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精,高ROE是个祸害?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26回复:532喜欢:1003


企业很赚钱,分红好还是不好?买入高ROE的优秀企业,付出高的溢价值得吗?宁买贵的好企业,也不能买便宜的平庸企业吗?选择了高ROE的企业,就代表着长期能够获得接近于ROE的回报吗?我通过表格推演,得出了大跌眼镜的结果。

大家都知道市场上的资金都是聪明的,好的、优秀的企业,高ROE的资产,必然要有高的溢价,平庸的必须打折,这很正常。假设市场长期合理的PE是10,我们投资的企业也经营稳定,ROE能够保持,则我假设三家企业,分别是A企业:3PB 30%ROE,B企业1PB 10%ROE,C企业 0.5PB 5%ROE,在分红不再投、分红再投、不分红这三种情况下,其回报分别如下:

首先,全部分红并不再投的情况下,三家企业的回报都是一样,每年赚的钱全部分掉,10PE每年都赚10%,也等于ROE/PB,初始投资100元10年后都是200元。

结论:高ROE并不必然再来高回报。

第二,三家企业全部分红并再投的情况如下表:




结果有点出乎意外。其实也不意外,我们之前搞折价封基的分红套利就是靠这个逻辑。C企业由于PB小于1,分红相当于将原来0.5PB的一部分资产按照1PB兑现了,然后又按照0.5PB的价格买进了净资产,相当于分红这部分钱瞬间获得了翻倍的ROE。而A企业PB=3,分红导致市净率提高到3.8,相当于分红这部分净资产的ROE打了三折。投资这三家企业,初始投资100元10年后分别为211,259,273,5%ROE的企业胜出。

结论:1、不是任何情况下高ROE都比低的好,2、分红好不好,要看PB,PB<1则分红能提高股东价值,高PB企业分红是毁灭股东价值的。

第三,不分红全部再投,则高ROE企业的回报非常可观,A企业每年的利润增速30%,而平庸企业每年只能增长5%,也就是三家企业初始投资100元10年后初始分别是1379、259、163,A企业大胜,这就是高ROE企业的魅力,也是复利的神奇了。但结论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我想说,在现实中能够不分红又保持高ROE的企业太少太少,在过去10年中,能押中@持有封基 老师提到的类似格力这样的企业,概率是极低的,甚至可能是整个A股唯一的。即使以当前的目光来看,无论格力如何的优秀,这样的速度还能保持多久?或者可以推而广之,从量化看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在A股的可行性文中提到的,分散持有一批高ROE企业,是不是很大概率可以?我觉得不可以,这不是概率问题,而是底层逻辑问题,因为保持永续高成长的企业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大树不会长到天上去。如果不能成长,则ROE下降必然带来PB的相应下降,这个降低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个帖子,高PB买入高ROE的股票, 长持的话, 回报率会接近ROE吗?里面提到的几点我非常赞同,从概率上说,持有高PB的企业,有这三个问题 1. 不考虑估值变化的话, ROE不是投资回报的下限, 而是上限 2. 而时间越长, 高ROE不能维持的风险就越大 3. 同时估值下修的风险一直存在。而相反,持有低ROE的企业,本身保持5%的ROE肯定要比30%更简单,其次,靠分红就能够不断提高回报,甚至可以极端地假设如下情况:假如高ROE企业四年以后ROE下降到20%导致PB降至2,低ROE企业经营稍微好转PB回升到1,则100元的投资四年后分别为190和243元,还是低估值的企业胜出。

结论:A企业不断扩大规模还必须保持高的ROE,否则必然会经历一次估值下修。我觉得下修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除非你能及时识别并提早转换到能保持的企业,但这是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所以,相比而言,我宁可选择持有低PB,正常ROE的企业,这就是我当前持有国企指数的逻辑。


(声明一下:用了这个标题无非是吸引眼球,我想说的是高PB下的高ROE是个祸害。

全部讨论

什么逻辑啊?企业就是帮你赚钱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不好,难道是垃圾游戏好

2019-05-27 15:21

低估值高成长是王道;
高成长的高估值,除非能一直保持成长,否则有估值下修的风险;
投资时,个股的低估值的权重高于成长。
就是说买低估的股票,大跌损失的概率小,但可能某年有高增长的惊喜。先求不败,再求胜。

2019-05-27 15:12

高ROE,还要低PE,就这样简单。PB根本就不是买入依据,而是卖出依据。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中国平安(SH601318)$ $格力电器(SZ000651)$

