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鹏2024展望读后感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6回复:24喜欢:95

朋友分享的付鹏对2024展望的全文很长,且不说结论,光是文章脉络逻辑,读下来都是非常有启发的。这里我贴个链接吧。付鹏2024长白山演讲全文(2023宏观的神)-一定要听要看

下面我总结一下我读下来的之后的几点启发:

1. 分析A股涨跌的逻辑,就看两点:分子看国内经济基本面,代表主要大型企业的盈利;分母看美联储的利率,而不是国内的利率。很好理解,前者是企业盈利,后者是市场流动性,代表估值。

2. A股众多指数中,沪深300上证50,这些大盘股,估值弹性并不大,所以涨跌主要看企业盈利,也就是依赖国内经济复苏;中证1000这些,更多代表小盘股,本来估值就很高,不是靠利润支撑,而是靠未来梦想支撑,估值弹性大过盈利波动,所以主要受美联储利率影响。

以上逻辑可以解释过去2020-2021年的走势,也可以解释今年年内的月度走势,同样也可以用来推演未来的走势。

3. 展望明年的预期,国内经济恢复仍然困难,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居民,四大部门,仍然杠杆率过高,化债很难,政府发债也是填历史窟窿,无法和2008年放水相提并论。

4. 更底层的逻辑是人口。内债不是债,只要人还在。内债的本质是税收,税收的落脚点是人。土地房价本质是未来税收的折现。人出生率不足的情况下,内债就是债了,所以一定要着手揭开锅盖,伤疤是一定疼的。不能指望银行给救助对象输血,核心是担责的问题,领导指示也没用,机构只要还要担责,一切就只能照章办事,信用评级,抵押,能不能过关?过不了关,对不起,没钱。未来只能由央行主导,成立专门的化债机构,直接对救助对象输血。

5. 欧美人口依靠的是移民,亚洲人口依靠的是出生率,日本韩国中国都只能依靠出生率。

6. 不仅要看储蓄率,还要看储蓄结构。储蓄率高,不代表消费和投资有潜力。社会财富主要掌握在中老年人手中,中老年人的风险偏好是非常低的,比较倾向于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的投资,社会创新活力就会不高。

7. 个人的推论: 社会资金偏向保守,会让权益资产估值下降,估值下降对于我们激进派的投资来说,不是坏事,关键要买的低,才能保障未来收益,不要指望击鼓传花,高估值买入,还指望别人再以更高估值接盘,社会资金总体是趋向保守的。

8. 人口下降,债务过大,整体消费不景气,未来机会在于年轻人的极致性价比的精神消费。三个关键词: 年轻人,极致性价比,精神消费。

9. 付鹏举了个例子,年轻人月入4000,他/她可以花3000去听一场演唱会,剩1000吃一个月肯德基喝泡面,这就是年轻人的消费观,在物质消费方面追求机制性价比,在精神消费上愿意买单,取悦自己。

10. 个人推论: 拼多多,网络游戏,宅经济,特种兵旅游。

11. 个人推论: 大家可以对号入座,对应到旅游方面,出去玩是一定要玩的,钱是能不花就不花的,宋城实景演出算不算极致性价比的精神消费?廉价航空算不算极致性价比的精神消费?

12. 城镇化虽然数字上看还有空间,但未来已经不需要基建推动城镇化了,所以不代表还有基建的机会,参照日本过去的经历,等待农村老人自然消亡,村庄撤销或合并,城镇化率自然就提高了。

13. 西方基建落后于中国,比如伦敦地铁老旧,美国高铁不如中国,是他们不会建吗?不是不会,是不需要。未来中国基建也不一样了,以前城市规划,建一个医院,不用考虑人的问题,只要建了,一定会有人来。未来基建都要考虑人的问题,能覆盖多少人口,才能规划建一个设施。我能想到的是以前村里的小学,现在老家村里都没有小学了,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设施是不需要的。

