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天花板偏见与误区》系列之二: 错误的发展阶段认知与房地产偏见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22回复:137喜欢:276

《格力天花板偏见与误区》系列之二: 错误的发展阶段认知与中国房地产偏见

这两天为了写好空调天花板系列文章,在茫茫书海里面翻啊翻,不容易,资料有很多。这篇论文可能有点难,我尽量提炼得通俗易懂些,大家得有多一点耐心阅读的准备。很多有意思的观点将在后面的文章一一抛出,能提及到的尽量提及。

上一篇文章中看得出来反响很大。我们详细描述了岛国日本的人口情况(日本不到三十多年时间里增长了30%多家庭),得出了家庭数量的增长是人口的第二增长动力,这是全球高收入现代文明国家普遍现象,全世界的人都猜对了幼儿存活率上升与教育的普及会抑制人口的增长,但远远低估了人对自由对独立空间的向往,这将是一种无法抵抗的社会洪流。未来中国也将进入庞大家庭数量及独居户高速增长的时代(事实上前几年就已经开始了),他们都会对住房与家电需求起到叠加推动的作用。这样的未来评估更符合科学客观的事实的,才不是刻舟求剑的评估。

先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开始我们今天的讨论: 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最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件大事。

回归到我们城市化(城镇化)的话题,中国城市化有两个最大的面,一个是基础设施,一个是房地产情况。

观点一:人们对房地产认知有盲点,商品房销售下降对格力与空调行业影响几乎没影响。

格力房地产天花板言论很凶悍,几乎到处可见,先纠正人们心中的盲点:

1、当年商品房销售并不能带动空调销量,这是绝对的,因为中国实行的是商品房预售制度,为了减轻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拿地后是先开盘先销售回款再盖楼,两年后才能给你房子,中国不是现房现卖模式,所以空调是两年后的事情,与今年业绩没任何关系。

2、如果真要像一些分析师一样非要与商品房搞点关系,空调那只能与竣工面积的数据相关,但商品房竣工面积一直很少,并没有像人们料想的应该与两年前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一样,这当中当然有他的原因,但这并不是我们本文讨论的话题。所以,对格力来说新增量的商品房竣工面积能带来的业绩拉动很少,对空调业影响也很小。

3、房地产调控影响的是国家的宏观经济与景气度,但绝不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格力有着直接的销售关系,只是被间接传导的关系。例如房地产固定投资下滑导致全社会投资额下滑,高利率打压下导致其他行业信贷也紧缩,这时企业融资成本高企,企业与群众都双双减少消费与开支,削减职工工资+裁员,各行各业一传十十传百,采购与订单相继减少,整个社会也跟着消费不振等,所以空调作为日常家电消费品也受到消费低迷的影响,这时所有消费品行业都萎靡,社会处于萧条&半萧条状态。

事实胜于雄辩,看数据吧:

城镇需求量8.2亿(逻辑推测),是远远大于商品房增量带来的杯水车薪的,也就是说,房地产一年竣工的房子就算全部100%都装修然后安装上空调也就只有0.28亿台(事实上交楼了也不一定装修),占比城镇的总需求量8.2亿台市场空间也只有3.5%左右,是直接可以忽略不计的,干吗还要关心他?市场需求还那么大。另外新增商品房竣工面积全国每年只平均增加20万平米,说出来笑掉大牙(去年深圳一年就增加了60几万人),带来了仅仅只有80万台空调的弱鸡增量,占比城镇需求0.026%,空调公司还关心他岂不是都得饿死了?

所以,商品房与格力没有任何关系(短期看没多少,长期看更少),对格力打上房地产概念股+房地产崩盘股的人可以彻底死心了,我偶尔翻看了一下市场调研报告,发现看到的文章分析都会提示房地产销售面积下滑对应格力空调销售也下滑的字眼,他们挺棒的,每天愁着0.026%商品房新增竣工增长会不会多一点,对另外99.974%和96.5%的空调市场选择放弃深入研究,这种既没搞懂房地产又没搞懂家电,还对市场放出格力电器因为房地产到头所以天花板彻底来临等滑稽言论。

我们就简要地跳过这一段吧,因为这种低能的话题我实在是不能再说下去了。

我们了解些有点深度的挖掘。

.......................................我是分割线.......................................

