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蒂、成长与超级明星企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5回复:76喜欢:99
以股价总是围绕内在价值波动为前提,以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为标签的价值投资体系,在“安全边际”上的不同看法,大致可细分为烟蒂、成长和超级明星企业三个流派。

烟蒂派的杰出代表是价值投资的奠基者本杰明·格雷厄姆,大师是“安全边际”学说的创立者。他认为人类的惧怕和贪婪情绪常使股价同企业的资产、收入、利润以及未来预期收益等因素所构成的内在价值形成巨大差价,从而形成一个确定性较高的获利空间,即当股价远远低于内在价值时买入,股价市场纠错回归内在价值后卖出,这被形象的描述为“捡烟蒂”。烟蒂派的“安全边际”建立在买入股价与内在价值的差价,即格老提及的以低于公司2/3净资产价值的价格建立投资组合,以低市盈率作为买入依据。

成长派的当然代表是成长股策略之父菲利普·费雪。他和格雷厄姆在“安全边际”的看法截然不同。格老认为内在价值大部分来源于可量化的因素而非质量因素,如果内在价值大部分来源于经营能力、企业性质和乐观的成长率,那么缺乏“安全边际”。而费老终其一生投资在成长型股票上,投资那些最有能力的经营团队,有着长期盈利增长计划,内在特质很难让新加入者分享的高成长企业上。他认为长期来看“安全边际”应该建立在企业的高成长上,对于高成长的可持续超额利润的标的企业,价格上不要锱铢必较。

两位大师对于“安全边际”的看法不同,在股票投资的集中与分散上也风格迥异。格老认为市场先生喜怒无常,尽管股价可能回归内在价值,但是时间无法确定,为减少风险,应建立一个广泛的投资组合,把投资分布在各个行业的多家公司中,其中包括投资国债;而费老认为应买入一种或极少品种的股票。基于出色的公司在任何市场都只有5%左右,而能找到其中股价偏低的则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旦机会来临,就应该重仓买进,甚至是以全部资金买进。

超级明星派是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他强调企业要有长期的竞争力,公司管理层诚实、可信并且稳定,在这些前提下,再选择那些股票具有相对价格优势的公司。巴菲特形象地描述他的投资策略是85%流着格雷厄姆的血,15%流着费雪的血。论及超级明星策略,不能不提巴老的亲密战友查理·芒格,他认为“格雷厄姆思想中有盲点。他没有意识到有些生意值得前期投入”,芒格推崇的是“好生意”。巴老和芒格在买入喜诗果糖后从单纯关注股价上“安全边际”进化到公司持续性竞争力下的“安全边际”。巴老将烟蒂与成长的和谐结合形容为“让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他说到:“格雷厄姆教会我买便宜货,而查理把我推进了不要光买便宜货的投资方向。这是他对于我最大的影响。要把我从格雷厄姆有局限性的观点中释放出来需要巨大的力量,那就是查理的意志力。他让我视野变得更开阔。”“我开始非常热衷于以合适的价格购买优质生意。”

理解“安全边际”在三代大师投资体系中的不同策略,对于洞悉价值投资真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三个流派的拥趸众多,而盲从是价值投资者最大的业障,保持独立思考要知其然并要知其所以然。选择哪一种策略,要明晰策略后面的风险和应用可能。例如超级明星策略对于技术类企业就不适合,巴老强调“如果你不能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你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钟”。当下拥有技术类股十年,恐怕多是噩梦,费老钟情的非卖股摩托罗拉在其暮年则收益大幅下降;而成长策略一定要建立在投资者熟知的行业和企业基础上,否则所谓的“戴维斯双杀”一定会是常客;烟蒂策略从历史统计上总是赢家,那是后视,如果没有对冲策略的保驾护航也会陷入格老频临破产的窘况。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3-02-18 18:53

不错,收藏

2013-02-18 18:52

对安全边际的理解分为烟蒂,成长,和超级明星三种风格简单,清晰,实用,不同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加以运用,这三种都可以取得长期的成功,关键要适合自己,就如同穿鞋一样。市场先生是极度聪明的,对这三种风格的股票估值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会看到涨得好的股票有高PE的,也有低PE的,也有中等PE的。简单以PE高低来谈股票价值也是一种教条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会更接近真相和真理。

2013-02-18 18:31

非常棒的文章啊嘿嘿。

2013-02-18 18:30

[赞]

2013-02-18 17:25

买成长股是要有神一样的预测能力,而买烟蒂股只需要一个有一定投资阅历和判断能力即可,所以言必喊价值投资就是买高成长股的人都是拿神的标准来苟苛地要求自己,而我只要求自己拣几个烟屁股则已。可以拿出30%的仓位配置一些“高成长股”,其实也是搞一把价值投机而已

2013-02-18 17:08

好文章,简洁清晰。

2013-02-18 17:00

好文 公司的资产要有价值 价值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增长而且要有超额增长 满足以上两点之后 价格要比内在价值打个折扣 且折扣越大越好 嘿嘿

2013-02-18 16:54

保持不断的学习才能让自己进步

2013-02-18 16:54

二元兄,价值投资,难在估值。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估值方法。今天,我现提出房地产公司的估值讨论,看看是否可以集思广益,讨论出一个有正确的意见出来。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市值确定,是否:1、从成长性方面,一看当年和后面几年的销售额(考虑营业收入和增长情况),二看毛利率或净利率,三看目前的销售额规模有多大,是否还有快速发展的空间;2、从安全边际方面上,一看净资产(如果清盘,净资产高的公司清盘价值高),二看现金流(怕资金杠杆比例运用太高,怕崩盘危险)。当然,还要考虑很多维度,不是我这个短短的评论可以涵盖的,算是抛砖引玉,希望获得你和大家的共同讨论,从而对房地产公司给出一个合适的估值。谢谢!

2013-02-18 16:16

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