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回复:29喜欢:4

再找到一个当年年轻时候写的东东,虽然写的比较早(2004年年底2005年年初左右,深度也不太够),本人当年也持有不少伊利股份,但对于现在依然有意义,也可以有所借鉴:

关于伊利事件的另类思考

近阶段,证券市场关于伊利公司独董和国债交易问题的报道多如牛毛,伊利公司顿时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好孩子”变为了“坏孩子”,以往良好的市场形象瞬间灰飞烟灭。作为当事人,可以为此事及利益争得头破血流;但作为中国证券市场及社会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应当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伊利事件”,不要使其演变为纯粹争权夺利的闹剧。妥善推动解决“伊利事件”,不但是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需要,整个社会也会因为事件的妥善解决而受益。从某种意义上讲,“伊利事件”不是单独的事件,它可以说是突出、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处于转轨阶段存在的矛盾。

伊利公司在国债投资上投入这么大的金额,没有经过董事会议事程序和股东大会的批准,没有对其国债投资事项进行公开披露,不论有什么理由,都是违反有关上市公开披露规则和公司规章制度的,是需要进行谴责和更正的。伊利之所以要罢免独董,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独董俞伯伟跟伊利潘刚的利益更多的联系在一起,矛盾的焦点可能是对在金信的MBO股权分配上同郑俊怀等存在重大分歧,利益冲突严重。但本文不去探讨其“独董事件”和国债投资上的具体纠缠,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伊利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能给大家以新的启迪。

1、法人治理问题

首先,“伊利事件”突出暴露了我国企业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伊利公司在国债上的投资,肯定是经过董事长或公司其他重要管理人员同意的。作为伊利公司的奠基者和多年的经营管理者,可能觉得投资国债风险不大,也有资格进行国债投资。但是,从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看,也是不允许的,更不用提上市公开披露规则了。伊利公司某些高管对中小股东的隐瞒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给其长期发展的前景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凸现了公司在法人治理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当然投资的国债可能会用来回购以便为收购金信信托所名义上拥有的伊利股权,这另当别论)。

打江山者,可能觉得无所谓,江山是老子打下的,老子当然要说了算。但是,如果没有制度的建立和严格执行,打下的江山是不会长久的。作为伊利公司的持有者和经营者,可能觉得这种行为在目前不严重,但是创业者之后呢?底下的子公司的管理监督呢?伊利公司经营多年的品牌,作为内蒙食品饮料工作的一面旗帜,不能因内部法人治理问题而倒下!

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股东决策监督、职业经理经营、职工保障监督等方面的制衡,可能是今后企业不断完善的方向。上市公司法人治理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问题,如何推进法人治理,维护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是需要监管者不断加强的,也是市场参与者需要推动的,但要防止走形式。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委托代理制度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代理人问题即使在西方也是很主要的矛盾,不过人家用了上百年时间,不断通过“出现问题——立法针对”这样的反馈来完善,目前我国缺少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立法严重滞后。在代理人缺少制约,违规成本小、收益大的情况下,无疑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手段,哪个大股东、管理层不是首先考虑自己?国内即使是好公司未必有好回报,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无疑是不断遭到打击,投资信心不断丧失,就是这个原因。以前这些都是黑幕,现在都暴光出来了,所以证券市场的信心基本上无法树立。

在非全流通的证券市场以及第一代创业者还在管理公司的情况下,这种矛盾主要体现为大小股东之间的矛盾,而全流通以后、第一代创业者退出公司管理以后,这个问题也依然存在,不过从现在大小股东矛盾转化为股东和管理层的矛盾。

因此,通过立法等手段维护上市公司本身的利益,促进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提升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已是迫在眉睫的事。反贪、反舞弊等监督立法应扩大到整个企业界,而不是目前大部分局限在国有企业和行政部门,建立单独的公司反贪局等机构可能已经提上日程,这同时也对我国的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再从整个社会大的角度看,实际上整个社会也为这个问题所困扰,各国及我国都面临着政府的“法人治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看,政府可以看做是个法人化的职业经理人,受国内人民的委托,对社会进行管理,政府官员则可看作是代理人中的代理人,对政府这个代理人进行再代理。如何处理好委托代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一直是不断努力和完善的,但不容否认,存在的问题也依然不少。与时俱进,随着百姓参政议政意识的提高,对政府的信息披露、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的知情、对政府行政人员的监督等需求不断提高,这些都需要通过制定制度来实现,破除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伊利事件”实际上就是社会问题在它身上体现的一大缩影。

2、接班人选拔制度

其次,“伊利事件”暴露了企业的领导接班制度如何处理问题。伴随着伊利事件的另一件不太被人注意的是以公司正副董事长为代表的和以公司总裁潘刚为代表的矛盾。这种矛盾从伊利的发展历史上看,实际上一直都存在,这是产权不清晰情况下产生的权力矛盾。在国有股份退出伊利公司后,其最终的归属和分配可能是潜在的最大争议之所在,也可能是所有矛盾的焦点之所在。在产权缺少最终人格化归属的情况下,这种矛盾更为突出。

国有企业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领导,使企业保持活力,一直是困扰国企管理和发展的一件事。目前59岁现象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比较普遍,这就是这一制度还存在着重大缺陷。