之前说过,我们会以日本为参照。但与日本参照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该全盘的照搬过来,总有国情不同之处,例如城市化率与日本发展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国土面积完全不一样投入产出比是否一致?生态环境比日本更恶劣怎么办等等。相同的地方在于这两个国家都对家电行业以完全放开的态度,是市场自由化竞争最公平的行业。

我们先上两张图,看看日本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区别:

这两张图,是我自己标绘的城市化趋势图,前面的是日本,后面的是中国。大概意思到了就行了,不用在意坐标具体细节。 

每一个点点都代表了一个群体,或者一个交易点,或者一个连接点。连接越多,资源利用率就越高,因为集中具备规模的效应,产生经济效益就越高,简单的说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靠的就是集中与规模。股票市场就是最终极的集中范例,集中了全社会投资者的钱,在一个时间点集中在交易所,创造天量的交易量,这是牧游人散居时代所不能匹敌的经济效率,也正是集中度做得最优秀的城市都是发达城市,因为有更多的人更高效地去创新,例如新加坡、深圳等。


观点二:中国想要做到日本同等级别的城市化率与经济产出,必需额外增加更多的基础设施补给,这是发展劣势。

这张图(选自《规模》)是各国一些大城市的加油站数量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人口越多,加油站也就越多,但加油站比人口增长的速度要慢,比例关系大约是:加油站数量与人口的0.85次方成正比。不仅是加油站,更多的研究表明,城市的道路总长度,水电和煤气管道总长度也与人口的0.85次方成正比,总之,我们就直接可以说: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城市比小城市更节省基础设施和资源,而且大城市的所要投入的基础设施更低,产出更多,收入也更多,几个案例无一例外的都证明了此项结果:

产出的公式自然就成了,城市的产出也与人口的1.15次方成正比:

这就意味着城市产出的增长速度比城市规模扩张的速度要快,这也是北上广深这几十年来为什么用最少的基础设施成为全国经济火车头的原因。

常规逻辑:把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和10万人口的小城市做对比,人口规模相差100倍。考虑到100的0.85次方等于50,100的1.15次方等于200,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城市人口规模扩大100倍,其基础设施只需要扩大50倍,而城市的产出却足足扩大了200倍。

那为什么我们相同的努力却做不到日本同等级别的城市化?我们得多付出多少基础设施成本呢?这是由于我们产出是由社交网络所决定的,城市的基础设施则是另一个网络,两个网络与多个网络存在时就存在相互制约性。

首先要理解城市的概念,所谓的城市就是住在这里的两个人相互能够交易能发生连接。比如我开一家饭店,你是和我在一个城市的人,那上午在网上看到你这家店好吃,那晚上我就能吃。在家点外卖,也能送过来。这就是“同城”。城市越大,这就越不容易做到,国家越大,各种商品的流通也就越不容易做到。城市的连接成本,就是存在制约性的。

其次,产出是从哪里来呢?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中来。我的饭店的菜好吃还不行,还要能卖给你,这才叫产出。专业人才不是只要有人口就能产生的,得有学校培养、有公司聘用才行。专利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是几个人互相启动产生的网络效应,这种网络效应还不能有距离的劣势。人口密度越大,每个人所能轻易达到的连接就越多,城市总连接数就会越多,而日本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是远远高于中国的。打个比方,五个人的连接公式是5X4/2=10个连接;而六个人之间总共有6X5/2=15个连接,从时间效率来看,连接数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人数的增长速度。这种连接不光是交易量的连接,还包括打电话频率的连接,原以为城市把人之间的距离隔开了,但事实上并没有,一个格力经销商做多大的生意,他一天就得接多少个繁忙得不可开焦的电话,他要是生活在小镇 ,没啥生意,那自然就不用接电话,所以处在城市,无时不刻都在感受各种信息爆炸的连接量。

