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产端看养元饮品~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26喜欢:11

上次研究完养元以后,直接赶上了这次疫情,没有减仓,今天又加了点仓位~算是今年计提了10%的利润损失[滴汗]~不过今天又简单从资产端理了理思绪~我觉得从这次的入手养元的过程中,感觉找到了价值投资的一种确定性投资思路~就又加仓了些~

截至今天市值大概276亿总市值(年报未出,就截取19年半年报的负债表数据)

2019年半年报: 资产总计:138.3亿,负债:28.06亿,股东权益:110.2亿

资产分类:

经营性资产:包括流动资产中的货币资金(承兑汇票等融资保证金除外)、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企业间拆借资金除外)、存货,长期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 (其实就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的资产)

投资性资产:准备长期持有的股票或债券等金融产品或金融衍生物。投资性资产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额外盈余资金的安排)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资产(单位亿)

经营性资产总和=9.54+0.21+8.2+6.12+1.27+1.06+1.9=28.3亿

(换句话说就是,公司用28.3亿的净资产,创造了大概每年20多亿的净利润,这里面还包含了9.54亿货币现金,可以说盈利能力超级强)

投资性资产:主要长期股权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11.6+83.02=94.62亿)

其实主要就是理财产品和股权投资,其中股权投资质量还是可以的~可以参考年报~

无任何金融性负债,其中经营性负债中主要是预收账款~~相当于公司提前占用下游经销商的资金(对企业经营也是有优势的)所以不讨论负债端了~

按照目前公司276亿总市值的估值:假设我们全部买下公司

相当于:类现金:95亿 企业估值:276-95=181亿左右 总投资276亿

从14年到18年扣非净利润平均数:22.5亿

假设未来十年利润不增长甚至下降:(露露,娃哈哈,旺仔等都存在了很多年了,这种快消饮料不可能立马就利润断崖式下滑吧,突然所有人都不喝六个核桃咯,我觉得不符合常理,所以就算按照不乐观的推算,每年逐渐下滑一点,预估个后十年平均利润18亿)

估值:

先计算不考虑分红再投入:10年间每年净利润全部分红180亿回本钱(10%收益)如果分红再投入收益率会更高(复利的叠加效应)

还有95亿类现金,其中83亿理财产品,十年收益平均每年3% 11亿股权投资,这部分算是成长性投资,就简化按照理财收益计算,也3%收益,那么整体下来 这95亿就是年均3%的收益

综合下来,目前市值买下公司:在不考虑分红再买入的情况下

年均收益率=(10%+10%+3%)/3=7.7%(简化计算的,股权比现金2:1,取平均数)

换句话说,目前市值买入公司,投资收益在7.7%左右 这个是不考虑分红再买入的情况

如果每年分红再买入,投资收益会更高;可能在10左右(没细算,比较麻烦)

再如果乐观点,分红比例高点,目前理财产品再拿出来特殊分红,收益率还会更高,

再再乐观一些,股价再跌一些,收益率又会增加一点 ~~

再再再乐观一些,公司盈利能力要是乐观一点呢。。。。。

不能光乐观,如果不乐观呢........什么情况下会降低收益率呢?

还是假设公司状况上面的假设,盈利不增长,缓慢下降的情况下?

降低收益率的市场方式,就是在企业基本面的不变的情况下,股价上涨~

股价上涨,我们的股息率下降,肯定就降低了收益率,但我们可以选择收获股价波动的收益,长线变短线了~(分析到这,我觉得这是我对价值投资的确定性的一种理解,不针对成长型,对于成熟型企业,估值和分红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确定性就是股价下跌,我们有收益,股价上涨,我们依然有收益,这样就保证了本金的安全性)

当然,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的确定性~伴随投资,风险始终是存在的~

比如:公司管理层出问题,乱花钱,不分红,乱投资~

再比如:公司产品就是不受欢迎,直接就没人买了,利润断崖式下跌~等等

总之,将投资的风险,只限定在概率比较小的企业经营上~集中精力放在关注企业的经营上~会大大降低我们投资的失败的概率~

最后就是还要忍受的就是慢慢赚钱的煎熬~

$养元饮品(SH603156)$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0-02-17 17:54