就想到这么多,建议大家阅读全文,不要简单关注结论,应该能有一些启发。

精彩讨论

Splx2023-12-26 14:35

巧了,我也刚看了。
通篇看下来,我觉得关键点还是国内经济增长和美联储利率下降这两个预期能够兑现多少。人口问题是更长期的问题,关系到化解债务问题的推进,而关于明后年的状况还是分子和分母的边际变化。
以付鹏的观点来看,分子端,国内经济增长依然会疲软,原因是国内各个部门的杠杆率都太高了,从我个人来看,能够加杠杆的只有zyzf了,但zyzf应该优先做的还是地方化债,所以国内的经济状况只是不会更差,好转幅度有限,这一点我认可付总。
分母端,海外利率环境确实有可能较长时间维持高利率,除非美国遭遇重大危机。而当前在新技术进步推动下,美国技术转变为生产率提升的步伐还没有停止,所以用长期的利率倒挂来推动行业有序出清,实现软着陆是可行的。
这两者结合来看,未来一年时间内似乎国内依然没有很好的机会。
唉,很纠结,当前么,国内确实便宜,股债比几乎到了历史最高的位置了,除非这个指标彻底失灵了,否则要说再悲观似乎也不太对。但要乐观,似乎又缺少现实作为支撑。
整体来说,降低预期吧,未来一年国内还是会有一定修复的,但修复幅度应该不会太大。

阿胶必上1102023-12-26 13:50

这人话不能全听 屁股有问题 以前在公司外号神棍

xueqiushantiekuai2023-12-26 13:37

宋城演出太贵内容年轻人估计也不爱看

全部讨论

2023-12-26 13:37

宋城演出太贵内容年轻人估计也不爱看

2023-12-26 13:35

年轻一代追求精神消费是舍得花钱,普通消费追求极致性价比,宋城演艺属于精神消费,不在考虑性价比的范围,主要得看是否能够满足年轻人的精神需求。目前看,是不行的……廉价航空可以配合去看演唱会,按付鹏的理论比宋城演艺有前途。

2023-12-26 14:35

巧了,我也刚看了。
通篇看下来,我觉得关键点还是国内经济增长和美联储利率下降这两个预期能够兑现多少。人口问题是更长期的问题,关系到化解债务问题的推进,而关于明后年的状况还是分子和分母的边际变化。
以付鹏的观点来看,分子端,国内经济增长依然会疲软,原因是国内各个部门的杠杆率都太高了,从我个人来看,能够加杠杆的只有zyzf了,但zyzf应该优先做的还是地方化债,所以国内的经济状况只是不会更差,好转幅度有限,这一点我认可付总。
分母端,海外利率环境确实有可能较长时间维持高利率,除非美国遭遇重大危机。而当前在新技术进步推动下,美国技术转变为生产率提升的步伐还没有停止,所以用长期的利率倒挂来推动行业有序出清,实现软着陆是可行的。
这两者结合来看,未来一年时间内似乎国内依然没有很好的机会。
唉,很纠结,当前么,国内确实便宜,股债比几乎到了历史最高的位置了,除非这个指标彻底失灵了,否则要说再悲观似乎也不太对。但要乐观,似乎又缺少现实作为支撑。
整体来说,降低预期吧,未来一年国内还是会有一定修复的,但修复幅度应该不会太大。

2023-12-26 13:50

这人话不能全听 屁股有问题 以前在公司外号神棍

2023-12-26 13:51

他提到极致性价比 就让我想到春秋了

2023-12-26 19:58

这样子的话骑行318川藏线这类的要多了,兄弟们去垭口卖关东煮🍢吧

2023-12-26 15:00

唉,如今业绩留不住,唯有亏损得人心了,今年大涨暴涨的绝大多数都是绩差甚至亏损的垃圾

01-30 19:09

01-06 23:36

2023-12-27 12:48

我看完以后的感想两个:
1. 中国看自己化解风险能力和魄力,老朱当时有魄力有实力也有运气。
2. 美日能维持经济,离不开中国崛起,两边本来就是互惠互利。如果现在脱钩,那哪个市场能替代中国呢,关键看印度能不能崛起。
最后,人口我一直觉得不用过于担心,一个是中国人的韧性,七八十岁还在打零工的不少。一个是中国太大了,小城市生孩子和二胎比例都不低,而且没那么有压力。可以把中国再一分为二,一线可以类比日本,三四线可以类比世纪初的中国,日本向中国投资,双方一起获益。
总体我对中国还是很乐观的,只要自己头脑清楚,内部不要作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