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2回复:60喜欢:24
[调研的必要性和$犹他美容(ULTA)$ ]巴菲特通过财报了解公司的潜在优势,形成自己的80%见解,但剩下的20%要通过调研才能明白,主要是明白为什么客户要为这个产品服务买单,满足客户的无形需求具体是什么。这样才有可能判断未来这些优势可以持续。
/
我理解瑞幸是因为以前在国内时想喝咖啡满街找咖啡的痛苦体验,如果没有对需求的本质理解会很难判断企业的成长性。
/
昨天,开车带女儿去一个化妆品店Ulta Beaty。以前没听说过,看了一下,还是个上市公司,就在手机上看财报 开始实地调研了[捂脸]。美国店很多,财务非常优秀,增长很快。我问女儿为什么不在亚马逊和Shein上买。她说:逛这个店很舒服,就像逛Target;Shein上没有,亚马逊有但更贵,品牌化妆品在亚马逊都贵,比在品牌自己网站上买还贵。这个如果我不是消费者是很难知道的。店员很热心,主动和我搭话,问我需要什么,我也问了很多问题。明白了这个店的服务也是很大的竞争优势,减少客户对众多品牌挑选的不确定性:保健品、美容护肤品这类产品都是包装好看,里面不知道装的是什么 效果怎样,所以需要这种从人来的服务,这也是为什么它们最容易成为传销产品,高毛利,传销降低品质和效果的不确定性和替代高昂的信任信息获取成本(广告营销费)。Ulta所提供的就是这种降低信息和品质不确定的营销服务。店里还有美容美发沙龙,直接现场用那里的产品服务。明显这个店是雅芳Avon(曾经的sp500公司)的低成本替代性服务。
/
我理解为什么亚马逊贵:以前大品牌纷纷从亚马逊撤店 比如耐克,因为大品牌的本身是流量,放在亚马逊上不但给亚马逊带流量,还和廉价杂牌放在一起给自己掉价。这也是为什么拼多多需要百亿补贴才能卖品牌商品(通过给大品牌品牌给自己带流量)。
/
显然这些我不问女儿 不亲身调查体验是很难从财报和ppt上理解的。
/
优质的购物体验,给精美护肤美容大品牌产品加分,用客户服务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的,和亚马逊Shein这类电商的难以替代性。我就能判断这个店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是市场需要的,且美容护肤是奢侈品,随经济和收入增长 需求更大,超过GDP增速。而且这个店的市场还没有饱和,市场占有率会持续上升且规模效应会使经营利润率上升,所以我预计未来很多年利润增速都会在10%以上。目前估值合理。
/
Ulta 现价491
未来5-10年每年超越大盘+5%
2030年股价 800-1000左右
$犹他美容(ULTA)$
///@困得不行哈:1998年股东大会。
费雪的调查方法是如何改变巴菲特
股东:我的名字是特拉维斯·希思。我来自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
我的问题是关于菲尔·费雪所说的调查方法。当你发现了一个业务,你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查时,一般你需要花多少时间呢?
巴菲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现在我几乎什么时间都没花,因为我过去已经这样做过了。资本配置的一个好处是你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累积的,这样你就能从之前做的事情中获得持续的回报。
到目前为止,我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大多数可能感兴趣投资的公司都相当熟悉。
当我开始的时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经常做很多菲尔·费雪所描述的事情——我遵循他的方法。但我不认为你能做太多。
现在,在你准备对某件事深入调查时,你应该先有80%左右的认识。我的意思是,你肯定不希望用费雪的方式去追踪每一个想法,所以你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假设。
就像一个篮球教练在街上碰到一个七英尺高的人——你才会开始对他各方面开始感兴趣:你必须弄清楚你是否能让他留在学校,他是否身体协调,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这些都是费雪的调查方法所要求的细节。
我相信,当你对整个行业,尤其是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比先读一些相关的资料,然后走出去,和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前雇员、现在的雇员等等进行交流更有意义的了。
你会学到很多。并且这应该是最后的20%或10%。这种方式不会让你太累,因为你一般都是从一个你认为经济状况良好的公司开始——在那里他们看起来像7英尺高,然后你可能想用一个会否定你最初草率的假设的角度去开始调查。
或者如果你证实了你的假设,那你的认识可以更强烈。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就在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做过类似的事情,而实际上,这种调查做法极大地增强了我对美国运通这种感觉,我买的股份越来越多。
如果你和一群业内人士交谈,问他们最害怕什么竞争对手,为什么害怕他们,诸如此类的问题。你知道,他们会用安迪·格鲁夫的银弹来对付谁等等,你会学到很多。
当你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你可能会比业内的大多数人更了解这个行业,因为你会带着一个独立的视角去看这个行业,你会倾听每个人说的每件事,而不是带着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进来,过一段时间后,只是听你自己的真相。
我建议这么做。但我不再经常这样做了。我近几年只做过几次,我也曾在年度报告中谈到——当我们决定保留美国运通,并决定在1994年换普通股的时候,我和弗兰克·奥尔森谈话的时候我用的是费雪的调查方法。
我找不到比弗兰克·奥尔森更好的人了。弗兰克·奥尔森,经营着赫兹公司,在联合航空公司有丰富的经验,天生就是一个营销家。我的意思是,他很懂生意。当我问他美国运通卡有多强大、它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谁会在它之后出现等等问题时,他可以在五分钟内给我一个答案,并且这将比我在数小时或数周的调查研究完成的更好。
在美国运通这个案例中,你可以向别人学习。而弗兰克就是美国运通的使用者。弗兰克在经营赫兹汽车时,曾经以X%的价格向美国运通付费。而弗兰克其实并不喜欢付钱,那他为什么要付钱给美国运通?如果他付的比Master Charge或Visa多,他为什么要付更多?那么付那么多钱,他能做些什么呢?
你只需要一直问问题。我想戴维·戴维森(Davy Lorimer Davidson)在视频中解释了这一点。我非常感谢他这样做,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一次真正的努力。
但那确实是我1951年在华盛顿拜访他时所做的,因为我想弄明白为什么人们会选择GEICO而不是他们已经在保险的保险公司,以及这种优势有多持久。
你还能利用这个机会问什么?我问了他很多问题,而他给了我很棒的答案。这次对话,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生活。所以在这一点上,除了戴维,我没有什么好感谢的。
对于费雪的调查方法,这就是我的建议。
引用:
2023-01-18 17:39
巴菲特:了解一家公司的秘诀 视频链接

