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分享:2021年中国乘用车细分市场洞察报告(5)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0回复:14喜欢:4

 @今日话题   $比亚迪(SZ002594)$   $比亚迪股份(01211)$  

已经给大家分享了《2021年中国乘用车细分市场洞察报告》的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整体表现与走势分析(链接:网页链接);

第二部分——微型车细分市场(链接:网页链接);

第三部分——小型SUV细分市场(链接:网页链接);

第四部分——紧凑型SUV细分市场(链接:网页链接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

                   中型SUV细分市场——成为市场新蓝海

 


中型SUV是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新车投放的重点细分领域 

1、2020年中型SUV终端销量高达223万辆,表现稳定,明显好于总体市场,市占率由2019年10.58%升至11.25%;


2、2021年中型SUV新车数量占了整体的20.43%,仅次于紧凑型SUV。Model Y、揽月、星越L、UNI-K、新汉兰达等新中型SUV,都是各家车企的重磅车型,被寄予走量厚望,甚至是旗舰车型,被寄予提升品牌厚望,它们不约而同聚焦2021年;

3、2021年大幅高于市占率的新车投放力度,将强势刺激中型SUV市场。


一、2021年中型SUV新车投放凸显三大特征:中国品牌强势发力、 丰田强势发力、高端电动车强势发力 

1、中国品牌强势发力中型SUV:3~4月长安、长城、奇瑞、吉利等强势中国品牌,先后投放UNI-K、摩卡、揽月、星越L等重磅新中型SUV,且都是各自的新旗舰车,都被寄予提升品牌力的厚望;9~11月奔腾、传祺等中国品牌将持续加码D359、新GS8等新中型SUV,强化中型SUV市场的竞争;

2、丰田强势发力中型SUV:6月雷克萨斯投放全新NX,9月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将先后投放新一代汉兰达;


3、新能源车企强势发力中型SUV:1月特斯拉Model Y国产震撼来袭,3~4月奥迪e-tron、Macan EV等相继涌入,大众ID.6、现代IONIQ 5等一大堆中型SUV新能源车型,极有可能在年底来个锦上添花,通用全新纯电平台“奥特创”的重磅车型——凯迪拉克Lyriq也将于22年上半年全新上市。


二、2017-2020年中国品牌积极试水中型SUV,2021年强势发力,集体挑战15万元以上价格区间 

1、2017~2018年中国品牌中型SUV积极布局10万元左右价格区间,以众泰系为典型代表,成为小品牌“弯道超车”的核心切入点;

2、2019~2020年中国品牌积极布局10~15万元价格区间,以奇瑞系为典型代表,其中瑞虎8 Plus成绩突出;

3、2021年起,中国品牌积极布局15万元以上价格区间,长安、长城、吉利等强势中国品牌领衔布局,打造新旗舰车型,再次吹响中国品牌整体上探的号角;

4、截至2020年底,虽然中国品牌积极试水中型SUV,但并未构建起独立竞争体系,多数“混入”中国品牌紧凑型SUV阵营。UNI-K、揽月、摩卡、 星越L等的价格区间、定位、产品等更趋同,且明显区别于紧凑型SUV,不再一味“以大打小”,2021年中国品牌中型SUV有望形成独立竞争体系。


三、2017-2020年海外普通(合资)品牌积极试水中型SUV,大众快速脱颖而出,2021年丰田强势跟进,全面挑战大众阵营 

1、2017~2018年海外(合资)品牌国产了途观L、本田UR-V、探界者、科迪亚克、标致5008、途达、探岳、大指挥官、宝马X3、奥迪Q5L等一大堆中型 SUV,除大众快速崛起,多数不温不火或昙花一现;

2、2019~2020年海外品牌中型SUV加速优胜劣汰,大众投放PHEV等,进一步丰富体系;

3、2021年大众、别克、福特等都会不约而同强化中型SUV体系;