A股市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存在两种极端情形,一是大股东通过大比例现金分红实现套现,另一种情形则是长期不分红、低分红。
大比例现金分红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套现提供方便
一些企业IPO上市或通过再融资获得巨额资金后立即宣布实施高额现金分红,实际上是大股东通过这种方式从上市公司套取现金。
如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颖电子(300327)于2012年6月通过IPO募集资金3.7亿元并上市,2012年中报该公司即宣布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元、2012年的年报又推出每股派发0.2元的分配方案,2012年累计每股现金分红0.6元,而2012年该公司每股收益仅为0.218元,每股现金分红相当于每股收益的275%。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通过IPO或增发新股圈钱后实施大比例现金分红,一方面高溢价发行股票向市场上中小投资者圈钱,另一方面又大方地派发现金红利,由于个人投资者参与现金分红还要缴纳红利税,这种大比例现金分红与股权融资并行的举措,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实际上是大股东借上市公司圈钱套现的手段。
假设某上市公司向全体股东分配现金红利1亿元,同时又向全体股东配股融资1亿元、股东全部为个人股东,新股发行费用率3%。则该公司融资1亿元、派发现金红利1亿元、新股发行费用300万元,分红并再融资后,上市公司净资产减少了300万元;另一方面,从股东资产的角度来看,股东获现金分红1亿元、缴纳红利税2000万元,向上市公司出资1亿元参与配股,分红并再融资后股东资产减少了2000万元。分红并再融资后,上市公司净资产减少了300万元、股东资产减少了2000万元,显然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在向社会公众高溢价发行股票的情况下,大股东通过高额现金分红套现,成为受益者,而社会公众股东利益则因此受损。
一般而言,企业的年度累计现金分红应不高于其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如果现金分红远高于其当年净利润,那么这样的现金分红通常是不可持续的。2012年深市上市公司中年度现金分红总额高于当年净利润的上市公司有60家,主要以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居多。
通过大比例现金分红,不仅可以使上市公司大股东从上市公司套取现金,而且还可以帮助法人股东合法避税。
大比例现金分红可以助法人股东合法避税
个人投资者参与现金分红,须按分红额和相应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其持仓市值将因此受损。与个人股东不同,法人股东参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不仅无须缴纳红利税,而且还可以通过现金分红合法规避企业所得税。
红利税属于个人所得税,法人股东不属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参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无须缴纳红利税。
另一方面,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境内其它居民企业,或连续持有境内上市公司股票12个月以上的,其从被投资方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为免税收入,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因此,法人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当其持股时间满12个月后,不仅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还免征企业所得税。
对于上市公司法人股大股东而言,如果有意减持股票,可以通过大比例现金分红,合法避税:
假设某上市公司大股东拟减持股票1亿股,每股成本1元,股票价格10元。如果直接以10元价格出售股票,则转让收益9亿元(不考虑其他税费),假设企业所得税率为25%,须缴纳所得税2.25亿元(9×25%),减持1亿股后,该股东可实际收回资金7.75亿元。
如果每股分红3元,分红后股票除息价格为7元, 分红后再减持1亿股,则该股东可获得3亿元分红收益和6亿元股票转让收益,由于分红收益免征所得税,因此只要缴纳所得税1.5亿元(6×25%),该股东可收回资金8.5亿元。
可以看出,现金分红后再减持,法人股东收回的资金会多出7500万元(8.5亿-7.75亿),其原因是,3亿元的现金分红免税,可以少缴企业所得税0.75亿元(3×25%)。由此可见,现金分红可以让上市公司法人股东合法避法。
以上述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颖电子(300327)为例,该公司于去年6月上市,在上市满一年后,其第二大股东诚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与第四大股东广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限售股解禁以来,已通过二级市场多次减持套现;二者分别持有中颖电子1545.77万股和1452.39万股,2012年分别获得现金分红927.5万元和871.4万元,如果所持股票全部减持,假设企业所得税率为25%,则二者将因现金分红免税而少缴企业所得税231.9万元和217.9万元。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威朗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965.18万股、锁定期为三年,如果该公司未来两年仍实施大比例现金分红,则其大股东不仅可以继续通过大比例分红而套现,而且其持有的限售股解禁后减持时还可因此合法规避可观的所得税支出。
对普通股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不是你的左口袋
上述分析表明,大比例现金分红可以为大股东从上市公司套取现金,对于有减持计划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而言,大比例现金分红还可以助其合法规避企业所得税。尽管如此,在A股市场,大多数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偏低、甚至自上市以来从不分红。一些上市公司虽然账面上累积了巨额未分配利润、账面坐拥巨额现金,但却宁愿让这些资金在账上吃活期利息,也不愿将其分配给股东。
为什么一些上市公司巨额货币资金在账面长期闲置,却无意通过现金分红或在股价低迷时以回购股票方式回馈其股东呢?
近期笔者曾为《环球财经》杂志撰文《茅台困局:扩张受阻、巨额资金或存失控风险》,贵州茅台账面坐拥巨额货币资金,今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冲击,茅台股价重挫,在大股东宣布增持的情况下,茅台却不以其长期闲置资金回购其股票,确实令人费解,白酒行业的另一巨头五粮液也存在类似问题。笔者分析认为,贵州茅台巨额货币资金长期滞留于下属子公司,资金管理可能存在风险漏洞,不能排除其巨额货币资金被关联方占用、体外循环的可能性(详见笔者博客文章:网页链接)。
实际上,在2000年前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很多A股上市公司曾经长期沦为大股东及其高管的提款机,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甚至掏空上市公司。2005年笔者曾撰文质疑一家上市公司很可能被其大股东占用巨额资金,大约一个星期后,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大股东占用了其6亿多元资金。
2005年以来,证监会对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进行了持续的清理整顿,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现象有所收敛;个人认为,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又有所抬头。
以最近一年多来饱受投资者质疑的康美药业为例,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出56.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6亿元,二者合计58.9亿;而6月末康美药业账面货币资金余额高达70.17亿元(其中受到限制的资金0.28亿元),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65.5亿元。即使其经营活动没有任何现金入账,其账面70多亿元的资金在全部支付其未来半年经营、投资活动资金所需后仍会有10多亿元的结余。这家企业账面上真的需要保持如此高的货币资金备用吗?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这些资金主要是通过借贷获得的:6月末其账面有息负债余额高达61.3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余额25.9亿元,较年初增加了4.9亿元。一个并不差钱的企业借这么多钱放在账上闲置着,为啥呢?一年的利息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字呀,资金管理出了问题?还是另有隐情?
一些上市公司账面巨额货币资金长期闲置,甚至可能被关联方占用,如果通过现金分红或回购股票方式回馈股东,显然更符合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并不是你的左口袋,随手就可以从中取出钱来。将上市公司视为自己的左口袋,只是中小投资者的一厢情愿而已,相反,在某些情形下,上市公司倒是有可能沦为其大股东的左口袋或右口袋。
那些长期低分红、甚至不分红的上市公司,其历年利润去了哪里?盈利是否货真价实?资金是否被大股东占用了?个人认为,在这些问题上,监管当局应该有所作为,以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本文发表于《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0-02-12 16:49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养元饮品的分析文章 。

