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年报解析-周期股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回复:47喜欢:29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你为什么买京东方决定了你需要关注什么。如果你因为京东方是好的周期标的,且现在有大概率要周期向上,那么就不要被和周期关联很小的其他事项所影响而导致做出错误的买卖策略。

其实在任何论坛包括雪球,关于京东方的讨论90%以上都和周期无关,最主要的是周期的事就那么些,说完就说完了,而且京东方作为科技股,能讨论的东西又很多,很多很高大上的概念列它都有,一般人还不容易搞清楚,比如物联网比如传感器比如工业AI等。

但是你回头去看京东方10多年的K线,可以很明显的就发现京东方的股价走势,基本就和面板周期完全一致。如果你按照周期股的炒法,去炒京东方的股价,其实京东方是个很好股票标的。

那么面板周期的重点是什么呢?

1.以前的面板比较容易跟踪,大陆面板处于快速上产能,攻城略地的阶段,稼动率基本都很高,基本都是满产,所以利润和营收很容易计算,只需要关注价格就行了 。而面板价格半个月就会出一次,好跟踪。

2.但是现在情况变的有点复杂,第一OLED 的占比越来越大,目前营收已经超过了20% ,OLED 虽然 是面板,但和LCD 不能混在一起谈。OLED的营收就是手机,和TV和IT关联非常小,OLED目前处于成长阶段,虽然全行业亏损,但未来成长性如何,决定于苹果份额的占比多少,很难分析,这不光是成本和技术问题。当华为的手机中国份额确定和京东方的稼动率接近满产稳定后,京东方OLED 的营收和利润 可能会有一个比较长的稳定期波动不大,对整体的利润影响就会变小很多,除非苹果单有量的大突破和pro和max机型的供应。

所以这样看,虽然OLED不能说毫不关心,但起码作为炒周期的朋友们,OLED的消息应该是买卖策略的次要决定因素。

3. 现在面板周期有点复杂了,跟踪起来也有点难度。第一LCD面板大陆已经超过了70%的份额了 。而大陆厂商采取控量保价的策略后,营收和利润和面板价格就不统一了,这里还涉及到各面板厂出货量的问题,可能这个季度京东方出货少点,下个季度华星出货少点,只看价格并不能确定周期是否到来。需要的是量价齐升。

目前的面板 ,价格已经稳定了很少一段时间了,至于出货量什么时候能起来,普通人很难第一时间掌握,等出货数据都明确了后,确认了面板大周期来了,股价肯定已经涨了很多了。

这个时候如果想参与面板,其实考虑不是基本面了,考虑的应该是资金面和图形了,老话就是底部看逻辑,顶部看K线 。

4. 目前面板 ,供给侧其实一直在出利好,比如LG 要卖广州线,夏普日本要停产,日本地震导致的偏光片供给不足。但需求端一直没有起来,如果长期跟踪京东方,其实资金已经炒了3波京东方了,只是需求端一直没起来,资金又褪去了。

这也就是周期股难熬的地方,你明确知道是底部了,可是底部要横盘多久你不知道,外面又非常精彩,没有一定的定力其实熬不住,看到太多的朋友熬不住走了,但也不能说他们错了,如果面板再盘整一年有可能吗?不知道,消费需求这个事情太难预测了,顶级名校的金融博士也没能力说预测准确率能超过50% 。

5.其实炒周期股,你能接受5-6年一倍的收益吗?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很难熬。当然前提不是周期高点进来,而是周期底部买入。

二、财务数据

1. 重点单Q4的财务数据,

所有的面板厂Q4的营收和利润环比Q3都是下滑的,而且出货量数据 环比也是下滑的。京东方的营收和利润环比增长的原因在哪里?

毛利润 增加了9.27亿。 费用减少了1.47亿。公允价值和投资收益增加3.7亿。

资产减值和政府补贴基本对消了,不影响利润。

所以利润的增加主要是毛利的增加和和费用的减少。

这里有2个推测

1️⃣ LCD 环比利润减少(参考友达群创华星彩虹的Q4数据),主要的利润增长来源于OLED ,毕竟OLED 环比Q4 出货增长超过30%以上,且有600万左右的高端苹果15屏幕出货。

2️⃣ OLED 利润增加一部分,LCD 通过降本贡献了一部分利润。从出货看,Q3稼动率还是维持在相对高位,Q4稼动率开始大幅下降,而且24Q1的低稼动率也是几家面板厂早就做好了的计划。

如果从各家的年报看,目前Q4财报看需求还是低位,但现在已经24Q1已经过完了,只能查到TV的需求还在降低为了保价,IT 手机 车载 需求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这次的大涨是不是和Q1的财报有关联,是不是会出一个超预期的一季报,如果等到一季报公布,价格是5元是不是继续参与面板?

