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周期会不会来?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420回复:497喜欢:803

现在市场整体对汽车行业比较悲观。有不少观点很流行,但在我看来比较片面。之前有朋友也私下问过我关于这些的内容,我做了一些答复,在此也公开分享一下。很多观点应该会是大家第一次看到,或许会觉得比较另类吧。想到哪里,说到哪吧。

市场主流观点:1.城市已经很拥堵了,因此行业保有量没啥空间了。2前几年销量就是国内的大顶!3.参考香港马来西亚等区域,我国的保有量到头了,销量也没空间了。

我觉得这几个观点比较片面。

第一, 大城市的拥堵并不代表着整个国家(经济体)汽车保有量不会上升,或者说大城市保有量不上升的情况下,只要经济能保持持续成长,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还有比较多的上升空间。而这部分会由其他城市和农村贡献。

第二, 城市拥堵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也是发达国家过去面临过的问题。但参考发达国家经验,这个问题可能解决。有可能在30年后,我们的保有量是现在的四倍,而城市出行拥堵情况大大减轻。

第三, 城市经济体不具有可比性,因为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保有量很多年前就保持较为稳定了。而决定销量的因素还是在于经济成长,看看韩国和台湾就知道了。

(一)

先说第一点,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大城市汽车拥堵问题,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西欧就已经出现,而那时,西欧汽车保有量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恰恰是在1970年以后,西欧的汽车保有量进入了快速成长的时期。

如果线性对比,我国的保有量相对西方发达国家大致会有四倍的空间。这个空间能不能实现的唯一关键因素在于我们的经济成长能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答案是,那么就不是线性判断。

这里说一点很有意思的是,世界上发达国际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都是低于全国平均千人保有量的。例如日本,千人保有量大致是600。但是东京都只有234。纽约也是一样。因此相对来说,可能除了核心城市以外的地区会贡献以后汽车保有量的大部分,而核心城市,可能在豪车保有量上会有更多的贡献这一点目前也有数据支撑,随着核心城市的限购等限制政策,二线城市的保有量已经开始显露出超过一线城市的迹象。参考下图。

从以上数据来看,国内核心城市的保有量维持在现今的水平是可能的。毕竟人们需要的是出行需求,而不是汽车需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会更多地参与满足这个需求。从欧美先发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是有可能实现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且城市交通需求总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城市交通出行变得更加便捷的。这里就引申到我们说的第二点——城市汽车拥堵可以得到解决。

(二)

第二点,城市拥堵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也是发达国家过去面临过的问题。但参考发达国家经验,这个问题可能解决。有可能在30年后,我们的保有量是现在的四倍,而城市出行拥堵情况大大减轻。

从土地使用角度看,停车需要土地,但是需要土地的项目除了停车以外还有很多,城市能提的土地量始终是有限的。城市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具体手段之前说过很多,不再赘述。前文说到1970年西欧大城市汽车已经十分拥堵,而随着国家整体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拥堵问题反而慢慢得到了解决。

斯德哥尔摩汽车通行量情况

因此,表观上的拥堵和保有量的快速提高并不矛盾保有量的缓慢提高可能伴随着销量的稳定,但是保有量的快速提高必然意味着销量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

(三)

第三,城市经济体不具有可比性,因为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保有量很多年前就保持较为稳定了。而决定销量的因素还是在于经济成长,看看韩国和台湾就知道了。

大城市的保有量上文已经分析过。而关于销量,我觉得看千人汽车销量就可以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2803万辆,其中乘用车2438万辆,每千人汽车销量20辆,千人乘用车销量17。同年,美国千人汽车销量为53辆,日本为41,韩国为30。其中美日销量长期保持稳定,美国维持在1700万辆以上,日本维持在500万以上

经济决定天花板:人口密度对千人保有量影响微弱,更应关注经济因素对千人保有量的影响。中国人口密度远低于日本与韩国。2010年东京人口密度大约14000人/平方公里,机动车保有量大约800万辆,北京人口密度约8500人/平方公里,汽车保有量约500万辆,而日本并不存在限购一说。说明土地面积、道路密度等环境因素并非制约乘用车保有量的主要原因。

台湾的千人汽车销量从1992年的21辆,下滑到2018年的10辆。但是出行是刚需,2015年调查的数据显示,台湾是全球摩托车人均拥有量最多的地方。

(四)

在销量、保有量都有一定空间的前提下,我认为对汽车的周期会不会上来我倾向于极大概率会上来。汽车行业本身是周期行业,即使在其他因素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周期走到底部也会上来。周期为什么可靠,在于周期是一种常识,是真相。关于这点,之前已经做过不少论述,也不再说了。而汽车行业较为麻烦的在于竞争格局、新能源或者说自动驾驶的扰动、宏观因素的扰动

宏观因素只要没有极大的变动,仅仅影响周期顶底的持续时长和幅度。而有时候相对不太好的外部环境反而是加速器,例如过去几次购置税的刺激。目前在大的消费行业里能做刺激的行业也已经只剩下汽车了。

新能源或者是自动驾驶,我想在这些年这么多的企业的鼓捣下,大家可能已经慢慢发现了他们的难度。最终可能还是传统车企或者互联网企业会破局,而不会是类似蔚来这样的造车新势力。我感觉可能没那么快,这波周期不会有极大的改变。

麻烦的是竞争格局,合资的下探,自主到底能不能杀出来,这个在短期和中期不好说。因为目前全球汽车市场还没有在开放市场中成长起来的先例而且自主品牌和主要的合资品牌也还没有正面竞争获胜的例子。但汽车行业是一个很大的行业,并不仅仅只有整车、还包括供应链、销售等各个环节。至于具体的机会,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精彩讨论

