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4喜欢:8
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清仓$上海机场(SH600009)$ 。上机的主营业务机场的服务作为公用事业其价格是受到政府管控的,不具备定价权。疫情前市场之所以给出高估值基于以下两点。一是经济大环境比较活跃,国际间交流频繁有利于基本盘。二是上机非航业务利润贡献逐步上升,且与中免签订的合同看其处于强势地位,具有较强定价权。当然主要是靠第二点上机才摆脱公用事业的估值,实现了新的业绩驱动市值不断新高。
那么站在2024年3月这个时点观察,上机以上两点驱动力是否还能再实现?首先航空服务的主营业务虽然国家达成与东南亚,欧洲六国的免签不断促进国际交流,但全球经济的遇冷,以及美丽国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飞机✈的班次应该还会影响一段时间。重点来看下非航业务由于受疫情影响,上机与中免重新签订了租赁合同,强势的定价权基本丧失。即使航班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估计也很难恢复以前的利润分配模式。再加上市内免税业务和海南免税岛的建立对中免的机场业务从实际来看还是有一定影响。
从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考虑,上机更像一个护城河陷阱,首先其主营业务 (基本盘)是公用事业,价格受国家管控,不可能随意涨价。被市场看好的非航业务似乎受经济大周期影响很大,另外就是免税业务的上限很容易达到,属于可选消费,经济冷🥶,他就冷,经济热他就热,具有一定周期性。
本人持有上机四年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觉得他更像是可转债,基本业务作为保底(机场永远不会倒闭),非航业务为增益,当经济向好国际高端旅客增多非航业务贡献额外利润。下有保底上不封顶,当市场低估是可以配置的。但作为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却不是首选,毕竟成长有限,有更好的标的还是会选择卖出。#上海机场#

全部讨论

你这是1911年选择当太监
割了上海机场

03-16 19:34

难的时候你拿着 要好起来了 你要走了 你这是买个鞭炮给别人打

以后只会越来越开放,国际航班只会越来越多,甚至超过19年。这是大势所趋。至于说欧美人少了,不敢苟同,免税主要是中国人出境购买,并不是欧美人购买,只要有出入境,就会有免税收入。放在三年后,五年后,这个价格你是买不到上海机场的。

03-16 18:33

你这是49年加入国军吗?

03-16 20:57

支持 非航业务失去话语权 航空业务亏损 国际欧美航班大幅减少 所谓国际航班恢复的都是低劣质的59 99 199 999买一送一游遍新马泰的尾單游的补贴性的东南亚穷囯航班 這些穷游人本來就是來占便宜的 高质量 长航线的欧美航班大幅下降 所以 上海国际大都市 和上海国际机场的这“国际”二字 要重新考量 而且 这个问题非常棘手 纠缠于国际关系 将长期得不到解决 这就是现在的机场

当债不好吗?60亿30倍就100%的空间与概率

03-17 00:50

大哥,炒股票不仅仅要看基本面,也要看情绪热度和趋势。上机也许确实存在你说的这些问题,奈何资金认可它就会涨。

我不相信我们会闭关锁国,只会更加开放文明。

走势其实还可以。但弹性就真的太让人疲惫了。

03-16 21:40

决策不一定错,但逻辑不靠谱,没有啥业务在中国不受政府调控。医药,石油,电力,教育,软件,游戏,各行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