由此可见,日本总的人口密度大,道路利用率比中国高,加油站物流中心周转都比中国高;国土面积小,水电资源调动距离比中国近,能源供给各种生活基础设施配套也远胜于中国。

如果我的推理不出意外的话,比中国更快速的城市化的日本人步行速度一定是中国的几倍,因为欧洲都是这样子,城市越大人口越多生活忙碌的脚步就越急促,结果日本意想不到地发明了泡开水就能吃的速食面(方便面),移动房(其实里面就一张床)等时代产物,而工作越忙碌谈婚论嫁的就越少,独居户也就越多。(有评论说中国不会像日本那样子成为独居户非常多的国家,在这里我想插进一点上一篇文章的观点,中国是一定会的有超多的独居户,我这里说了这么多的城市问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各种城市资源高度紧张争夺的环境中,任何国家都会把个人生活放低,全身心冲刺的状态投入工作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预测2000年后科技革命会彻底释放人类的劳动,以后人们每天工作四小时就够了,其他时间得想法子游山玩水了,但结果这寓言成了他辉煌人生的污点,现在每个人都在为科技革命所要使用的新发明新芯片忙得焦头烂额,未来很多城市都是高附加值的产业,没日没夜的加班,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因为他们上一个芯片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技术又被同行超越了,他们就要更努力了,那试问他还有什么时间去拍拖呢?自己又与父母思想观念不同老被催结婚,长此以往,他不独居才怪,不光是工作原因,还有文化思想观念转变的原因,好好去研究研究社会学和人文学,不多说)

由于资源被高效的利用与运输距离更短,日本的基础设施自然更高效,最后的结果就是日本人均GDP远胜于中国,日本从战后只花了二十年左右,不到70年代就进入了发达国家之列,被誉为经济史上的奇迹,而中国花了整整四十年,城市化率连日本二十年的效果都不如,我们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与日本相提并论时多多少少有些无奈的,其实是国情如此。

有个马尔凯蒂定律,说的是城市里头的各种连接与交易不能超过一小时,这是人类所能容忍的范围,当然地铁的效率可以延伸至更广的距离,地铁开通了他就可能把城市扩得更大。例如深圳南山南头的居民不能在盐田上班,盐田的居民也不会考虑直接从盐田坐车往南山TX上班,可能要出去租房子,这时候独居户又出现了,因为不塞车的情况下得要一个半小时以上,但如果开通了地铁,未来就可以缩短这时间到一小时以内,就会有人选择这条路线的生活方式,但TX很多时候真的要加班,逼不得已又得租房子。所以,这就是距离的弊端,发展的瓶颈,不在于人口,而在于连接效率。

这一大段,我想总结一个观点,相同的城市化率50%,中国的基础设施无法匹配日本式的城市化的效率,我们的产出值是低一些的,所以我们就算高速发展城市化率必然很低。为了匹配日本的产出值,相同的城市化率情况下我算了下,大约应该追加0.08次方左右的基础设施。不知道这么个说法有没有点拗口,也就是日本原本是需要投入0.85,中国现在要投入0.94左右才能产出1.15的效率。我们大概知道规律就行,不用搞得自己像个计量型经济学家一样,搞个函数,因为我也不太懂函数,我们只探究大逻辑。

那和格力电器有什么关系呢?不要急,听我慢慢道来,这与空调市场空间有关系。我认为中国很多分析人士并没有提及这个概念,他们真应该多出去走走,国内专业人士中,先前重庆当家黄*奇*帆有提到过这种城市与基础设施配套相关类似的观点,他谈论写字楼:

中等城市以下,每两万元GDP一平米写字楼,GDP是1000亿500万平方米就到极限了,多造一定过剩。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资源利用率高,GDP 2.5万亿 6000万写字楼足矣。(与我的观点一样,小城市始终资源利用率就是不如大城市)

格力电器是做空调的,与基础设施息息相关,这是我们要看到的,我们与日本相同的城市化,要付出多8%-10%左右的基础设施,(这是一个很保守的数字,以前高速增长时期为了构建各种产业链是10-15%以上,看看10年以前煤炭与钢铁的超大消耗量就晓得了),这些都是格力电器的市场空间,而且ZF每年都要投入,因为有人的建筑空间就需要空调。