4、2017~2020年,丰田中型SUV仅有汉兰达,虽然销量不如大众,但表现稳健、售价“高挺”,是中型SUV“价值标杆”。2021年丰田强势跟进,广汽丰田投放新汉兰达,一汽丰田投放新汉兰达姊妹车型皇冠陆放,雷克萨斯引进新NX,再加HEV技术,丰田将全面挑战大众中型SUV的“销量优势” 。


四、2017-2020年新能源车企积极试水各大细分市场,2021年中型SUV成高端电动车新发力点 

1、2017~2020年中国品牌、海外品牌纷纷试水新能源车市,但月销量突破万辆的仅有Model 3、宏光mini EV等极少数车型, 多数是“见光死”或者销量在5000辆以下徘徊;

2、2021年中型SUV成高端电动车新发力点:1月1日,特斯拉Model Y国产上市,售价33.99万元起;4月奥迪e-tron国产上市;7月大众ID.6上市,现代IONIQ 5预计将于年底上市;凯迪拉克Lyriq预计将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


3、新车加速上市,快速加剧中型SUV车市竞争,1月底宝马iX3官降七万元,也终于迎来了终端销量的逐步起色。


五、2017-2020年车企积极尝试,助推中型SUV向主流市场渗透,2021年车企突然发力,加速中型SUV向主流市场渗透 

1、2017~2020年中国品牌、海外品牌、新能源等纷纷试水中型SUV车市,不仅助推中型SUV的市占率由不足10%至突破11%,而且助推中型SUV向主流市场渗透,线索占比已经接近50%; 

2、2021年广大车企突然发力,长安、长城、吉利等强势中国品牌集体挑战15万元以上价格区间。大众、丰田、别克等海外主流品牌(合资)强强对决,加速中型 SUV向12~25万元的普通车市渗透,线索占比将突破50%,成为中型SUV最核心价格区间。


六、2021-2026年男性首购加速向男性换购转移,持续助力中型SUV发展 

1、截至2020年底,没有一个80后的年龄低于30岁,近十多年首购为主的80后(男性为主)快速壮大中国车市,未来十多年80后纷纷涌入换购车市;

2、人口重心加速上移,助推消费重心由首购向增换购转型:

     2014年男性首购占比高达48%,是绝对主体;

     2020年男性首购与男性换购占比旗鼓相当;

     2026年男性换购将成为新主体,销量占比升至37%;


3、中型SUV是典型的换购市场,2021~2026年随车市平均购车年龄、主流消费价格区间等持续上移,助推中型SUV换购发展


七、2021-2026年中国车市持续消费升级,单车均价将由15万元升至20万元,持续助力中型SUV发展 

1、即便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名义同增4.7%,其中城镇43834元,同增3.5%,农村17131元,同增6.9%。2021~2026年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体仍会稳健增长(易车的这个假设,还需要进一步验证),高收入群体不断增多,提升中型SUV销量;

2、2016~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加速消费升级,单车均价由12.5万元升至15.13万元(以下均为线索价格,实际成交价格还要低3-5万元),其中12~20万元成新主流价区;


3、2020年中型SUV集中15~35万元价区,与新主流价区越来越重叠,2021~2026年中国车市的主流价区将升至15~25万元,与中型SUV更加重叠;


八、2021-2026年中国用户的购车偏好继续倾向SUV,持续助力中型SUV发展 

1、2014~2020年中国乘用车保有量新增1.5亿辆,其中紧凑型轿车独领风骚,贡献了近5千万辆;


2、2014~2020年紧凑型轿车用户加速向SUV市场转移,意向置换中型SUV的比例由不足10%到突破20%;


3、2014~2020年新增的保有用户,在2021~2026年将纷纷涌入增换购市场,其中紧凑型轿车用户是主力,中型SUV将成他们的主要选择。


九、2021~2026年男性换购、消费升级、偏好SUV三大因素,将相互助力,将中型SUV市占率提升至19%。

1、2014~2020年,受惠于广大车企积极试水、换购用户持续增加等,中型SUV的市占率由4.92%飙升至11.25%;


2、2021~2026年,男性加速涌入换购车市,消费升级加速推进,用户选购持续偏好SUV等,将进一步助推中型SUV发展,市占率有望升至19%,12~25万元普通价格区间的线索占比将突破60%,届时中型SUV将成为仅次于紧凑型SUV的第二大细分市场。