精彩讨论

icefighter2023-01-23 10:16

总结这几年的投资研究,我感觉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广度不够,深度太深,长期过长,中期没有抓住重点。

广度不够,体现在哪里?
有很多行业,公司根本没有覆盖,其中有一些很容易抓住的机会,甚至是暴利的机会,就白白错过了。
深度太深,关注了太多的行业公众号,天天看,很多产品细节文字也看,但是看了,对投资真的有用吗?行业专家不等于投资高手。很多细节其实是无用功。
长期过长,有些公司我关注的点过于长期,这种长期的格局,终局的博弈,其实股价短期是不可能体现的。除非是5年,10年的长期投资,否则关注太多长期的变化,意义可能有限。
中期没有抓住重点,其实股价变化,最重要的是中期。
举个例子,去年4,5月份底部,伊之密是我研究的标的,估值很便宜,而且有一体化压铸的新业务。
但是我考虑5年,10年后的长期格局,认为他的管理层不如宁波海天。
如果站在中期角度,他的主业注塑机虽然中期之内业绩不一定有多大的增长空间,但是足够低的估值已经涵盖了可能的风险,而他的压铸机在0-1的过程,市场对这块的估值没有体现。
这就是很好的一个机会。

icefighter2023-01-23 08:54

我现在觉得,有个研究方法可能是不错的。
研究一个行业,或者公司,就把涉及到的相关公司都研究一遍。
譬如,我昨天开始研究糖尿病药物行业,在雪球上搜索资料,除了诺和诺德,礼来,通化东宝,甘李药业等相关公司,我也发现了一些新的投资线索。
譬如有人提到,诺和诺德的重磅药物对凯赛生物有什么影响?
譬如我在看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每年验证300个新靶点,从这个事情可以推断,也许上游给大药厂卖水者也是很有前途的。
譬如我看到诺和诺德投资了乐纯生物。


这种做法第一个有助于我们对目标公司做全方位的研究,不放过可能的思维盲点,
第二个有助于让自己的投资标的更加丰富。
也许最后我不会投资甘李药业,通化东宝,但是反而看上了上述投资线索启发的其它投资标的。


我认为这种做法算是深度和广度同时结合的好方法。
股票实在太多了,研究不过来。

icefighter2023-01-23 08:08

楼主提到的这点,“我理解为什么亚马逊贵:以前大品牌纷纷从亚马逊撤店 比如耐克,因为大品牌的本身是流量”。

消费降级时代,渠道和品牌商的博弈确实会加剧。一方面,渠道会通过自有品牌,试图抢占品牌的利润空间,而另外一方面,某些大品牌也会通过自建渠道,试图绕过渠道巨头的打劫。