也正是这些原因,我们对数据的解读:要么从全社会空调保有量中扣掉8%比例左右的保有量,要么在城市化率中扣掉8%比例的城市化率。因为没有这8%的额外基础设施是不足以支撑与日本相同比例的城市化率的产出的,我们付出了更高的成本,但这些成本在其他方面也变相地增加了就业。

这些基础设施来自于哪里呢?有人好奇,原来我们不光只做住宅的,我大致说一下,大多为:

1、省与市之间的连接点:石油公司加油站与办公楼、公路机构各种收费站与办公楼、物流仓储(万科看到各种物流地产严重短缺已进入)、商品集散点、河运码头、省市界交通运行站点、中转中心及其办公生活大楼;

2、远距离能源供给方面:煤炭钢铁各种矿各处地点,集散点;能源管道等基础设施服务人员工作点及办公楼生活场景。

3、远距离水电供给方面:南水北调超大项目各处地点服务人员工作点、办公楼;西电东输超大项目各处地点服务工作点、电网与办公楼;西北大漠地区风能太能能各处地点服务人员工作点、办公楼;各种特高压电各处服务工作点。其他的你们自己脑补吧。

这些地区的同志,基本上很多人过年也回不了家,是组织吩咐的,不是我说的,他们大多都分布在全国各地省市交界处与荒山野岭,不能影响城市的面容,不会被计算到城市的范围内,很多人看不到的。我说过,如果没有这些大型超远距离连接与资源供给项目,中国经济是不能这么安心稳定增长的,至少年年GDP都得下来一两个点,这是朱十几年前定下来的规划。但日本就不需要如此浩瀚工程的,大家要搞清楚,尤其是水电就近解决,再远也不是几百公里内的事情,物流问题也很方便日本小啊,哪像中国各种急需型资源输送个几千公里远,各种商品一个回来几乎跑完整个北半球了。

我们看再看看中国缺水情况:全国650多座城市,有400多座城市缺水,100座城市严重缺水,你说中国发展城市化多不容易啊。

未来城市人口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他们的基础设施就必需跟着增加,要不然城市化就跟不上,城里会全乱套,停水停电就实现不了中国梦和美好生活了。我们总电量超过了美国很多,但现在还是很缺电,各种基础设施还要跟着建,耗上比日本当年更大的投入才能有相同比例的产出。我知道很多人心中觉得空调就是在城里享福的,但很可惜,这些福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只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福享。

当然有些基础设施和日本是相同的,比如城市里头的各种地铁商业配套,几乎都以相同的形式计算到保有量里面了,我们上面算的是除去这些之外中国与日本的城市化进程有哪些不同的情况下额外多出来的部分。市场分析师有种刻舟求剑的人生观很不好,这些基础设施每年都会增长,未来十年依然至少有7%~6%左右的额外基础设施增长(空调保有量增长)空间,这是单独多出来的一块,但会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完善,增速会慢慢降下来。单是物流仓储这一块长期来说消费品零售业增长都是比GDP增速快70%-80%的,越城市化,消费就越旺盛,因为农村没有消费品,人们要进城才有消费,而线上零售增长又比线下零售增长快个一倍,就是份额小一些而已,但物流跳压根就跟不上,缺口很大。人类对电的要求是也从来没有减少过的,电还是最大问题。人生对生活配套的需求从未减少过,所以日本的空调市场从来也没有下来过,有些日本小城市的官员为了拉到选票总会想到各种法子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例如建议多盖个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休息室之类的,这时空调需求又来了。

好了,这段我们算啃过去了,因为这算是市场遗失了的新纬度,花点篇幅详细说明一下,我保证往后再不会出现这种学术型长文了!我们只要记住多8%的基础设施成本就行了。

观点三:城市化率很低很低,以日本的标准,中国平均空调保有量仅刚刚达到1983年每百户76左右。

首先要纠正一点历史书的错误,中国城市现代发展史是从水电供应大幅增加了才开始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现代文明仅仅从9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城市才有文明,农耕文明那不叫现代文明。我老家在广东山区,我十岁时(2002年)我奶奶还要到小溪边洗衣服洗青菜,这不是开玩笑的。你现在给一些内地的农村的老人买部空调,他们都觉得仿佛到天堂了一般,他们的思想观念还会好心批评你浪费钱,浪费电,教育你一番。所以思想观念都没转变过来的社会,说天花板已经到了是件自欺欺人的事情。

