上机跟其他毁灭现金流的生意区分开,现阶段会这样,更多是因为行业的高速发展。
3. 你说的有道理。的确全国都可以建机场,就如同全国各地的高新区。但还是要考虑经济规律,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的航线是无法持久的。再加上高铁如此方便的情况下,我更看好大机场的发展。//@发蒙的牛:回复@Bryceee:关于第一条,我的看法是可能会形成主动寻求开放但被被动闭锁的情况。当然,政治问题,争论通常没啥结果[笑]
关于第二条,上机、白机、深机,无论水平如何、挣钱多寡,没有一个可以让股东拥有成为大地主感觉的。都在升级扩建,美好都在未来,未来真能实现?
关于第三条,我希望你重点考虑“机场建设由政府主导”这个风险,容易造成单个机场产能过剩或者区域乃至全国性产能过剩。我感受到你对上海的信心,我不打算进行区域经济对比,我只举一个例子:2020年我去新加坡,当时旅行社制定的路线是由北京、上海或香港转机;去年,遥墙机场扩张了国际航线,现在旅行社大多数去新加坡的线路都是遥墙直飞。
引用:
2024-02-17 14:39
基本情况
顾名思义,上海机场的主要资产是浦东和虹桥两座机场。浦东机场目前投入民航运营跑道 4 条,航站楼 2 座,卫星厅 1 座,设计满足年旅客吞吐量 8,000 万人次的需求。虹桥机场目前投入民航运营跑道 2 条,航站楼 2 座,设计满足年旅客吞吐量 4,000 万人次的需求。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

全部讨论

我认为机场差异性很小。比如济南遥墙机场、青岛胶东机场、上海浦东机场都直飞新加坡,那大量乘客会就近乘坐。不会说我从青岛坐高铁去济南坐飞机,或者我从济南坐高铁去上海坐飞机。
过去上海机场能的,其它地方不能,规模都在上海。但当别的地方都能了,分流就很正常。
机场是政府主导基建,“大”不是难事。我的讨论中还有一点:山东打算在合适时机建设济南的第二个机场。这实际上就相当于说,如果市况良好,政府就会进行机场“增发”。如果政府思维是这样,你觉得对于现存机场是好还是坏?这两年a股已经给答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