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74回复:257喜欢:69
@不明真相的群众 方丈晚上好,您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吗?还是说“人之初,性本恶”,只是“恶”从小被家长教导什么好什么不好,长大后被法律和道德约束住了?

精彩讨论

不明真相的群众2022-08-25 22:13

讨论这个问题有一个简单的前提,那就是无论“善”还是“恶”,都是一种充满主观色彩的意识形态。人,人生,在有“善”与“恶”之前很久很久就存在了。
我们只能知道,人本来只是一种动物,动物的主要意志是生存。从这个角度,人为了自己的生存,用暴力优势剥夺他人的生命、财产,用智力优势骗取他人的资源、机会,都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所谓人性恶。
但人面临的复杂性在于,人不是永远的独行者,人活在一个“社会”里,人需要跟他人协作。
比如最简单的,男女如果不合作,基因繁衍就无法完成,更说不上组建家庭抚育后代。如果需要协作,可能就需要:人在没有收益或者没有确定收益的情况下主动付出,人遵守约定以提高成交的可能性。
人与动物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除了交配和抚育后代,还有很多社会事务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即使这些任务的最终目的或者结局,充分展现了人性的恶,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也还是需要善意和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因为有助于协作,有利于整个社会,所以人类社会, 对这种善意,进行了持续的褒扬,以至成为了不需要争议的共识,这叫做意识形态。
比如,基于求偶、婚姻、家庭有关的善意,被人升华为爱情、亲情。
而和社会协作有关的善意,则被升华为道德层面的公序良俗、法律层面的契约精神、宗教层面的惩恶扬善因果报应。
剥开善恶的外衣,我们会发现善恶虽形同水火,其实生自同根。人性从古到今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我们可以说人心很古。这固然让人心寒,但可以预期的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与人协作越来越多,善一定会持续扩大和升华,所以,世风日上。

不明真相的群众2022-08-25 22:19

人性无所谓善恶。协作使人向善。

荒唐人2022-08-26 09:31

进一步地说,人与人协作的重要性,正是在市场经济中才真正提高到了举足轻重的程度。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唯一一种具有下列特点的制度安排:一个人如果不能使他人受益,那么自己的利益也无法实现。群体性的善,正是从市场经济中孕育出来。

阳羡骆驼2022-08-26 13:14

靠人的思想觉悟不如靠制度,好制度惩恶扬善是正反馈激励,坏制度劣币驱逐良币是负反馈直到整个体系崩溃。所以制度的先进才能国富民安,与此相比个人的贤德不值一提。

沐熙2022-08-26 12:34

不要随便揣测婴儿的想法

全部讨论

2022-08-28 18:00

有深度的回答

2022-08-28 08:54

国内的观点是性本恶要治要洗,国外是性本善认可人性尊从人性。

2022-08-26 21:08

犀利了

2022-08-26 15:47

协作自愿的根据可不可以理解为平等?

2022-08-26 15:38

还有人问这样的话吗

2022-08-26 14:10

透彻,方丈真乃大方之家

2022-08-26 13:29

看下孔子就这个问题的理解

2022-08-26 12:58

善恶要看对象 对自己有害的就是恶的 对自己有益的就是善的。人之初,对你并没有害处,所以是善的,长大成了恶霸,对你构成威胁,就是恶的了

2022-08-26 12:52

《渔樵问对》我们总是习惯于判别是非好坏,善恶美丑按照个人的喜好,或者世俗的评判来衡量身边的一切。然而我们却忘了,这个世界虽然是对立的,但同时也是统一的,就如同阴阳的规律一样,在相互对立的同时,也在相互转化。不会只有白天,而没有黑夜。正与不正,取决于他们的内心,一切都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决定。
《道德经》第二章 为而不恃,功成弗居。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丑也产生了。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邪恶也产生了。所以有与无相互生发,难与易相互转化,长与短相互彰显,高与下相互依存,音与声相互配合,前与后相互跟随。所以圣人以顺应自然的心态处理世事,施行不发号施令的教化。

2022-08-26 07:31

有没有非合作下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