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04喜欢:5
转贴。马上卫健委要介绍这个经验,希望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引用:
2024-05-23 14:04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好多年前的文章了

05-23 14:30

对社保基金贡献最大的中产阶级,是集采之后的最大输家。
集采阻断了普通人能用到好药的机会。哪怕是同样的有效成分,同样的剂量,不用厂家的药也会因为纯度,杂质,辅料的不同,导致药效不同。而集采使得一批低价的药品挤占了原研药的空间。
普通人一年也去不了几次医院,但是有慢性病一直在开药的人,或者有有其他问题需要长期开药的人,可能就会有察觉。集采之后,之前一直用的药开不出来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便宜的仿制药,吃起来药效并没有之前的好。可是原来的原研药出了医保之后,价格就不是普通中产能够轻松购买的了。
交的社保金没有少,能开到的药品质却变低了,每年交几千块钱社保的中产吃了大亏。
为什么对顶层和底层没有影响呢?顶层有高端医疗险,特需门诊,药物都能轻松报销。底层一年就交几百块钱,药品退步了,也不至于心疼。
要省医保的钱,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没有经过双盲实验,也没有正当理由豁免的药物踢出医保名单,医保基金受益,人民受益。当然,这永远也不可能实现,因为既得利益集团要吃大亏。

这篇文章错漏百出……国内药效差可以说是制剂水平不行,但是原料药纯度都是比原研纯度高。因为这样搞,cmc杂质研究会轻松不少。至于其余的,贴个我复制的
通过改革,三明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工资总额由2011年的3.8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5.57亿元,增加了3.08倍。人员经费占医疗费用的比重由25.15%提高到45.98%。
在岗职工平均年薪由2011年的4.22万元提高到 2020 年的13.37万元,改革后年均增长11.87%。
其中医师队伍人均年收入由5.65万元增加到16.93万元,改革后年均增长11.59%。
2020年,医师最高年薪达59.80万元。

05-23 14:13

哈哈,多开点中药注射剂,或者中成药

05-23 14:21

从网上找点反对的声音就很难吗?既然不难这种文章有何公正性呢?
集采主要动的是各种负责审批进药的主任和领导们的利益。至于患者可能受损,更可能受益。现在其实核心是辅助用药滥用的问题。

05-23 15:33

领导的逻辑是,只要全国各地都推广,就能有效解决医生走光的问题,因为你走到哪里都一样,强推逻辑

05-23 14:38

三明医改有深刻的逻辑,选择三明作为试点是有其合理性的
1-三明的人才外流是在一直发生的,和医改没直接关系
2-地级市往福州厦门就医,也一直在发生,和医改一样没直接关系
3-医疗体系的主力人员老化僵化,很多用药/治疗方案还是10年20年前的逻辑,你换到一线医院的时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但一线医院的方案和经验在普及中遇到了很多阻碍,执行不下去,最迫切的是体制变革,消除阻力,消除方案枷锁,配合大数据,治疗方案普及会很快
4-三明就是在不能再差的背景下,做了试点
5-有些问题是可以修正的,但变革通常是先标准化执行,然后优化模型

我有很多成语要说,但是肯定被删。我就说我自己吧,我有慢病,华西开不出来进口的药,给我开的国产小厂的,吃了根本没用,最后我自己去阿里药房买的进口药。另外,比如我老婆他们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基本在亏本的边缘疯狂试探,难道企业就一直这样继续干几十年?

05-23 14:20

抓紧锻炼身体吧,以后最好别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