十、中国品牌中型SUV布局,应紧密围绕小城青年加速向小城大叔演变这条新人口红利线展开,战略性压制海外品牌紧凑型轿车

1、2014~2020年,小城大叔市场持续爆发,销量占比升至18%,2021~2026年,小城大叔市场将持续坚挺,销量占比升至19%;


2、2014~2020年,中国品牌核心用户集中小城青年,成就了哈弗H6、博越、长安CS75等多数紧凑型SUV,大众、别克、丰田、本田等海外品牌加速下探,朗逸、速腾、卡罗拉、英朗等,不仅与中国品牌抢夺小城青年,而且差不多“独占”了非常优质的小城大叔的置换用户;

3、2021~2026年,低级别市场的消费重心加速由小城青年向小城中年转移,其中小城(置换)大叔将成为中国品牌与海外品牌的核心争取对象;


4、2021~2022年,吉利、长安、长城等强势中国品牌,将集体发力中型SUV车市,这是一场转型升级之战,也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不成功便成仁;


5、建议中国品牌的新中型SUV要紧密围绕小城青年加速向小城大叔演变这条新人口红利线展开。希望中国品牌中型SUV能对海外品牌紧凑型轿车形成战略性压制,对海外品牌紧凑型SUV形成战略性牵制。


建议1:冀鲁豫将成为中国品牌新一轮中型SUV攻坚战的核心战场 

1、2020年,中国乘用车终端销量近2000万辆。冀鲁豫贡献19.42%,中国品牌销量387万辆,冀鲁豫贡献21.37%。同期中国品牌的全国市占率为 33.62%,冀鲁豫市占率高达37%......。冀鲁豫车市堪称中国品牌的“根据地”;

2、2020年,海外普通品牌紧凑型轿车的全国销量超过400万辆,市占率为21.05%。冀鲁豫的市占率高达24.38%,其中大众品牌的全国销量达263万辆,市占率为13.18%,冀鲁豫的市占率高达17.66%......。冀鲁豫是大众等海外普通品牌开展大扫荡、反围剿的核心区域;

3、2021年,长安、长城、吉利等强势中国品牌,集体发力中型SUV市场,冀鲁豫将成为中国品牌新一轮攻坚战的核心战场。


建议2:海外品牌中型SUV布局,应紧密围绕大城青年加速向大城大叔演 变这条新人口红利线展开,争分夺秒摆脱对紧凑型轿车的依赖 

1、80后更聚焦大城,人口众多,且未来十年纷纷迈过40岁,将持续助推大城中年车市,其中大城大叔将持续涌入换购车市,为中型SUV创造新机遇;


2、截至2020年底,中型SUV车市大体分成海外普通品牌与海外豪华品牌两大阵营,前者销量由途观L、途岳引领,但标杆仍是汉兰达,销量坚挺与利润丰厚。后者由奥迪 Q5L、奔驰GLC、宝马X3主导,销量相对坚挺,但价格区间不断下探;


3、2021年三季度广丰新汉兰达与一丰新汉兰达皇冠陆放,将重磅上市,强化丰田在海外普通品牌中型SUV阵营的优势地位,部分抗衡豪华品牌阵营的下探;在豪华品牌中型SUV 阵营,有雷克萨斯新NX、林肯航海家国产等新车上市,只要价格合理,销量值得期待;


4、2021~2026年,中型SUV是广大海外品牌夯实大城车市、缓解紧凑型轿车销售压力与避免销量断崖式下滑的核心战场,也是大众与丰田争夺中国车市领导权的核心角逐场。


建议3:中型SUV是丰田、大众角逐在华领导权的核心战场之一 

1、2020年大众(品牌)在华销量大幅下滑至260多万辆,丰田(品牌)升至160多万辆,两者差距缩小至100万辆;