所以中国真实城市化率非常低,到现在也非常低,按户籍城市化率只有42%。

一线城市城市建设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二线城市建设是从金融危机后国家转内需型经济2010年开始的,而三四线城市是从前几年开始的,五六城市还没开始呢,那小城市骑个摩托车十分钟跑完全程能叫城市化?能叫城市建设?一线城市塞个车就十分钟了。而我所在的城市深圳,关外的龙华深圳北站周边大开发就五年前的事情而已。别把这些想得太简单了。

我们有2.19亿庞大的流动人口,以及接近7000多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很大程度上社会是不能保障他们的各种权益的。如果你们能看到他们迫切希望改善生活的面孔,你就会明白天花板言论有多荒谬。而且流动人口大多觉得自己没户口工作也没保障觉得自己可能很快会离开这个城市,他们买空调的意愿会降低,因为他觉得那不是他的家,但不代表他们租房住时不想要空调,但他们是回不去农村的,因为年轻人不可能再干农活了。数据显示在全国城市有稳定工作的流动人口仅20%,有交社会保险与养老保险占比城市户籍人口40%不到。

我看再回来看这张有意思的图,因为这都是分析师认为的“深度”研究了。2010年开始有数据显示城市空调保有量增速变慢了,为某些人提供了天花板言论的证据,我想说,要是农村人口不停向城市涌入,像决了堤破了坝的黄河水一样拦都拦不住,所有的城市人均资源与各种数据都会下降,甚至是负增长,比方说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就基本上是全国最低的。而且我前面说了,2010年正是转内需型经济时期,所有人都进城了往二三四线城市涌入,拉低了城市人均数据是完全符合逻辑的,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所以格力就被扣上了天花板帽子整整十年,我就明白为什么没人有能力跳出来有理论的解释一下这个简单的道理,反倒去质疑一家上市公司业绩可持续性,可格力用十年的角度看业绩下滑了吗?没有,空调行业一直在稳步增长,很多人就解释不通为什么格力业绩一直反常理的老高速增长。要我说,错就错在市场人士总认为自己的天花板常理总是对的。虽然中间有宏观经济差的原因空调行业与其他各行各业都下滑了点,但后面就出现了爆涨的现象,因为把需求积压到一块一起释放了。

另外有些人,说:干吗老纠结天花板,只要海外打开了不就解决了吗?在我看来,海外是海外,任何公司全球化的布局都是一定会去扩展的,你不说我们都会去关心。但这不代表你就可以没搞清楚中国市场情况下就乱丢个借口搪塞过去,我发现很多人是搞不清楚国内情况的,至少心里有块天花板石头。顺应了那句话:谣言说多了,就真有人相信了。

所以,按照最最最简单的数学算法来说,城市与农村平均保有量,每百户只有83.5台空调(城市120+农村47除二得出83.5),也就是说统计局一个家庭数是3.5人,接近四口人家连用一台空调都不到。与日本城市化投入产出对比,得扣掉额外基础的城市建设成本8%,我们就只剩下每百户76.8台了,仅仅刚刚达到1983年日本的水平(具体数字看上一篇文章)。所以就和上头文件里说一样:设会主义发展初期阶段的事实没有变。

我按照日本的保有量增速(事实上中国增速会比日本快,这里只取个平稳而已)列了一批数字,推算了未来的情况。

(我把每百户转为每户,因为方便统计,就不动家庭数量的小数点了,不用在意这个细节。额外基础设施建设就简单示意一下,不作为下一年保有量复利条件,每年还是按日本保有量来比照)

基于以上的结论:看看中国保守情况下全社会总保有量:

公式:每户保有量(台)x 家庭户数(万) x 额外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年不计) = 总数(万台)

未来十年行业增长10%~12%左右,格力有龙头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就能增长乘以二。

我们再对比一下开头的城镇总需求8.2亿台,与表中2017年的仅有3.3亿台保有量差别是不是很大?傻子都看得出来有没有需求了,如果按统计局给的城镇住宅总面积算,更是要逆天了,你们说统计局那帮人...现在知道为什么格力敢对大部分以前的空调以旧换新了吧?