2019-05-27 22:32

揭开ROE的骗局
    伯克希尔·哈撒韦 的ROE只有6%多一点 , 却得到全球资金的追捧 。 再次揭露了ROE指标是一个非常阴险的割韭菜指标 。
     BRK.A 2018年年报的ROE只有1.15% , 如果全球资金都是ROE迷 , BRK.A应该暴跌才对 。 但是 , 事实上 , 虽然BRK.A的ROE波动规律跟中国的头部券商股一样 , 但是跌幅却远低于中国的头部券商股 。 而支撑股价的根本因素是PB,而不是ROE. 是巴菲特持续盈利导致BRK.A净资产不断走高 , 才是支撑BRK.A股价的根源 。 是净资产走高和巴菲特长期盈利2个因素 , 导致其股价的稳定增长 。
    同样 , 也可以用反证法证明ROE是无稽 。
    例如: (假设的数据仅为简单好算 , 不是全部真实) 假设茅台有620亿资金是闲置不用的 , 假如茅台这620亿资金去买彩票全部亏空也没有中奖 , 或者被高管挪用 , 或者被其他因素导致这620亿资金不见了 , 由于是闲置的 , 不影响茅台经营 , 茅台的业绩不变 , 但是茅台的每股净资产少了一半 , 那么在利润不变的情况下ROE增加一倍 , 如果是ROE迷 , 是否认为茅台资产亏空越多 , 公司越有投资价值? 亏了钱后的茅台更加值钱?
      而如果茅台这620亿元投资暴赚了1240亿元 , 那么茅台的每股净资产增加了1倍 , 在公司经营情况假设完全不变 , 这些利润不投入经营 , 以后茅台的ROE就下降了50% , 如果是ROE迷 , 是否就认为发了横财股东权益增加了的茅台投资价值反而下跌了?
     事实上 , 从ROE公式可以推导出 , ROE是等效于(PB/PE).
        ROE <==> PB/PE
       在PB相同的情况下 , 才能反映公司的估值 。
      而在PE相同的情况下 , ROE越高 , PB越高 , 也就是泡沫越大 , 显然是一个主力想出货的时候 , 忽悠人高位接盘的指标 。
       如果ROE真的这么好 , 为什么巴菲特不让BRK.A的净资产降低以便将ROE提高? 但是 , 当巴菲特买入持有了某些股票后 , 期望华尔街的书呆子来高位接盘的时候 , 巴菲特就会传授他的所谓绝招 , 跟你谈ROE了 。
       当然 , 正如PB,PE等 , 任何指标都有其适用范围 , 也有其缺陷 。
      ROE也不是一无是处 。 关键是不要神化 , 不要迷信ROE而被忽悠. 要知道ROE的短处 , 要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ROE比较 , 而不是盲目的看ROE.

2019-05-27 15:47

分红再投在ABC三种情况下收益率应该相同吧。分红率为d,每年企业盈利E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dE被分红,分红再投资的收益率为1/PE;另一部分(1-d)E被企业直接再投资,收益率为ROE。简单看,长期投资回报率应该就是d/PE+(1-d)ROE。楼主列举的情况d=100%,那么长期投资收益率应该都等于1/PE。楼主的计算之所以出现C的收益反而高的结果,猜测原因可能在于没有区分PB保持一致的时点究竟是在分红前还是分红后,如果确保分红后PB一致,这也是分红再投的时点,这样计算的结果应该跟上面的经验公式得到的结果相同,即不论ROE高低,如果100%分红,PE相同,那么长期回报率也应该相同。

2019-05-27 15:18

我被标题震惊了。

2019-05-27 15:06

PB本来就不是一种投资前的参考估值。只是一种市场行为结果而已,或者更确切地说市场判断重资产还是轻资产公司的一种估值结果

2019-05-29 06:44

贴一段归隐前辈的论述,说的很明白:决定长期收益率的因素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看, 1、如果企业赚的钱每年都全部分给你,那么你的收益率等于ROE/PB,取决于你用几倍净资产的价格去买这个净资产收益率,即1/PE; 2、如果企业赚的钱永远都不分给你,而且永远能够维持ROE不变,那无论你以什么价格买入,在永远的尺度上,长期收益率近似于ROE,但是a)无限膨胀的资产能够保持ROE不变的假设是有问题的,树不可能涨到天上去;b)永远不分红,意味着股票就是赌场的筹码,它值不值钱,不取决于内在价值,只取决于有没有下家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接盘,彻底投机。 现实的情况总是居于全分红和不分红之间,所以我们去估值也要居于赌和不赌之间,我们的交易也要居于投资与投机之间。

2019-05-28 08:22

预期收益率的决定因素有两个:ROE和PB,你上面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ROE和不同的PB三组数据做最后预期收益率对比,得出的结论确实是高ROE未必一定好,还要看买入价和净资产的比值。高的买入价当然会侵蚀预期收益率,这在巴菲特的传记中有详细分析。而我们做投资,除了要看ROE,确实还需要关注买入价与净资产(PB),但这并不能得出你选择低PB、平凡ROE的公司投资收益率就一定好这个结论(市场上低于PB≤1的又经营稳健的公司少之又少,而且其中非常多是行业长期逻辑有问题的公司,指望他们维持5%的复合增速还真不一定比高ROE的公司高增速来得容易)
你假设的前提依然是能长期保持经营稳健——ROE能持续维持这个前提,这才是最核心的关键!你选择低PB低ROE,依然是根据大前提——经营稳健,长期逻辑不受到挑战,ROE能维持(即使是低增长5%),这才是投资分析基本面的核心,就是所谓的护城河。单纯考虑ROE、PB,就选择国企指数作为投资,这个结论推导到这一步是错的。(仅供交流参考,欢迎来辩证问题)

2019-05-27 15:25

买入负ROE=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