即使在产权人格归属清晰的企业,同样面临着企业接班人制度的问题。未来我国企业界面临着第一批创业者随着年龄的问题而需要逐渐退出对企业的直接管理,接班人问题随之而来,是采用家族制还是采用建立选拔制度、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无一不是需要逐步解决的。对于接班人选拔制度的建立,一是要进一步明确产权制度,二是要成立由股东、管理层、专家顾问委员会等组成的企业选拔制度,以个人业绩为主要导向,选拔企业接班人。这不单单是一个企业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行政部门、立法、司法机关的努力,为社会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选拔制度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历史上我国有科举制度,现在有公务员制度,这些都是选拔一般或中高层管理者的制度,总体上也还是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对于最高管理者如何进行选拔,我国则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失,“伊利事件”也敲响了这方面制度建设的钟声。

3、历史贡献和激励约束制度

再次,“伊利事件”暴露了企业的历史贡献如何衡量以及今后的激励机制如何处理问题。伊利公司的股东之一:华商世贸的股权问题,多次被媒体所报道和质疑,就是产权问题和历史贡献分配争议的突出表现。无论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还是实际上存在的问题看,实际上并不多也不是太严重。先过户再给钱、还是先给钱再过户的争议,从房地产交易的角度看,没有多大的差别,是信用问题,现在我国的二手房贷款买房很多就是先过户再给钱。主要的问题是资金来源问题。当时收购的资金来源何处?是贷款还是牺牲了上市公司的利益?

由于产权长期缺少人格化特征,对公司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利益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励,从而迫使其中一部分人采取了极端的行为,突破了社会的道德制约和法律制约,最终走向了对社会、企业和家庭都不利的一面。

在企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我国转轨经济的发展阶段,在企业发展还不错的情况下,如何对以往的历史贡献进行量化,并落实到个人,是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一大难点,也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大难点。

管理层持股无疑是解决企业发展瓶颈,理顺体制的一大举措。但如何进行量化并落实到个人则是有争议的地方。如何进行,需要法律、法规进行规范,而不是进行堵截。对国有企业股权的转让,不要老盯着转让给外资,在相同的条件下,中国人应该享有优先购买权,中国的企业中国人有能力办好!

在解决历史问题后,如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则同样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代新人换旧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在明晰产权后,如何吸引新的人才,保持企业的长期发展活力,则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我国,目前既存在对老一辈历史贡献划分不够,也存在对下一代爱护不够的状况,大量的资产被极少数权力人员所瓜分。我国的住房改革、教育体制及其昂贵的费用、医疗体制等无疑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对社会整个家庭的负面影响甚大,对新人的保护和激励不到位,阻碍中国长期竞争力的提高。在社会改革当中,除了对老一代的应有照顾外,对下一代的顺利发展也要引起高度重视。未来的竞争力需要下一代去开创,如果下一代疲于生存问题,疲于谋取私利,则企业、民族、国家危已!只有年轻人没有后顾之忧,创业激情、技术创新激情、制度变革才能得到不断发展,整个社会才能蓬勃发展,充满活力。

4、祝福

6月29日伊利公司股东大会的顺利召开和结束,表明广大股东对事情的处理是理性和冷静的。从伊利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各方对公司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这有助于公司妥善解决存在的矛盾。

搞好一个企业不容易,搞坏一个企业却可在一瞬间。在中国面临国际市场激烈竞争,国外竞争对手虎视眈眈的时候,国内要团结一致,共同向外,不要搞内耗。在社会文明发展到现今这个阶段,国际间的争夺已由以往的枪炮对峙更多的变为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产品的对峙,在外资如狼似虎并吞中国市场的时候,不要纠缠在某个历史小细节。要警惕海内外敌对势力通过拖垮国内民族企业来削弱中国国家中长期竞争力的企图!小平同志说过“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做企业也是一样,实实在在做实业,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前进,为中国重新崛起和复兴而实实在在奋斗的企业家及企业,应该以一个宽松的环境。相反,对那些搞虚假猫腻,浪费中国资源,实质上把中国拖想向深渊的企业及假企业家则应该严肃处理,绳之以法。

就小的方面看,如何尽快理顺体制,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成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变企业领导的大家长作风,促进伊利公司的长远发展,为内蒙乃至中国的食品工业在国际巨头参与争夺的激烈市场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作出贡献,是所有关心伊利公司发展的人应该考虑的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伊利事件”的及时暴露,或许有助于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在规范中发展,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来,获得长期发展的源泉。

就大的方面看,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需要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与时俱进,针对新情况、新特点,不断推进立法工作,严格执法,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制度缺失,是所有关心中国长治久安、走向复兴之路的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

伊利公司走好!祝我们的国家繁荣!

全部讨论

看看这些年企业的发展就知道伊利的管理层是优秀的,后面还是会继续支持

02-05 12:36

可伊利是家没有实际控制人的企业,只要为公司带利润,让股东有分红,那就是好公司的标准

就目前来看整体发展的还不错,这跟内部的稳定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你看隔壁蒙牛。

02-05 15:53

股价跌的时候各种鬼故事都会来

股价涨了比什么都好,对我这种小股民来说能赚到钱就行

02-06 15:15

这些看公司一直发展的挺好的,业绩也好,现在的体量也是管理付出 努力的结果。

02-05 12:24

伊利还是少碰为好,这种消费高周转公司对管理层的要求极高,治理风险相当大。远不是一个傻瓜就能经营好的公司

02-05 14:39

最后一段黑体加粗

02-05 20:53

年轻的时候总是激情满满的

江大还有伊利吗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