总保有量到2030年至少得有3.5倍的市场空间(格力基本面一直保持不变的情况,空调主营业务收入会不会上升6倍以上就不揣测了,这是CEO该想的事。当然说到多少年6000亿业绩当然是好事,华为公司2010年时的单个产品单价可没有格力空调这么高,能达到3000元以上一个产品,所以,这是优势)。

我预计中国真实城市化率到2040年,也才75%左右,和日本80年代中期一样,这与我们前面讲的城市化的资源利用率有关,投入时会吃点亏,但后期韧性十足,经济回旋余地很强。当然有一点好的就是空调的保有量发展阶段会比城市化更早一些,但不影响整体发展方向,这主要是国内家电企业家推动的功劳,市场摆在这,未来如果卖得好,可能保有量提升会更快。

家庭数量会一直上去,这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只要开放了社会的迁徙权,走上商品自由流通的经济的模式就会存在。这涉及到社会学的东西,我概括性的讲一下:农耕文明是以血缘为纽带维系的小农经济模式,遇见什么问题找亲戚找熟人,没有新思想,圈子小,所以发展慢;现代文明(或工业文明)是以市场自由竞争为主的经济模式,对血缘亲属无关,做事方式按法律按章程与契约办事,更全球化。所以有思想碰撞,发展快,能创新,有新产品新发明。越融入现代文明人们就越会追求自我,所以会与没有思想的人拉开距离,这时独居户就产生了,另外不能融入现代文明会使人贫穷,这时女孩们不嫁给他,又独居了。

我预计中国2040年家庭数量能达到6亿以上,最高点落在6.5~6.7亿家庭左右。尤其是众多存在无法统计的数据,比方说2017年的家庭数量早已超过了4亿多了,户口本统计家庭数名存实亡。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看到有一个评论说美国独居户增长很慢,五十年没增长多少,中国应该不会和日本一样。其实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美国是一个不断有新移民的国家,而中国和日本一样没有新人口,直到最近川普搞起了“60年代式的白人精英致上主义”才开始想阻止新移民。新移民大多贫穷,虽然来自世界各地,但都是农耕时代小农式的思想,他们自然不会很快地脱离血缘的纽带,因为刚到美国的新移民,印度人,南美人,亚洲人等,家庭暂时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唯一栖息的希望,所以比较慢融入到美国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城市中。例如华人上个世纪一直群居在华人街不出来就是最好的例子;早期到美国旧金山从事钢铁搬运的华人劳工也是群居的形式。

好了,我最后还是和上一篇文章一样的总结式结尾:空调是长寿行业,别的公司如果空调业绩不好,和行业天花板没关,只和宏观经济与你的销售能力不行与产品不好有关。

这两篇文章应该足以消灭大部分天花板的言论了,下一篇文章我们会探讨能源与社会其他人们意想不到的相关数据,说明空调为什么还有很大市场。

回顾:

《格力天花板偏见与误区》系列之一: 错误的日本保有量认知

网页链接

《格力天花板偏见与误区》系列之二: 错误的发展阶段认知与房地产偏见

网页链接

《格力天花板偏见与误区》系列之三 从来没有人去思考除了正常更新之外的事情

网页链接

《格力天花板偏见与误区》系列之四: 错误的“消费观”与“健康常识”

网页链接

@闲来一坐s话投资 @滚一个雪球 @mbzsd @陈光友 @梁孝永康2017 @股灾亲历者 @HIS1963 @HED24 @凡夫俗子euvbrv @黑暗大法师 @加班的会计 @天下晃晃悠悠 @价值小股东2016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胡涂哥2018-11-22 22:54