2、丰田与大众的100万辆差距主要聚焦紧凑型轿车与中型SUV;前者丰田仅有60万辆,大众高达140多万辆,差了80万辆多,后者丰田不足10万辆,大众高达36万辆,差了26万辆多;在其它细分市场,丰田普遍占优,即便销量有小幅落后的,单车利润也大幅领先;

3、2021~2022年,是丰田布局与发力紧凑型轿车与中型SUV的关键期:前者加码凌尚、亚洲狮两款重磅A+紧凑型轿车,直接对标速腾、朗逸,2021年上市,效果很快会显现,如新增三四十万辆销量,势必加速大众紧凑型轿车的下滑幅度;后者加码新汉兰达与威兰达,强化对途观L、探岳的压制之势,2021年三季度上市,效果很快会在2022上半年显现,如新增十多万辆销量,势必也会稀释大众销量;

4、2022年底,不排除丰田在华年销量突破200万辆,大众跌至200万辆的可能(没有想到下半年风云突变,受到缺芯影响,大家的销量都开始往下走了)。


建议4:新能源车企中型SUV布局,应紧密围绕增购用户不断增加这条新人口红利线展开,并积极迎合女性用户 

1、2014~2020年,换购是中国车市的新兴市场;2021~2026年,增购将成为新蓝海,其中女性是增购主体,对中国整体市场的贡献有望达到24%;


2、2019~2020年,蔚来ES6、EC6等,助力中型SUV新能源车市含苞欲放,2021年Model Y,将为该细分车市注入新活力;


3、高端新能源是高收入家庭典型的增购车型,以及女性是增购主体,再加车企加速投放新中型SUV新能源车型,建议相关车企积极迎合女性诉求。


建议5:为吸引家庭增购女性,BBA中型SUV新能源急需摆脱主流思维 

1、特斯拉的快速崛起,可能是因为设计、因为技术、因为创新......也可能什么原因都不是,就因为其与众不同的感觉。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与其说特斯拉引领了消费潮流,不如说女性成就了特斯拉;女性与男性的购车特征具有天壤之别,前者更自由浪漫,后者更循规蹈矩(不知道特斯拉女性车主的比例究竟是多少);

2、2020年三季度更具个性的中型SUV轿跑蔚来EC6正式上市,不仅吸引了更多女性用户,而且快速上量,成为蔚来汽车的新增长点;近一年偏主流设计的奥迪e-tron、宝马iX3、奔驰EQC等,虽然都倚老卖老、信誓旦旦,但销量普遍欠佳,2021年初宝马iX3忍痛割爱,官降七万元人民币,才换的销量终于突破2000辆大关;

3、2021~2026年,中型SUV新能源车型能否爆发,关键看广大车企如何讨好女性用户。


小结:中型SUV是中国车市的新蓝海,也是优胜劣汰的“绞肉机” 

1、2020年中型SUV终端销量223万辆,市占率升至11.25%,对比2014年的4.92%,实现翻倍增长。2021~2026年,男性换购、消费升级、偏好 SUV三大利好因素,有望将中型SUV的市占率推高至19%,将成为中国车市的新蓝海;

2、2021~2026年,建议中国品牌中型SUV重点吸引小城换购大叔,努力打好冀鲁豫保卫战。海外品牌中型SUV重点吸引大城换购大叔,大众应积极预防丰田的全面反击。新能源中型SUV重点吸引家庭增购女性,更注重个性化设计; 

3、中型SUV是广大车企不得不参与,但又输不起,就像台“绞肉机”,加速淘汰弱势品牌与犯错误的品牌,重塑车市竞争格局。

全部讨论

2021-10-07 08:34

前两天是因为发销量的点评和快报,所以细分市场的洞察报告就稍微延后了,今天接着。分享第5篇。

2021-10-07 23:09

我是大叔,想换中型suv价格在20到30万,看这分析感同身受。楼主太厉害了

2021-10-07 15:31

7坐车根本就没必要。炒作的概念,人们很快就明白过来$比亚迪(SZ002594)$

2021-10-07 13:44

一般一般,倒数第三。水平有限

2021-10-07 12:10

中型SUV,将会是说未来5年绝对的增量细分市场。

2021-10-07 08:39

大家看得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