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8喜欢:2

【零食很忙】一家发源于湖南的零食零售商,重点是做零食渠道,即甄选不同零食品牌放到自家店里卖。目前开了450家店,并在向全国拓展。

从战略定位上来看,零食很忙走的依旧是高性价比模式。我们直接看其终端价格即可:

为了凸显成长性,新来的玩家总难免要diss一下老玩家,那么,所谓高端零食$良品铺子(SH603719)$ 又成了枪把子。

良品铺子好似日薄西山的淘宝,而零食很忙好似拼多多通过低价高性价比揭竿而起。零食很忙要做人口70%的生意,看样子想做国民零食的玩家实在是很多。

零食很忙做的是零食品牌甄选,其模式高度类似更为成熟的香港零食市场的线下开店模式。阿信屋($CEC国际(00759)$ )、零食物语($四洲集团(00374)$ )、堂吉诃德(日本上市)都是这个玩法。

前端是渠道,后端是买手,中端是供应链。供应链是线下的内功,拿到投资的都是做的可圈可点。

从战术层面来看,零食很忙向零售玩家进行了借鉴学习。

门店类型层面,社区店重实用(以复购为主)、中心店重展示(引流)。抱着这两种明确的定位出发,其门店布置、货架摆放、员工安排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中心店有独有的休息区(逛累了可以来坐坐,引流);中心店员工特别多,且都是25岁左右小姐姐(引流)。社区店就没有这些福利了。

门店运营层面,商品sku高达1500种。这和a1零食店的精简零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1500sku里,又有引流的产品。也许是一些低价常见的大品牌大单品的引流,通过其他一些品牌变现。类似堂吉诃德模式(大品牌低价引流、低价临期食品变现)。

不做折扣,门店标价即最低价。

这3个点0俺不评价。铺子松鼠百草味的满减消费者是不喜欢的。少一点套路,消费者不是来学数学的。

门店管理层面,零食很忙定期排名。如若两次评分不及格,加盟商直接被淘汰。

供应商层面,零食很忙学习了名创优品的“买断”模式,“厂家你尽管产,我都要了”。如此抢占优质工厂资源。小僧觉得这是针对零食很忙渠道的独供产品才可以做到“买断”吧。这些产品现在是不是贴零食很忙自有品牌的我不知道(因为俺没去过),但未来做大后肯定是自有品牌。

小僧以为,在新品牌层出不穷的零食后疫情时代,零食很忙的潜力较大。尤其是很多线上品牌产品营销不错,但并无建立完整供应链和线下渠道的能力。如果通过零食很忙形式切入线下,不失为一个“少赚一点钱但可行”的选择。

全部讨论

这种破企业在上海遍地都是,别说是国内就是代销国外品牌的就有一大堆。结合良品 三只 来一份的业绩和历史来看。零食这个赛道是不存在长期高增长的,终究只是资本的游戏罢了。

2021-08-18 16:42

这个模式和商超、便利店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