空调一年销量不是8亿台,是一亿多一点,当年竣工面积带来的空调销量在几千万,所以有百分之二十多的影响,并不是你所说的百分之零点几

李林兵2018-11-28 12:08

如何看格力多元化布局。
格力是个明星企业,名气太大了,大家都不否认格力的辉煌成绩,只是这些年有太多关于格力未来前景担忧的声音,尤其在董明珠的领导下一系列的多元化布局让人看的眼花缭乱,有的投资者选择放弃继续坚守格力,有的投资者认为格力之所以多元化布局是因为其主业空调增长的天花板问题,理由是空调已经走进全国千家万户,可渗透的空间不大,更因为空调是个耐用型消费品,动辄使用寿命长达十年以上,据此观点认为未来的空调行业会慢慢步入一个平缓衰落期,更有观点认为格力转型道路之艰难,小家电,手机业务几年时间并没有做出像样的成绩,且手机行业,小家电行业都是非常资深的玩家耕耘已久,格力想要渗透进去相当之艰难,至于新能源造车更多投资人实在不能理解,其次造芯片,搞智能装备,精密机床,工业机器人,精密模具等等。似乎格力一夜之间从专注于单一的空调领域,一下子就成为一家业务多元,跨界经营的企业,企业还有换届的问题悬而未决,这是让投资者最忐忑不安的事。
我来聊聊综上所述的问题吧,谈谈个人观点,望各位大神批判指正。
首先我不认为格力多元化布局是因为主业空调未来增长天花板问题,我觉造芯片,布局工业机器人,精密机床,精密模具,制造装备,我觉得这些都与格力自身发展所必须,理由是格力作为一家家电制造企业,以格力今天之体量已经是一家不仅仅是在中国家电制造业巨头,放之全球那也是首屈一指的,营收规模达2000亿级别的家电业航母,这样级别的企业未来发展的竞争格局当然不仅仅局限本土市场,应该是参与全球竞争。但格力目前来说作为家电制造来说产品相当具备竞争力。但如果从制造业的角度来看格力是有短板的,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只是处于制造业的中游阶段,制造的上游端是精密加工设备端。目前在中国制造装备大多依赖国外进口,德系,日系设备,瑞士,美国。
格力作为一家制造业,当然不能仅仅局限在造家电,更应该往上游端走,要立足于高端制造业,制造高精密零部件,高附加值工业制品,如汽车核心部件,航空,船舶,军工等有技术含量的领域,家电只是一个日常消费品,附加值很低,格力空调14%的净利润率已经是行业第一位了。
如果格力要走向高端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当然如工业机器人,精密机床,精密模具,智能装备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自己做,不能依赖进口。因为如果未来格力做核心精密部件,而加工设备需要依赖国际进口,那是没有竞争力的,会被人掐脖子。因为你已经不是一家小企业了,而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这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装备,否则将受制于人,中兴就是前车之鉴。这是我从一个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格力多元化布局的看法。
其次再谈格力收购银隆之意。表面上看格力是要造车,其实格力看重的仅仅只是银隆的储能技术,其中包含储能耐用型,安全性。格力一直在做光伏空调,升级空调压缩机,降低空调使用能耗。我的观点是格力收购银隆是想在产品方面节能深入下去。因为空调在夏天耗电量是巨大的,占全国用电量的30%,这是巨大的资源消耗。夏天用电量需求巨大,很多地区会临时限电。格力想尽可能让空调用量降低,才发明了光伏空调,如果再有一个储能设备,更能讲多余的电量储存。降低能源的消耗,这也是国家一直倡导的节能减排。
格力能在这方面如此花费力气,不管赚了没赚钱,最起码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许随着技术不断的进步,有一天真能做到尽可能不用电的空调,那将是伟大的创新,为人类造福。
其次就是造手机,这我也只是猜测,谈不上观点,我相信一点就是格力造手机绝对不是因为造手机有多大的商机,有利可图。我觉得是在智能家电布局。但即便现在智能家居也只是一个概念,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手机将是控制智能家电的一个终端。至于非得自己造手机?我这我就不晓得了。格力手机一直没有对外销售,也许是智能家电并没有预期的发展那么快,所以手机对外销售显得没意义,更有一点就是也许格力认为自己的手机做得还不够极致完美,所以没有对外销售。
因为手机毕竟是以格力为品牌的。如果没有做出极致精品,能够彻底打动消费者,那是有损品牌形象的,兹事体大不是几十个亿能弥补的。
再者谈谈空调天花板问题。
大家仔细的去思考一下空调未来的潜在增长空间,很多人即便不认为空调天花板,也认为空调潜在的空间不大了。其实依我看空调的潜在空间是巨大的,空调现在其实就两大玩家,格力和美的,空调的需求一方面是大家所认为的新房销售带动的需求,实际上新房销售对空调的需求拉动没有确切数据表明占比多少。所以这个所谓的观点,找不到数据证明,就是人们从表面现象拍脑袋的结论。空调不仅仅是单一住房产生需求,只要有建筑有人活动就有空调的需求,我想请问人住的房子占比整个人类活动的室内场所有多大?你尽管去想象,车站,机场,地铁,工厂,写字楼,酒店,商业铺,娱乐场所等等,是人类只要有活动的室内场所就有空调的需求。这跟冰箱,洗衣机,油烟机的潜在需求能一样吗?
这样的逻辑是空调的真实需求其实是只要国家城市化推进,基建,公共设施投资,商业圈不断拓展,不断的改善住房需求,家庭人口从集中居住到分散居住,人类活动的地方越来越大,越来越多,都是空调的潜在需求。空调天花板除非国家城市化结束。
很多人天天说空调天花板不买格力股票,而选择美的,
格力空调就天花板了,美的空调有希望吗?冰箱,洗衣机,油烟机,电饭煲,电磁炉难道还有希望吗?
因为其他家电大多是靠住房销售拉动,只要有冰箱,洗衣机,油烟机,电磁炉的需求,空调就有需求啊。
空调天花板了,定制家居还有希望吗?水泥,基建,建材,照明,房地产都天花板了。
空调的需求增长是伴随国家城市化进程带动的,而且空调是可以卖到国外去的,也已经成功卖到国外很多了,出口一直在增长。