2020-02-12 15:22

我也买了一点观察仓,我觉得要大幅加仓的话,第一不能再营收下滑;第二新品有爆款潜质,多走市场看看,多关注天猫等各大电商平台的数据和评论。第三自己买一点来尝试。只有三个变量有变化的时候才值得从新考虑。

2020-02-12 21:13

不知是否因为凑巧,本人所在小区电梯广告最近都在播朗朗的六个核桃,感觉这一波广告轰炸下去,城市销量可能会打开,比如本人这种以前从未喝过的人也会买来呵呵。之前一直是和椰树牌椰汁的,如果单纯从口味看,个人还是客观认为留个核桃更好喝些,还有核桃的噱头在。看2019年报,城市销量是否能有起色。

2020-02-12 21:10

之前就很少喝饮料,说实话从来没喝过六个核桃,为了研究这家公司,春节前特意去买了一箱,喝下来,以本人还算挑剔的口味,觉得还是不错的,女儿(口味更刁钻,之前也从未喝过六个核桃)也认为不错。但有个小问题是,今年春节的新包装,至少在两家比较大的苏果超市都没有发现,只有老包装的,但是看了生产日期,却是比较新的,看到网上有人也吐槽,不知卡兄如何看此问题?是管理层的执行力问题?还是老库存较多?还是南京的经销商工作不到位?今年的红色新春包装还是挺喜庆的,应该会增加不少销量。

这个计算逻辑上完全乱掉了:首先270亿元市值买下公司后,实际成本仅180亿元,其潜台词潜是公司把现金大类资产90多亿全部都作为红利分掉,那么后面这个3%的理财收益就不能再重复计算了;第二我看你说理财收益3%,投资收益3%,然后又说每年获取净利润18亿元、为投资成本的10%,这其实再次重复计算了;第三,为什么是两个10%加起来而不是两个3%加起来?抱歉,如果我没有看懂瞎发言请多指教。

2020-02-12 20:47

真长文章,这公司跌一半肯定能涨一倍,只不过没跌,所以就

2020-02-12 18:01

很好的分析,支持一下。

我觉得就没增长的企业,再低估都不要进。

2020-02-12 17:24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