水皮江鸟2019-07-26 18:36

存在几十年的出租车不就是共享汽车吗……
共享经济的逻辑有个硬伤,就是大家用车的时间段差不多,都是上下班时间、节假日。时间错开才能共享。租车什么时候最贵,滴滴什么时候收费最高?你最需要的时候,而且往往这时候还没有。而用车的低峰期,汽车闲置、司机接不到客,这怎么共享?
数据上看,即使在美国这种成熟市场,共享汽车的普及也没有影响汽车销量。

渔_夫2019-07-26 19:17

现在值得研究那种跌得很惨的行业,汽车算一个。

馍馍君2019-07-26 19:25

这个帖子我愿意花钱看

名字有财气2019-07-26 23:50

如果民众的平均年收入达到3-4万美元,家庭平均年收入只要5.5万美元,而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特性把使用的普通家用汽车保持在1.5-2万美元,每年养车费用除去油费只要1-2千美元的合理水平(事实上这是发达国家普遍的收入和养车花销水平),你就会觉得买个车放楼下,想用就用,真急用的时候立马能开走即使每年只开几千公里,你就会继续保有你的车辆,并不觉得是一个压力。 因为汽车花销每年只占家庭收入的3-4.5%左右,你根本不会放心上。而且那个时候人人都有车,大概家庭平均都有1.5辆,汽车在普通中产阶级中已经完全丧失了攀比的作用,第一,你一定会买个车,因为你没有车反倒是异类,第二,你也不会买贵的,除非你花三年收入买奔驰S级,你要是咬牙上奥迪a4奔驰c级,别人看你没觉得怎么样,你大概率一定会买个符合中产身份的好开好养省油保险便宜的普通轿车或者中型SUV。
这个就是长线投资优质汽车公司的简单逻辑。

faith0ne2019-07-26 18:20

投资可以看的远,但看太远就没啥意义了。

全部讨论

2019-07-28 23:35

我国的汽车行业饱和是必然的,居民加杠杆周期已经接近尾声,以后的整体购买力不下降就不错了。过去十年的汽车扩张周期很重要是因为很多人没买过车,人生不买个车总不完整嘛,但这辆报废以后是否还会买就不好说了。不过我还是看多中期的,两个理由:一是国家会强制提前报废燃油车,二是自动驾驶。

2019-07-27 11:50

可能也许是底部区域了,但智能化互联化的换车爆点目前看不到,看到了再追爆款龙头应该不迟

2019-07-26 22:50

不会来。会更糟。

2019-07-26 21:20

其实对一部分人来说,更重要的是汽车要成为自己私有空间的延续

2019-07-26 20:48

我觉得公共交通越发达,私人购车欲望越低——对普通人而言。
我家和身边的同事、邻居都有一个共性:家里的车很少开,公共交通为主。
当然这也和停车难什么的有关,开车还不如打车省心省力…

2019-07-26 19:42

就消费心理来看,刚拿到驾照的年轻人,是绝对不会去买二手车的

2019-07-30 09:26

为什么不问问没车的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是不是会买车?这个问题不就有答案了吗。放开细枝末节,回归常识。我瞎蒙的说汽车保有量肯定会增长,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汽车真的不是一门好生意。这个和13年的白酒不能比呀。

好文,个人的一点想法,首先关于城市荷载量,因为城市拥堵认为保有量有上限,大概率是静态,单因素的看法,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系统问题,而且,城市的维数<1,意味着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同样的人口只需要更少的基础设施就可以支撑,相较于核心城区,新城区的增量潜力更大(比如道路,更多的链接路径意味着更多的冗余,承载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反例就是环路或高速这种点对点的,路上一个问题就可以影响整个路段的通行),文中大城市数据同样支持这一点认识,周围区域的保有量往往高于中心区域。对于核心区域,确实很难提高保有量,但稳住无碍,增量完全可以由周边城镇化驱动。
最后的核心的问题可能还是对下面三个的点的不同理解:一.经济还能不能发展;2.城镇化能不能继续;3.结构问题对于需求的影响到底威力几何?前两个问题,个人认为是可以继续的;反而值得担心的是第三个问题的影响,一部分的汽车透支消费需求来自结婚(其实不需要,但还是买了···),该因素可以被长期经济增长化解,但短期造的压力是实打实存在的,会带来一定的短期需求缺口。

至于自动驾驶,车型爆款,厂商的兴衰,个人感觉事后虽然会一目了然,但现在去精确判断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还是不可替代的上游产业链保险的多,底部不能证明无,那当成有也无妨,毕竟价格一般已经给出了足够的补偿····$福耀玻璃(SH600660)$

2019-07-28 14:56

我不认为汽车行业真的能有大的起色,当然出现革命性突破或整个行业颠覆性出现贴近生活的新产品,比如完全被市场接受的新能源类车辆,或自动驾驶让人必须买,不买就与这个时代脱节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数据来佐证我的论点, 只是自已想到一些...
汽车至少不是个朝阳产业了,现代人的环保意识&观念跟以前不一样
为什么出勤就非要开车,我不能开电动车,不能骑自行车,不能坐公交车,地铁?
该买的都买了,没买的要么是改善型,要么是下一代,以二家并一家都不到,新生消费群在哪里
汽车行业下滑是时代造成的,这是我的感觉,跟经济周期关系不大,至少中国经济好像没那么差吧.

2019-07-27 11:38

毛判断,远没到来;没经行业的洗牌,落后产能没法淘汰,差的企业跟好企业过得一样的滋润,这样的状况,上升周期是没法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