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逐步复工交付中的细节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回复:109喜欢:26

近期,国家专项纾困资金到位以后,全国的烂尾楼项目普遍在复工。实地看了几个复工烂尾项目,咨询了一下具体项目负责人。有几点细节,

1,国家纾困基金,是以优益债券的模式进入项目的。具体落实办法,可能各地有所区别。我简单来说,一个项目烂尾,是因为资金链断裂,所以国家纾困金借钱给项目,让项目重新开始建设、交付。项目产生现金流后,优先偿还纾困金。

2,国家纾困金不是股权资金,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官方居于绝对强势地位,原有股东可以说靠边站了。举例子,具体项目的承建,都不再是原单位,而是本地官方信任的新单位。项目结束以后,物业公司,也不再是当初预售合同约定的物管公司,而是引进的新公司。我考察的这个融创的项目,物管公司就从融创,换成了碧桂园服务。因此,假设烂尾后保交楼,物业公司的在管面积也会同步扩大,这很可能是错的。

3,纾困参与的项目,定位和原本销售的项目定位不再相同。保交楼的项目,就我看到的情况,并不是按照原本项目的规划进行。相比原项目规划,外立面、绿植、水系、物业管理标准均有可见的下降。比如下面我拍摄两张现场照片,对比正常交付和烂尾重启的情况。原本大面积规划的楼间绿地被简配为大面积水泥路面。外立面从瓷砖变成了细沙。

随机调研的业主还是感恩的,有房就很满足了,不敢要求太多。作为股民,看见曾经只涨不跌的房东业主这么卑微,甚至有点想哭。

烂尾项目能够逐步交付,对于业主是好事。对经济也是,项目本身能拉动建材、就业,后端拉动家具、家电等支出。更重要的是,纾困资金是以项目净资产为抵押的债权融资。烂尾项目的普遍复工,意味着国家对于各个暴雷房企债务关系,债务规模等资产状况,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了解了风险,排除风险的事情,至少完成了80%。

但对于原股东来说,可能不是如此,纾困金伴随的是官方的强监管和原股东的全面靠边站,不是股权融资,胜似股权融资。

$融创中国(01918)$ $碧桂园服务(06098)$

精彩讨论

看好股市的新人04-17 08:24

保交楼是救银行,否则按揭会有大量的坏账。但保交楼导致市场无法出清,供给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而且还是大量低质供给,最终银行还是保不住。

非典型伪价值投机04-17 07:45

3个月后,我对“保交楼”有了不同看法,保交楼可能是多输的做法。23年全国住宅竣工面积仍有7.2亿平方,同比增17.9%。在销售并不太差(9亿平方)的情况下,待售住宅的面积仍大幅度增长22%。
如果没有保交楼,很可能竣工量已经大幅度下降,现在房地产的供需情况会好得多。
现在保交楼,交的楼并不是当初承诺的那样,而且因为是保出来的楼,面对与合同约定大相径庭的房子,无处维权。
我设想的方案是,由法律宣布
1,开发项目的土地属于购房人,开发商是代购房者开发
2,开发商与购房者的合同因为开发商未能及时交房而失效,
3,银行与购房者的贷款合同失效。
然后,政府重新拍地或收储,土地减值部分由购房者承担,余下的钱,不超过首付的部分退还购房者。
保交楼的初衷肯定是好,但是它客观上是反市场的,创造了更多无效供给,让楼市的供求在24年进一步恶化。被保交楼的业主也并不开心,房子差了,还要背着沉重的贷款。
还真不如退首付或者退部分首付,真想买房,再到市场上买市场化的新房。
$万科A(SZ000002)$

静海天歌04-17 08:54

我只能说你新的想法,太异想天开,首先你觉得具有可行性么?【政府重新拍地或收储,土地减值部分由购房者承担,余下的钱,不超过首付的部分退还购房者。】就这个就极端不具有可行性。
事实上的保交房本来就是低限度的维持各方的可接受。
1、购房者好歹拿到了房子;
2、银行基本上房贷无忧避免了从地产行业危机向金融危机扩散,继而蔓延经济危机;
3、总分包单位,基本上搁置前面的争议,做好后续,包括建设和工资。
4、房企基本上就提供一下代建人的角色了,这种下跌,大部分房企、高杠杆的基本上都已经资不抵债了,现在纯粹是干一个少一个。
最后,感觉你对房地产非常不了解啊?对竣工面积,待售面积完全不懂。
保交房的本身就是待售面积,地产项目,一般性出了正负零(地面),或者到三四层就拿到预售许可证,就是待售面积了,保交付并不会增加待售面积。
2023年待售面积的增加,核心应该是以前年度拿地的,还有企业有钱继续开工建设,导致的待售面积增加。比如万科保利啥的。
据我了解,少部分房企21年上半年减少拿地,21年下半年大量房企减少拿地,22年只有少数房企还在拿地。这些地块,如果开发了,就会形成待售面积。房地产开发有周期的,新拿地块到取证待售,一般性要半年左右。

山高水长碧天近04-17 10:21

大神,你这逻辑让人难以理解。任何一个社会,维护交易公平、信守合同义务、保障社会稳定是所有人的普遍要求,也是任何一个社会正常发展的基础,抛开这一基本认识去谈什么市场出清,纯属本末倒置。

yuanfuxiansheng04-17 07:54

保交楼政策是为了原合同的执行,如果不是保交的话,那么购房合同可以一撕了之的话,那社会也就乱套了。

全部讨论

01-22 09:09

这是好事,

01-22 18:17

碧桂园不是也暴雷,说不定碧桂园的房子物业是融创呢

未来好房子大房子稀缺房子需求还是存在

01-22 12:06

//

04-17 21:42

保交楼显然是件很正面的事

04-17 15:41

最开始的看法正确,3个月后的看法错误。当前房地产的重点不是出清供给,而是要避免风险。

04-17 09:22

相当于把未完成建造的部分作为优先债权先注入资金解决,成本还是要计入开发商债务的,这也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现在不让破产的原因。可能这是对房地产行业而言少数付诸行动的善后措施,保交付资金仍是定点专项贷款,除了买房人能拿到房子,风险敞口并未消减,最终还是会在基本完成保交付后算总账,破产、做账、等待系统性风险冲击。

解决就业,开动产业链,
它自己花钱,养人。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