“从2017年正式提出DTC(Direct to Consumer:直接触达消费者)以来,2021财年耐克的数字业务营收占比达到了38.7%,当年6月,初步尝到甜头的耐克正式宣布进入CDO(Consumer Direct Offense主动直面消费者)战略全新的数字化赋能阶段:CDA(Consumer Direct Acceleration加速直面消费者)。这表示耐克已从最早的CDO战略中尝到甜头,因此不惜加强火力,通过加注自有渠道”

他的死对头阿迪达斯也是一样的。
“2021 年 3 月 10 日,adidas 在「投资人&媒体日」上,宣布了下一个五年(2021-2025)战略——「Own The Game掌控全场」。这个五年计划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将「Direct-To-Consumer(DTC)直面消费者策略」放在了五年计划中的重中之重。
adidas 同时给出了数字预期:在 2025 年,adidas 的 DTC 部分业务将预计贡献全集团 50%左右的营业额,并引领超过 80%的营收增长;”

本质上,存量博弈时代,大家的市场空间都在缩水,那么从产业链其它环节寻找利润,垂直整合,这是龙头企业必须要做的。

全部讨论

敬畏与常识2023-10-23 22:29

未来网上有AI导购了,不知道线下的优势还在不在?

舌头大王2023-07-05 10:48

拼的就是投研的广度和深度

mgjz2023-03-27 15:17

qq1qqqqqqqqqqqqq

赫赫爸20202023-01-25 00:03

存量博弈时代,大家的市场空间都在缩水,那么从产业链其它环节寻找利润,垂直整合,这是龙头企业必须要做的

阿贝尔Abel2023-01-23 16:40

这种中期的idea,怎么确定在估值中没有体现,又如何确定未来涨了以后已经体现了呢

icefighter2023-01-23 10:16

总结这几年的投资研究,我感觉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广度不够,深度太深,长期过长,中期没有抓住重点。

广度不够,体现在哪里?
有很多行业,公司根本没有覆盖,其中有一些很容易抓住的机会,甚至是暴利的机会,就白白错过了。
深度太深,关注了太多的行业公众号,天天看,很多产品细节文字也看,但是看了,对投资真的有用吗?行业专家不等于投资高手。很多细节其实是无用功。
长期过长,有些公司我关注的点过于长期,这种长期的格局,终局的博弈,其实股价短期是不可能体现的。除非是5年,10年的长期投资,否则关注太多长期的变化,意义可能有限。
中期没有抓住重点,其实股价变化,最重要的是中期。
举个例子,去年4,5月份底部,伊之密是我研究的标的,估值很便宜,而且有一体化压铸的新业务。
但是我考虑5年,10年后的长期格局,认为他的管理层不如宁波海天。
如果站在中期角度,他的主业注塑机虽然中期之内业绩不一定有多大的增长空间,但是足够低的估值已经涵盖了可能的风险,而他的压铸机在0-1的过程,市场对这块的估值没有体现。
这就是很好的一个机会。

谷樾2023-01-23 09:58

真的要做好投资,勤奋是必要的,不存在单一追求广度或单一追求深度就可以的情况,一定是某种程度上的平衡……姜老板@就叫姜诚 有一句话说得挺好:“投资是可理解与可承受的交集。”其实可理解的选择面就是“广度”提供的,而可承受的正确率是“深度”提供的。

小猪药说2023-01-23 09:33

这个方法毫无疑问是很好的。问题是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很多,广度和深度真的能够兼顾吗?这是极大的工作量。最后变成了一个时间和精力的选择问题。

icefighter2023-01-23 09:11

我目前初步的想法,这个领域的技术迭代还是很快的,卷着卷着,跟不上的人就落伍了,例如糖尿病领域的“老三”赛诺菲原本也有一款GLP-1产品利西那肽,但可能是后来跟不上GLP-1开发升级的节奏,前几年基本就退出了糖尿病这个领域。

未来还是看新产品的迭代速度。
我有两个想法:
1.如果能确认甘李药业这几个公司当中,其中某个在新产品的研发上已经领先其它国内同行,那么重点关注这个公司,因为新产品才是未来,目前的老产品以价换量都是意义不大的。

2.如果能找到这个产业链的上下游相关公司性价比更高,那么不投资通化东宝、甘李药业,投资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公司也是可以的。

稷下小鱼2023-01-23 09:06

从行业格局,技术趋势理解公司的竞争优势。把有个公司放在点、线、面、体、链的多个维度上比较。动态的把握在行业和发展趋势上的竞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