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真相的群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07喜欢:140
我估计贾府中一个府,每年大概要花十万两以上的银子。贾府的主要收入来自田庄,他们一个府有十来个田庄,一个庄子正常年份可以收1万两银子及一些实物。
如果按一两银子300元人民币计算,一个府一年的开销大概是3000万。
这个消费水平按家庭计算的话,应该是当时顶级的,正部级(尚书级)或者副国级(内阁大学士)水平吧。这与贾府虚拟的家庭地位(世袭国公、当下国丈)也是匹配的,与红楼梦原型曹府的地位也是匹配的。
我们可以参照晚清时抄琦善家列出的财产清单。琦善出身百年世袭之家,自己官至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算是这个水平的官员,抄家的时候抄出银子4万多两,
家里有200多顷(合3000多亩)地,每年能收租2000多两。
当时说琦善家年支出几万金,他田租上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持他的消费,他日常开支应该主要来自于官场上的灰色收入,这也符合当时大部分官员的实际经济状况。
而贾府的情况相反,虽然看起来政治地位高,实际当的官很小,比如贾政只是一个厅局级干部,而且不会搞钱(谁知道他会不会呢),那么他们家缺少了官场灰色收入这个活水,支持正部级或者副国级的消费水平就非常吃力了,败落也是必然的。

热门回复

精神病人欢乐多

谁说没用的,古代的冰窖冬天藏冰,夏天在园子里建个大亭子,引水从亭顶留下,在放上大冰块,比一般空调房凉快多了。方便的话,建个台子,下面用鹅毛覆盖上,掉下的秽物一点儿都不会让你闻到味道。这些都是历史上记载的,有钱巨富的舒适性比你想的好多了,幼稚了吧,小伙子。

2023-11-20 21:28

转。赞。[很赞][献花花]
专题:放高利贷的,最终大多以失败告终。
原因在于:敢借高利贷的,往往是借不来低利率的贷款。缺乏担保,或风险高。甚至是亡命之徒。
因此,最终,往往整体算账,不仅利息要不回,本金往往也没了。

2023-11-21 17:04

明朝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蛮族入侵,清朝自己就是入侵成功的蛮族为啥要修啊

我其实蛮理解他们的,我也有这么一段认知经历,认为大明如果不灭,中国不会落后,但是经过深入了解细节后,我的结论是对底层99.99%的民众对而言,生活在满清的大部分时间里,日子应该会比在大明好点,主要是赋税更轻。满清的皇帝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还是做了一些改良的,核心就是尽量让底层有口吃的钱,不至于大规模早饭,但是到了人口膨胀道四亿的时候也有点撑不住了。还好这时候羊人打来了,被迫贸易了。

这里要杠一下,你说的记载于一些可靠性较低的史料里,至于美女十分钟暖一次马桶完全是你的脑补,还有冬天要保持马桶圈暖和,要靠人一直坐上面,当然古代人力资源丰富且非常廉价,你说的实操可行,这点我觉得变态点的话是可以派专人做马桶上的,清代的出恭记载,哪怕老佛爷也就是用铺了绸缎香氛的马桶,没有你说的什么挖个几米大坑铺上鹅毛,最重要的是你说的这些哪怕在顶层人群中也不具普遍性,因为哪怕是王宫大臣的收入也不是无限的,如主贴所说,无论是贾府还是琦善的家庭收入依然是有限的,不可能如你所说耗费这么多去满足一些需求,寇准那时贵为宰相家里多点几只蜡烛照得亮点就已经被当作奢靡的典型了。还是去一句话碍于科技和生产力水平,在古代所谓的顶层生活相比今天主要体现在对人力的支配,但是这也是低水平的,大户人家仆人其实是不具备很好发个人卫生条件的,比方说经常洗澡,你无非是让一群脏兮兮的人服侍你给你做吃的,当然贴身的几个是干净的,整体而言就是盐碱地里的好庄稼,即便有,好的也有限。

2023-11-21 15:26

完了,方总给我黄袍加身,我成资本家了。

也有这种可能,但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抄家这种事情,一般来说,不能一个人(领导人)办理,至少会有一个主办官员,一个监察官员同行。

2023-11-21 12:34

朱棣不单不用批准出城,而且杀到京城,造反成功,恐怕制度是朱棣才开始制订的,因为后面没有一个成功复制朱棣的,这锅重八不能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