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2喜欢:3
回复@希尓瑞斯: 冯柳有段时间模型选出了1000多个A股可以投的股票,代表整个A股低估了,他和研究助理讨论完,选择了一些标的投资。
然后他复盘发现,虽然他们选出来的标的也赚钱了,但是收益最好的标的大多被他们排除了,原因是他们对那些被排除的标的更熟悉,研究员能很清晰的说出来这些标的为什么不好,为什么应该低估。[捂脸]//@希尓瑞斯:回复@黑龙_杭州:之前我观察到一些现象一些业绩好的投资者深度上并不突出,但业绩比深度上很好的投资者要好不少,但是一直没有很好的归因,昨天线下交流的时候黑龙提出广度、深度和敏锐度的框架对我启发蛮大的,自我剖析的时候发现广度的不足导致出价随意、深度层面给的自信让自己丧失了敏锐度,非常危险。
引用:
2024-05-26 12:50
广度、深度和敏锐度
昨天跟@希尔瑞斯 线下讨论到这个话题,我系统整理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要想在市场中取得较稳定的长期超额投资收益,需要兼顾广度、深度和敏锐度。
投资要有广度、研究要有深度,决策要有敏锐度。
广度用来选股,深度用来持股,敏锐度用来择时。
因为时代趋...

全部讨论

好的地方投资者只需要花一个小时就能看出来,坏的地方至少需要10个小时
一个不错的公司,假设有五大优势,也有5个问题点,有些问题点说不定很严重
一般情况下,公司会宣传自己的优势,而选择性的忽略了问题点。想一下也很正常,你春节回乡会说自己的光鲜,博得同乡的夸赞呢?还是主动说自己有哪些不如意的地方?
公司对优势会大书特书,但对问题点,有些不得不说,只会在年报的财报附注里提一笔,不强调。所以财报附注必须仔细看!有的只是隐忧,财报里确实看不到
5个问题点,估计其中有三个,你可以通过深度挖掘财报,对比同业等方式逐步发现,可能另外还有两个,只有业内资深人士,甚至公司高管才知道,外人无从知晓。这就是能力圈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