茅台赶紧给我腰斩鸭2018-11-22 23:47

总感觉楼主这篇文章是在间接论证了房地产的空间

全部讨论

2018-11-23 08:32

空调年度销售有三个来源,一是新增房地产,二是老房新买空调,三是旧空调更新。楼主数据翔实,但总有隔靴搔痒的感觉,没能再进一步。此外,说年新增地产用空调只占总保有量的3.5%,这是犯了把流量与总量比的错误,不合理,事实上,商品房空调占年度总销量的比例并不低

2018-11-23 06:40

格力黑要的不是实事和真相,他们的目的就是黑!

2018-11-22 23:04

好文章。

2020-11-15 22:46

重看【kiong2017】的文章

2019-11-07 15:58

格力系列(二)

2019-07-28 17:21

投资格力本来就是考虑到它的优秀程度和竞争能力,假若购买格力的股票逻辑上在站得住脚,只需3-5分钟说的清楚,否则花大量的时间去描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很有可能站不住脚!

2019-05-09 15:58

人口密度其实中国比日本大。中国看着大,其实人地矛盾比日本严重。比较建成区人口密度,北京上海比东京高多了。直观感觉也是如此。我估计中国的基础设施利用率,或者说人均公共资源,会比日本高,而且会高不少。
具体到空调数量,为什么要按户算呢?我一直觉得,应该按房间算嘛。商办物业的空调按平米算,每平米一定制冷功率,就算没人来你也得制冷。家用分体空调必定是一个房间一台。三口人住两居室,空调需要三台(客厅+两个卧室),你一个人住两居室,也得三台,否则有一个房间的利用率就会下降。按房间数才是正确的估算方法。(住宅中央空调现在保有量很小,先忽略不计。)

2019-01-27 13:10

mark,完全同意 空调是基础设施,不是简单的家用电器。

2019-01-21 17:46

请问文中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是有出处的,还是作者自己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