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0
首先,公交和大巴领域影响很小是一个伪命题。现在很多城市都已经开始全面推广电动公交,今后 5 年内至少 80%的新增公交都是新能源,这是背景。但是公交的需求量毕竟是有天花板的,不足以撑起像乘用车一样的估值。
此外,商用车和专用车新能源化进程更慢,推广难度更大是有客观原因的,就是成本。新能源商用车的采购成本大幅高于传统车辆,虽然根据我们的研究,在总使用成本(TCO)层面,新能源商用车已经开始显现优势,但那已经是综合考虑了各种补贴的理想情况,很难说是现实。
最后,巴士,特别是城际巴士当前正面临这来自高铁和私家车的巨大压力。近 5 年城际巴士的采购逐年下降,就很说明问题。现在大家出门,有车的自己开,没车的坐高铁,很少再有人愿意去坐长途大巴,一方面舒适性不佳,另一方面票价也没有很便宜,时间又长。
所以目前来看,还不算是一个很好的赛道。
引用:
2020-11-05 10:59
乘用车趋势很明显,已经让业内格局有了巨大的变化。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车企业在二级市场上的市值差已经是对未来的投票了。
在转车领域,比如环卫,物流,重卡领域,没有引发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似乎上述两个因素,对公交大巴领域的影响很小。
如此巨大的差异是什么因素呢?
$宇通...

全部讨论

2020-11-05 17:02

目前客车龙头的宇通,面临国内市场增速降低,过去几年在国际市场能开拓多大的规模,国内+国际的销售收入有达到15%增速吗?未来还能大致保持多大的增速?

2020-11-05 16:55

谢谢兄台的认真回复。城市公交随着人口城市化增加,肯定是要增加的,只是增速在降低。而且主要增长都在几个核心经济区和三十个副省级城市。 公路大巴中,长途跨省的肯定在减少,但省内200~500公里左右的非高铁辐射区,还是略有增加吧? 新能源这个要素除了比亚迪(好像还有中车客车),并没有引发客车行业的格局变化!竞争强度远远小于乘用车!