所以普通消费者很难第一时间掌握,等出货数据都明确了后,确认了面板大周期来了,股价肯定已经涨了很多了。

2.经营现金流 保持还行,低估也有380亿。

资本支出继续大幅减少,从高峰的 500亿到23年的248亿了 。

现金流从21年开始就一直是正向的,自身的造血能力大幅好转,未来就2条线的投入了,而且时间拉的很长很长,这种情况应该能持续。

3.分红率这几年都不错,今年分红了45%。

如果利润到了100-150亿。按照4元算,3-5%的股息率 ,股息率也算不错了 。

4.物联网业务逆市增长不错,年报中主要的原因是终端代工业务大幅增长,而且随着青岛模组终端厂的产能爬坡,未来应该还能继续增长。

这个大幅增长的代工产能也是周期高峰来了的时候的出货助推器,一旦周期来了面板产能可能跟上了,但模组产能和代工产能跟不上,这些到嘴的肥肉大部分就被京东方吃下来了。

5. 从B8 和B3 的营收和利润看,IT和LCD手机的利润都大幅增长了。符合机构的出货数据。

从B5的营收和利润看,下半年营收92亿,净利润1亿,车载已经卷成这样了吗?22年到23年 车载从高毛利产品,一下子就卷到了几乎无利润产品了。深天马真的是太凄惨了,这样看深天马还不一定比维信诺好多少啊 。

绵阳B11 下半年亏损,有华为大单支持而苹果出货减少的情况下还是亏损了,可见OLED还是看苹果,苹果屏占比的多少决定了OLED的利润。

下半年武汉B17:营收78亿,净利润14.5亿。 大屏的需求大幅上升,10.5代线是不是终于赢来了黄金期,主要的尺寸竞争压力小,需求旺盛。什么时候继续收股权。

$京东方A(SZ000725)$ ##2023投资炼金季#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4月15号前,应该3家面板厂应该都要预告一季报的业绩了 。猜猜京东方 彩虹,TCL 谁会更超预期。
我猜京东方,毕竟 OLED 和IT环比是好一些的 。$京东方A(SZ000725)$ $
一季度 OLED 能出货4000万吗?毕竟任务是1.6亿。现在一季度都已经过完了,也提出了1.6亿片的目标。4000万应该能过把。 毕竟Q1和Q4是出货高峰。

2020年股权激励,经理、高级技 术骨干的一期激励基本都没有行权,因为行权价格是5.3元。而大领导的行权价格是半价2.6元。
所以 员工的激励股权基本都注销了 。1.73亿股。行权还不如A股市场买,谁行权啊 哈哈。
目前还有二期三期的3.41股,不知道到时候的价格怎么样。起码6元左右才有行权的吸引力把 。
按照这个趋势,估计二期也会注销。 三期 应该是价格高点了吧 。
如果5.14 亿股股权激励都注销 也不错,相当于分红了20多亿 。
$京东方A(SZ000725)$

只做周期就不选京东方了,选他就是等他成为最后通吃的赢家

显示行业只有低端产能受周期影响大,有了技术、品牌、供应链协同这三大法宝,就能跳出周期,近几年三星显示的表现就是个例证,京东方管理层也在全力以赴的跳出这个周期,他们也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周期股

京东方是科技周期股,由于产能投资周期长引起的(至少要2年),需求增加导致产能不足,大家都能吃肉,行业内的想多吃肉,行业外的也想吃肉,于是大家一窝蜂投资产能,2年后巨量产能释放出来,而需求可能已经降下去了,然后就是长达2-5年的寒冬,熬不住的产能、落后的产能都要出清,就这样循环。这个周期与传统的钢铁、煤炭、航运等周期股大不一样。
技术、品牌就是一个巨大变量,技术、品牌、完善产业链都可以有溢价,厉害的公司完全有能力穿越周期。

京东方的几个数据统计一下。截止3月31日 股东人数118万 。160多万降下来的。
20年年报 股价高点附近 股东人数100万。
2023年年报内地基金持仓 比例 5.48%
2020年半年报 到2020年年报 基金持仓 比例 从7.25% 增加到年报的12.62%。
然后开始一路派发给散户。降到21年半年报的7.5%。21年年报的4%。
内地基金增持 从22年半年报的2.45%,增加到23年年报的5.48%。
从8.9亿股增加23年年报的21亿股左右,目前基金还没有统计完 只多不少 。
$京东方A(SZ000725)$
港资21年Q1 股价高点巅峰持股 26亿股左右。
近期港资持股高点是23年Q3的 33亿股。
目前港资持股26.39亿股 。

听了业绩说明会,粗粗的翻了一下年报,我觉得还是谨慎乐观,老陈的目标实现有点难啊。一是品牌战略不顺,2022年说明会上高博士非常坦率的讲了困难和问题,2023年并没有改善;二是物联战略并没有想象的美好,从资源供给和管理层调整看,并不是很理想,还是规模工业思维,稳扎稳打。我和一些京东方的人也有过交流,其实我比较担心京东方会虎头蛇尾,主业很强,副业跟不上!

从23年中报和年报的资金面看, 港资 减持了10亿股,目前 内地机构基金还没统计完,内地机构增持了10几亿股。 $京东方A(SZ000725)$

怪不得精电跌成这样。。。

04-03 14:43

重庆B12线二期,在2024年一季度折旧,会不会像去年3季度一样,导致利润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